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小波忧伤之门组诗 [复制链接]

1#

只要你有好稿件,我就舍得大版面。

艺术上我们秉承多元化

长江诗歌纸刊选稿基地

每月一期,至今期

作者简介

李小波,男,年3月出生,湖北随州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中学期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新大陆诗刊》(美国)、《中国文学》(香港)、《萌芽》、《散文诗世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税务报》、《文化报》等60余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及新闻作品余篇(首),70余万字。著有诗集《五个人的天堂》、《时光里的呓语》。曾获第六届、第七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长江诗歌出品

忧伤之门(组诗)

◎火车驶过家门口

正午一点,火车将驶过家门口

武昌、孝感、安陆、广水

过随州前行二十分钟,火车将驶过

家门口,在一个叫唐县的小镇尽头

有我陈旧、破败的老家

在灰瓦的屋檐下,将坐着我苍老的父亲

花白的头发,刻满皱纹的脸颊

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以及过去生活的艰辛

曾经拉得一首好二胡的手,如今布满皲裂的伤口

经受风湿打压的腰腿,想象不出能扛两百斤的年轻模样

伴随黑暗夜里深深的叹息,你还在时常回味青年时

那一场意外的大雨,它肆虐地夺去了你走进军营的机会

唯一的走出大山的机会,那就是命吧

如果岁月重来,大雨不在

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无数的假设飘荡在老家的上空

屋后的菜地,满园的青菜中间将站着我白发苍苍的母亲

每次回来,都会看到母亲在菜地中央忙碌的身影

脚下的篮子,盛得下菜蔬瓜果却盛不下命运的捉弄

少年丧父,作为长女的母亲跟着姥姥拉扯大姐弟六人

顶着地主家庭成份,饱受人间白眼和饥寒的折磨

“从来没有享过一天福”

二十年前,或者三十年前,你常常这样总结生活

现在日子好过了,你却拖着满是病痛的身躯

每每回想起来,还是你三十年前身着单衣站在寒风中的彷徨

还好,你挺过了那些伤心而绝望的苦难时光

在小镇的南边,还住着我的大姐

没有读完初中,过早分担起家庭的重负

插秧,播种,挑捆,打场,样样精通

可记忆里,更深刻地铭记着那年夏天

我不小心掉进村头的井里,而你所接受的责罚

这么多年,我都想轻声对你说声对不起

而在小镇的北边,住着我的二姐

其实,你应该走得更远一点,因为

你小学时代就显现了文学的天赋

在我们那个山村小学,你是第一个发表习作的人

然而没有,贫寒的七口之家

不能让你走得更远,惟愿你过得更好

小生意做得更大,让无忧的生活弥补那过去岁月对你无情的伤害

在距离小镇更远的老屋,则住着跟我长得最像的三姐

跟我一样瘦弱,跟我一样经常口腔溃疡

你内秀的笑声,吃苦耐劳的身影

时常闪现在我的记忆里,在伺弄完你三亩果树

走乡串村叫卖衣服日杂的样子,总让我哑然失笑

我多么想问问羞涩的你,如何站在大庭广众的村头

叫出人生的第一声吆喝?

我还想说说住得更近的小妹,沉默乖巧

是大家对你小时候的一致评价

我工作后有一段时间,你一直在旁边的超市打工

那时候,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你也能走出乡村

可是没有,这让我永远怀满了内疚

常常,走过一片繁忙的农田或工厂

我似乎也看到你,挥汗如雨地劳作在田间地头

我时常驻足冥想,满怀忧伤

正午一点,火车驶过家门口

透过朦胧的车窗,一闪而过的

是我陈旧、衰败的老家,在一个叫唐县的小镇站口

再把目光延伸去,在一条乡村公路的尽头

桐柏山脚下一个叫李家东湾的闭塞山村,才是我真正的老家

在那里,我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六年

十六岁以前的全部生活和记忆,都烙印在崎岖的坡路和泥泞的田野之间

有过泪水也有过欢笑,有过尊严但也有过更多的屈辱

工作后,我很快帮父母搬到了现在的这个家

我想逃避什么,又是想遗忘什么?

