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药故事第三集李时珍妙对药名联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春节时,对联作为一种习俗,出现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对联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千姿百态。

喜迎新春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而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随着对联的推广和丰富,出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中药对联。

如“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等对子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包含了许多中药材。

李时珍是明朝的医药学家,被誉为“药圣”他因他的那部巨著《本草纲目》而被人们所熟知。但是他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还十分有文采,特别擅长对对子。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巧妙运用药名对出对联的故事。

请您收听《中医药故事》第二季第三集——李时珍妙对药名联。

故事正文(上下滑动观看全文)

?

《李时珍妙对药名联》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千姿百态。随着对联的推广和丰富,出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中药对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巧妙运用药名对出对联的故事。

相传,名医李时珍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博学多识,能诗善文,以药名赋联更是他的一大爱好。

一天,有个外乡文人慕名来访。他一进到李时珍家的院子,便瞧见墙边一丛丛生长茂盛的淡竹叶,他脱口吟道:“烦暑最宜淡竹叶。”这时,正出来迎客的李时珍听了,对答道:“伤寒尤妙小柴胡。”这个人没想到李时珍接的这么快又妙,很惊讶,他想找机会再试一下。待李时珍将客人迎入屋内后,这人立刻又说出一副上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他得意洋洋地满以为李时珍一时难答上来,岂料李时珍随口应对:“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芙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联语中不但嵌进了许多中药名,且对仗工整,谐趣生辉。临行告别时,客人看见庭院里有几盆娇艳的玫瑰,又说出上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李时珍拱手送客的同时对出下联:“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七丸。”客人听了,佩服不已。

当时蕲(qí)州有一姓郝的知府,对医药也略知一二。一次他赏月散心时,灯笼破了个窟窿,风吹灯笼熄,他只好用纸糊好窟窿。为此,他用中药名拟了一个上联:“灯笼笼灯,糊(故)纸原来是防风”。这对联一直没人能对,后来还是李时珍采药归来才对上:“锣槌槌锣,有(郁)金只能作雷丸”。郝知府见李时珍能对,又出了一联:“作官之士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李时珍即对道:“行医之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郝知府随手拿起李时珍开的处方,又出一联:“纸白字黑,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李时珍开处方的毛笔还在手上,便答道:“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联中用“杆硬尖软”暗代毛笔,与上联的“纸白字黑”相对;用“采晒炒切炙”对“酸甜苦辣咸”;用“百合”对“五味”。郝知府听后,连连赞叹。

后来,《四圣心源》中的一方百合五味汤闻名遐迩。百合今天也广泛应用于饮食、医药之中,著名的秋梨润肺膏不仅香甜可口,还成为国药,在秋燥时节起着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的作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钦佩别人的学识渊博,出口成章,我们何不充实自己,以满腔的热情开阔眼界,把爱好变成动力,学到极致,做到精彩!

秋梨润肺膏——润肺止咳

秋梨润肺膏,明《古今医方集成》。以主药“秋梨”及功能“润肺”而得名。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用于久咳伤阴之燥咳,痰少质粘,或无痰,口燥咽干。如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见上症者。

精彩文章

中医药故事

第九集:阿胶的传说

中医药故事

第十集:抓药与称量

中医药故事

第十一集:水獭和紫苏叶中医药故事

第十二集:儿科的鼻祖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