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与建议25243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愈发突出,民营经济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吉林省在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会议上提出,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发展”的位置上,以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来实现县城经济健康发展。本文以汪清县为例,分析汪清县民营经济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和对策,推动汪清县城经济发展,使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中国论文


关键词:民营经济;项目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02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愈发突出,民营经济的作用也愈发明显。民营经济主要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吉林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会议上提出,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发展”的位置上,“抓民营经济,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是抓改革开放,就是抓富民强省”的工作方向。


近年来,汪清县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任务,真抓实干,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是与省州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面对各地区竞相拼争的严峻态势,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以民营经济大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一、汪清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为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我县始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根据县情出台了《汪清县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细则》等政策,并通过深入实施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返乡创业、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民营经济的腾飞发展,促进县城经济的健康发展


1.民营经济发展快速,成为了我县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县民营经济数量达到11745户,从业人员近6万人。从市场主体户数构成来看:市场主体增加1645户,注册资本增加91198.27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30%和21.68%。(其中企业同比增加145户、注册资本增加67682.8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99%和18.93%;个体工商户同比增加1407户,注册资本增加7328.07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60%和35.35%;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比增加93户,注册资本增加6187.4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79%和38.12%。)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2.民营企业提质增效,成为了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民营经济实缴税金达6.8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68%。5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就有45户,占总户数的85%,财政贡献占92%以上。民营经济骨干企业主要分布在乡镇和工业园区内,分布相对连片集中,既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三大产业的发展。


3.社会贡献突出,成为了我县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到6万人,不仅安排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接纳了许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缓解了就业。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汪清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夯实民营经济发展基础,优化产业结构


汪清县始终把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产业的特色化提升产业优势,以产业的集群化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了“一区多园”经济发展格局。按照“一区多园”的规划发展思路,汪清大力建设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孵化基地等,加快推动民营企业集聚发展,累计投入20亿元。去年,汪清县域实现生产总值68.3亿元,比2011年增长4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91亿元和33.4亿元,比2011年增长66.4%和69.5%。


(三)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1.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汪清县制定出台了《汪清县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细则》,县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新办民营企业、鼓励企业创建名牌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着力破解融资瓶颈,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融洽银企关系,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全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0亿元,企业新增贷款投放10亿元,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3.建立了“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我县整合各方面力量,集全县之合力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建立了“六位一体”服务体系。抽调125名机关干部,通过业务培训后,分成19个项目建设服务组,入驻重点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实现了服务企业的全覆盖,为企业解决了大量困难和问题,每年为企业争取、解决、节省资金超过8千万元。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汪清县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内在潜力、实际需要和现实可能性相比,特别是与一些先进地区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总量少,龙头企业少


虽然我县这几年民营企业在数量上有所增长,规模也有所提高,但多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规模较小。民营企业926户,民营经济上缴税金的比重仅为68%,发达地区占比一般在90%以上,相差30个百分点多。民营企业中规模以上的只有45户,仅占民营企业户数的5%,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7户,而年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9户,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小,使产业很难形成集群发展。 (二)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县的民营经济大部分是资源型、粗加工型企业、小型家庭作坊,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企业。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科技含量自主创新和品牌意识淡薄,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守旧,企业管理层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民营企业负责人抱有小富即安的心理,对企业的发展维持现状,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决策随意盲目独断,缺乏长远规划和听取意见,管理结构薄弱,员工积极性低,财务状况复杂,企业信誉度低,影响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与建议


(一)转变发展思想、提高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不仅仅是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上,更主要的是差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前提是做到转变思想、观念更新。一是从转变思想入手。深入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树立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主动打破“换脑子”、凝心聚力“变法子”、施展本领“闯路子”,让发展民营经济的思想深入人心,切实把思想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际行动。二是要树立大发展理念。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决不能满足现状,要经常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建立适合本地区的民营经济的工作导向,着力打造“汪清创业”团队,塑造“汪清创业”精神,打造“汪清企业”文化,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飞跃发展。三是形成强大合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克服“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树立服务民营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主动支持配合,各出其力,形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动员全民创业,挖掘民营经济发展潜能


以转变观念破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束缚,以创新的制度和机制激发全民创业,开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延边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地方优惠政策等政策叠加优势,吸引和扶持全社会创业。二是营造创业氛围。广泛宣传促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开展创业典型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评比等活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激发不同群体的创业热情,使“百姓创家业、企业创新业、能人创大业、干部创事业”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三是激活创业主体。动员一批产业能人带头创业,全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厚氛围,形成创业创富光荣的社会风气。四是提供创业保障。认真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清理各行业、各领域的创业障碍,放宽创业条件,不断加大对全县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全力为全民创业提供便利条件。五是强化创业服务。依托我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各信息服务站,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开展信息、融资、担保、技术、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电子商务、项目包装、对外合作等专业服务,切实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摸得着、看得见的服务。深入实施“创业者、小老板”培训工程,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培训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切实提升创业者的能力素质。加快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为创业者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三)狠抓招商引资,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


既要狠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要抓好铺天盖地的小项目,这是实现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关键、最现实、最有效措施。一是立足优势抓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立足矿产、木制品加工、清洁能源、资源替代型新材料、中药材、农特产品加工、旅游文化休闲、富民产业等“八大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各类招商会展和经贸交流活动平台,多形式、多层次地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同时,扶持好本地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档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抓好工业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整合一些遗产趴窝和开工不足的企业,合理运用闲置资产进行“二次招商”。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驻点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等多各形式,全力推行重点招商,落实招商责任,积极“走出去、请进来”,认真组织高水平、高层次的招商活动。三是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切实发挥好项目包保服务组作用。坚决避免出现“重合同签订,轻后续跟踪”现象,确保招商引资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四是实行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坚持“互利共嬴,共同发展”的原则,对个人坚持实行第一信息奖励制,对驻汪森工企业、各部门和单位实行一项一奖励制,对各乡镇实行招商引资与税收挂钩奖励制,只要项目落地,有成果有效益就给予重奖,全面激发企业和社会各界及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与服务并举,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是民营经济生存成长的“阳光雨露”,更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一是引导民营经济集群发展。集群发展是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必须引导民营企业集聚发展、簇群发展、扎堆发展。二是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三是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民营企业应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由“低层次,不规范”向“高素质中,高档次”转变。同时企业自主创新和创建品牌,以提升企业品牌推进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树立软环境是“高压线”理念。健全提升政务大厅服务功能,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强化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设,创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加大明查暗访的力度和密度,对于破坏软环境的行为公开曝光,切实营造优惠宽松、高效服务、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真正把软环境转化为竞争力和生产力,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抢抓机遇,掀起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新热潮,建设宜居、宜业、宜休、幸福美丽汪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 齐心办.2013.


[2]延边州委办公室,政研室.探索与实践.2013.


[3]中共汪清县委宣传部.汪清县干部理论学习读本.2013.


[4]http:// 汪清公众信息.


[5]http:// 第十四届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