火车的呼啸,多么象这漫长人生中无穷的诘问

星转斗移,岁月如白驹过隙

我时常在想,如果有来生

如果让我再一次选择,我会怎样

我坚信,我仍然会选择这样相依为命的一家人

经历过贫穷和磨难,也经历过泪水和欢笑

不管生活给予我们的是痛苦还是欢乐

幸或者不幸,我们从没有相互抛弃

正如一棵树上的七根枝桠,扯下任何一支都是连心的疼痛

正如我在这呼啸而过的火车上,拼命把眼睛贴近车窗

只为看一眼,那飞驰而过的老家

以及,那栖居于老家屋檐下铭心刻骨的家人

◎时光飞雪

时光的雪花飘落,宛如

岁月岸边倏忽而过的蹄音

来去若风的白驹,时光的长鞭

狠狠抽打着凡俗人间渐趋苍老的容颜

时光的飞雪,可以掩埋多少凡间的心事

在仰望的瞬间,我们是否追问过

还有多少纯净的雪花,在我们胸怀飘落

是否记得,年少的理想在朔风的翅膀上长啸

那些在时光的飞雪中逶迤而过的精灵

你白色的斗篷无限铺陈于大地

多少卑琐的讪笑,隐藏其后

静谧的瞬间,倾听到月光与远方的叹息

◎忧伤之门

清晨,她背着书包

拖着自己单薄的影子

徘徊于小河边

这是他们十年前最爱去的地方

河边的垂柳,岸边的野花

还依稀留有当年的模样

那时他们多么年轻

一句玩笑话,就当真成了今天的情殇

一切如河边的柳絮,被风

吹去了未知的远方

只留下几许惆怅

飘荡在如今形只影单的心上

黄昏,她回到独自租住的小屋

把台灯拧得越来越暗

那挂在墙上的红棉吉他,仿佛一把钥匙

再次,打开时间的忧伤之门

◎一只羊

冬天的风冷冽而柔软,在华宝山

我蓦然忆起过往,儿时遗失的那只羊

三十年过去,你究竟去了何方

时光的流逝,充满了感伤

站在儿时的山岗,我想起了那年的理想

回一回首,那只羊站在遥远的云上

唱起儿时的歌,冬天的所有感伤

陪着我,经历了多少心的流浪

如今回到故乡,眼里充满了那时的泪光

那些走过的长路,永远不会遗忘

那只年少时走失的一只羊,还在我心上

列队走过的岁月,时隔多年依然让我怀想

◎十月,秋声沉沦

十月的夜晚,万花沉沦的秋声临近

风一掠过,所有的果实都安静睡去

享受收获的农人,怀抱着一季的收成

在沉沉的梦境里驻扎

空旷的村野,成了蛐蛐儿的乐园

堆满场院的麦秸之上,露珠正在滚落

众神安睡,没有浮云的天空

小小的青鸟飞过

寒意深浓,众神已安睡

而我还在昨天,在人散后的广场

夜色冷冽,人群散尽

而你在众人之中,从此成为陌路

◎赶路的人

铁轨咣当咣当地响

火车在黄昏驶向未知远方

半睡半醒的旅人,满怀莫名忧伤

破碎的记忆里,有谁在不停低声唱

黄昏的落日,轻轻拍打着车窗

一只灰色的雀鸟,扑棱着不知去向

忽明忽暗的光影,一晃而过的古城墙

孤独的旅人,黯然想起渐行渐远的理想

思念在黄昏的铁轨声里,摇晃,摇晃

秋天的江汉平原,流年荒草一样地长

火车驶向荒凉,抑或是幸福的天堂?

一颗憔悴的心,在期待中无边恐慌

朦胧的夜色,车轮掀起的热浪

擦肩而过的旅程,浮萍一样的时光

左边是贫瘠的村庄,右边是静静流过的汉江

在心的最深处,藏着杳无音讯的故乡

铁轨还在咣当咣当地响

大多的人,仍然走在被规划好的路上

套在笼中的鸟,永远挣脱不了的缰

双脚在尘世里烧,热血在冰冷里淌

◎岁月神偷

隐秘的岁月里,深藏的梦

泪水浸泡过的,一些片段

一棵树,长在昨天

一些人,渐渐停留在发黄的底片

那些老歌,总是不停地响

倾听的片刻,想起那年父亲的一句话

不要惊动任何事物,请保持缄默

当你偶然想起,其实是风刚刚吹去......

