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肿瘤患者的饮食下 [复制链接]

1#

“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广东人喝老火汤的历史由来已久,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为广东宴席的既定格局。

在医院工作,最常接触的就是患者家属们问:医生,我家人(患者)能不能喝XX汤?手术后的患者、中风患者、冠心病患者都这样,肿瘤患者更是如此……

很多人都认为,“物质的精华都溶解在汤里,喝汤就行,汤渣其实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了”。

老火汤里到底有多少营养物质?这里其实存在许多误区。

一、喝骨头汤真的能补钙吗?

俗话说“吃啥补啥”,喝骨头汤真的能补钙吗?研究发现,每百毫升骨头汤中只含2-5毫克钙,还不到普通牛奶钙含量的1/20(每百毫升牛奶约含毫克钙)。而且不管骨头的用量有多少,炖的时间有多长,都不能明显增加骨头汤的含钙量。有专家说:骨头汤里含钙很低,主要成分为水、脂肪、蛋白质、胆固醇,高血脂人群应少喝。另外,嘌呤的含量也不能忽视,痛风患者也是要特别注意哦。所以简单的说,如果要补钙,喝汤倒不如喝一杯牛奶。

二、肉汤里面,吃肉真的不如喝汤吗?

因为汤的鲜美远远查过肉渣的鲜味,所以不管是什么汤,人们往往认为精华都跑进汤里面去了,肉渣其实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了。其实,肉汤之所以鲜美,是因为经水煮后肉类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汤内,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仍呈凝固状态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2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之前已经说过,因为过分限制饮食和肿瘤本身的消耗,肿瘤病人的蛋白质基本是低下的,如果仅仅喝汤而不吃肉渣,蛋白质便无从补充,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营养不良。而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也是不低的,所以……大家知道我要说什么了^-^。

三、汤煲的越久越好吗?

广东人的老火汤,基本都要求煲的时间要超过2小时以上,以此追求味道的“浓”。其实,汤并不是煲的越久越好,也不是越浓越好。因为,煲的时间越长,汤里面的营养物质破坏的越厉害,而使得汤美味的“含氮物质”析出就越多,也就是说“嘌呤”越多——这是引起痛风的重要因素。所以汤并非熬得越久越好。

当然,喝汤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通常我们会选一些口感很好,又有一定治疗作用的中药材作为原材料。比如人参、枸杞、淮山、麦冬等等,这些药材有各自的功效。用它们煲汤,能够达到中医单方的疗效,比如人参鸡肉汤,其实主要起作用的,是人参的补气作用。枸杞红枣汤,有一定的滋阴补血的作用……这些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而定,并不一定是补益的中草药,有些祛湿的、活血的,都能用。比起吃中药,口感较好,疗效也不错。

对于肿瘤的患者,可以选择喝一些草药炖的汤,但是,还是有个建议——汤渣一定也要吃。光喝汤,是没有什么太多的营养价值的。

还有一点就是,类似蟾蜍、铁树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菇……这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已经逐渐被大家熟知,很多民间所谓的偏方,便是把这些个药物综合在一起,说每日煎水吃、煲汤喝之类的,这些做法其实不可取。因为这些药物要么有毒性,要么纯属寒凉攻伐之品,过久过量的服用,均对人体没有好处。

所以,梁医生最后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汤要喝好,但要适度;低盐低脂,清淡为宜;自身体质,量需而入;汤肉结合,营养丰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