◎请在十一月的午后,等我

请在十一月的午后,等我

等我,到最后的黄昏

擦肩而过的旅程,来不及回望的

那些亲爱的人,浮萍一样的时光

飘零的人生,在轮回的尘世

记得我们曾经相逢

十一月的午后,落叶金黄

湖水平静,禅意的抒情

写不完注定的命运

多么想回到那些,旧日时光

“春光如昨。”谁的喃喃低语

打湿了久远的双眸

一片落叶,经过十一月的午后

痛苦隐藏于经络,翩舞的零落

一瞬的辉煌,挥去多少曾经的忧伤

静寂,在十一月的午后

有阳光的马蹄,踏过遥远的故乡

在云水禅心的低徊里,请等等我

◎九月的桔子林

哦,那九月的绚烂的田野,那一坡的桔子林

我的青过又黄了的心事最后的宿营地

秋风四起吹动空旷的正午

飘零的叶子呼啸而过剩下纯净的我

花期已过九月的风正逗动黄金的果

一瓣一瓣的桔沉默地团结着远离

尘世的流言与喧嚣甜蜜的生命挂满

这沉醉农人的果园感动我的那些桔树

的孩子们天真而庄严

过去的日子如今已成这田野上的幻影

只有现在我才真正感受到存在的充实

九月的桔子林习习午风撩拂着流绿的

云霭桔子金黄了起来桔叶篝火般

燃烧着小麦正向太阳疯狂生长

我聆听到那里来自远方的声音那最后的

光芒也深入人心我的血越烧越旺

谁能在此刻把我变成这九月桔林的儿女

让桔树枝头的火焰把我点燃化成

袅袅青烟

从此使我无愧于曾经葱茏的生命

一只青鸟扑腾而去一尘不染的翅膀

带着我的灵魂高飞远去

梦就以最温柔的方式如期而至使我

想起落英的往事叩问这丰硕的九月的

桔子林——

我真的曾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行呤诗人吗?

在收获的季节我一步步远离家园

而途经这片桔子林我伫立于田畴

沉默叩问秋风我的心是否早已年久失修?

是谁使我的泪流满面是谁使我热血奔涌

伫立于九月的桔子树下我的诗句已随

父母的镰刀一块飞舞

那成排倒下的诗行一如这黄金的桔果向

世人绽开微笑

田野悠静心绪如潮

那长满老茧的手轻抚我翅膀的飞迹

落叶萧萧果实累累

而这脱尽的过程其实就是叶果回归与根的过程

缄默于九月的桔子林下

抖去我思想上的尘屑

那浑圆的充实体大地的儿女们

让我们学会怎么拒绝空虚与流失

我的心灵在这流逝的秋风中享受了

九月澄澈的洗礼

◎民歌时代

民歌一种铁质的力量洞穿岁月

从远古到当代每到一定时刻

那销魂断魄的声音都使人们显出

激动的神色辽阔的呐喊

从一个民族黄色皮肤的深处飞翔而出

兰花花爬山调信天游

啊,我图腾的祖先挺直伤痕累累的

脊梁把一种信念喊得山响

民歌顺着指纹缓缓流进骨髓

古老的血液以野性的姿态游遍全身

在我最久远的记忆中就咆哮着的民歌啊

和三月的春水一起漫过长满苔藓的日历

渐渐的我感到了唢呐、铜号的临近

在阳光的背景里城市与乡村一片宁静

我看见水在燃烧

渐渐的我感到了民歌的临近

这三月的早晨风把粗犷的民歌吹过

纷乱的摇滚乐吹过村庄和草堆的上空

隐形鸟一样潜进三月城市的空气之中

从一首民歌到另一首民歌

从一种口音到另一种口音

无所不在的声音它充盈着我们的眼

我们的身充盈着我们身后的历史

活着的人看见民歌埋去死去的人

死去的人用民歌陪着走上黄昏的路

庄稼人用民歌打发流汗的日子而又有人

用一辈子的时光背着民歌走过四方

流浪的民歌孤独的民歌

你走过瓦房和草堆的上空

你走过春水叮咚青草萌发的季节

你从父辈的头上飘过充满温情

你路过了城市的屋脊空气变得透明

有渴求的眼神同民歌一起游入阳光

沿着古老的河道去寻找民歌的故乡吧

灿烂的声音陪我打发寂寥

而走过天涯回首时光粗犷的鼓点

什么时候已经想起

我分明看到民歌透过城市的空气

击中一枚历史的果实披着兽皮穿着

树叶的祖先匍匐果核

他们擂鼓击钹虔诚地叩谢主宰啊民歌

你的声音这久远的命运的图腾

从川江号子里打捞起的湿漉漉的民歌

那如雷的呐喊让我们的血再度沸腾

一种精神的庄稼破土而出了

在旷野的清风中在城镇的高楼上

我们赤着胳膊燃烧的鼓点已经

敲起亮开喉咙吧清脆的民歌

真实的民歌坚强的民歌不老的民歌

嘹响了我们伟大的家园……

◎那时花开

金黄的谷穗铺满道旁,无数的野花野草

盛满旧日时光,那些记载无数欢乐和忧伤

的青春岁月,在九月,在十六年之前的校园旁

低垂的云朵,收敛的杨柳

以及那再也寻不到踪迹的小小池塘

这九月的校园,遍布离别的感伤

古老的银杏树下,还留那往日气息

旁边流经的小河,展露大片的河床

遍布的狗尾巴草,像是当年的爱情在无边蔓长

心事洗净,尘埃落定

再也回不去的,那些曾经开满鲜花的时光

走过每一条小路,跨过每一道门槛

抚过每一棵杨柳,嗅过每一朵花香

你是否还感受那爱情最初的呼吸与心跳

那时花开,每一个不羁的灵魂

都在寻找,爱上,或者错过

往事经年,昔日的人们重新走在开满紫色花朵的小径

流水带去年轮,回忆沾染风霜

远去的足迹,是否还在敲打不愿离开的心房?

每一个日出和日落,是否依然有所感伤?

砰然的心跳,四顾的惘然

十六年之后,执手相看来时,我已归去

◎迷失的少年

戴草帽的少年走在多年前的田野

两边是新插的秧田沟渠的水流漫过堤岸

牧归的少年数一数鞭下的牛羊

路边的艾蒿散发出潮湿的香甜

田埂两边红着带刺的山楂果

少年唱起一支轻快的谣曲

那稚嫩的歌声回响在暮色的乡间

少年偶尔停下低头倾听田野的声音

他似乎听到蛐蛐在洞窟中鸣叫

又仿佛听见害羞的蒲公英在窃窃私语

转过一排葱郁茂密的桑树林

少年远远瞅见在村头等候的妈妈

多年以后少年已迷了归路

他走过很多道路他路过很多村庄

他穿过很多田野他经过很多城市

当他又回到故乡桑树已经不在

牧歌已经飘远

而妈妈已经白了最后一根头发

心碎的少年融化在故乡的一滴泪里

他长久地坐在村边种满果树的田边

仿佛坐在多年前那一段苍茫的歌声间

迷蒙中他看到

有一些野鸟还停留在时间的枝头

它们在等迷失的少年回家……

◎少年之忧愁

多年前的少年独自坐在河岸

风声萧索落叶飘零

野菊花的花瓣在水面上沉浮

这让少年想起时光

谁能留得住时光匆匆的步履?

少年经常如是想

是的谁也不能留住

留不住的还有少年的忧愁

那一年的少年四顾无依

在暮秋的河岸漫无目的行走

他看到青翠的叶子在秋声里枯萎

山楂树的果实殷红仿佛枝头盈盈欲滴的泪珠

它们将在冬天到来之前碎裂或腐去

少年无法阻止它们正如谁也无法阻止匆匆逝去的时光

初雪降临少年在陌生的城市伫立

雪花栖满少年的双肩和面庞

衣着正单而夜色渐浓

少年的忧愁慢慢结成晶莹的冰凌……

◎七月,在华宝山

我记得那个七月,那茫茫的大山的松林

那一望无垠的缀满了半枝莲的青青草地

山风尽情吹拂着,七月的阳光

如此和煦,如此耀眼

我记得那些细节,出笼的小野兽们

在宽阔而又促狭的山间,左冲右突

红彤彤的山楂,住满我们的小小荷包

七月的阳光,如此和煦,如此耀眼

如此耀眼的七月阳光下,有一个人

她慢慢靠近我的视线,一个最安静的身影

一个最专注的眼神,在追逐着飞向悬崖的那只彩色蝴蝶

其实,那一天,一身白裙的你

也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永远驻留在一个少年的心中

我记得那个七月,我记得那个暑假

七月的山风不停吹拂,站在悬崖边上的我

有一刻想痛哭流涕,多年以后

那个七月的阳光,仍然有些晃眼

在随州,在华宝山,在一个人遥远的记忆里

◎九月的少年

在九月的一个夜晚,我梦见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胆怯地蛰伏在学校的院墙之外,那些嬉闹的孩子

那穿白裙子的女同学,都跟我无关

我只是一个面临辍学的农村少年

那时候,我多么希望时间停止

我还是那个一脸懵懂,贫困跟我无关的孩子

其后多年,我时常有让时间停止的念头

屈辱时,悲伤时,失落时,惆怅时

可是,那个九月还是过去了

多年以后,我又梦到了那天

可是,这是秋天的一个午后抑或是清晨呢

那是真实存在的一天,又抑或是一场梦呢

如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九月

黑色的九月,白色的九月

清晰的九月,模糊的九月

时隔多年,我也无法辨识的九月

关于我们

首席顾问:于坚王明凯师运山

张华赵宁章重阳

梁上泉章锦水傅天琳

蒋登科

创刊日期:年3月18日

主管:中华新韵学会

协办:中国青年诗人协会

中国作家记者协会

重庆巫山县作家协会

电子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