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洲瑞人文乡村医生见闻纪实兼谈中国的医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www.wxlianghong.com/

乡村医生见闻纪实

——兼谈中国的医药学

文/余国胜

我在农村出生,在农村长大,在农村生活。有病的时候,接触的是乡村医生。听闻的也是关于乡村医生的故事。下面,我就来聊一聊我的所见所闻吧!不好意思,写得长了点,真心期望各位能够耐心地看下去。

儿童时期,我身体虚弱,每到冬天,我都会得一种病,农村里人叫冷目,正规的说法是叫荨麻疹。得了这种病,特别难受的是晚上,冬天里,不盖被子,受不了;盖了被子吧,暖和了,就发痒,越搔越痒,一个晚上翻来滚去,都无法安睡。这时候,父母就会带我到洲瑞卫生院,让老医生刘雨宾先生,下营村天子径人,村里人叫他沛伯的。每次,他给我开药,只需要买两服药,药中有蝉蜕,吃完了,就好了。而且,一个冬天都不再发作。很见功,又少花钱。感谢沛先生的妙手!

年冬天的某个晚上,我去洲瑞公社田背树德堂(现在洲瑞镇政府所在地)广场看电影。散场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我被淋了一些雨。晚上,大约是下半夜吧,我感到发烧,起床小便,站立不稳。到第二天,继续发烧,而且,起不来,接着,手也不能动。家里人请了洲瑞公社卫生院的医生来看,我记得是叫张富元的医生。诊断结果是什么,不记得了。可能是当作关节炎来处理的吧。其实,我得的是小儿脊髓灰质炎,即俗话叫小儿麻痹症的。当时医疗技术还很落后,那时候的医书上有没有讲到这种疾病,不知道。我在材料上看到,到了年,国际上才研制出预防这种病的药物。估计,在大城市才开始试点预防。我们在农村,到了什么时候才有这种药物,我记得是到了年左右,才有脊髓灰质炎糖丸,让小孩子服用的。所以,那时候,无论是诊断,还是给药,估计都是很为难医生们的。我服了药,没有什么见效,反倒是浑身像针刺一样痛。就这样,我起不来了,只能在床上躺着。一直到当年的春节临近,我的父亲从外地,是江西还是福建,不知道了,演木偶戏回到家,才知道(因为,当时没有电话可打,加上他所在的剧团演出无固定场所)这个严重情况。他就用学来的一点知识治疗了。他用的药是草药,有布姜根、高脚布宜根、山苍根、马胎根、血风根,配上猪脚煲,可能是两天吃一剂吧。然后,用同样的草药熬水,每天下午,给我泡脚。泡完脚,擦干,在大小腿上贴满了膏药。每天,周而复始。一直到年的7月,我开始坐起来了;接着,我能够扶着床沿站了;然后,慢慢地可以走了。有一天,是当时的潭江(在丰顺县)圩日,估计我的父亲赴圩日快回来了。我慢慢地走到现在的自有侄的门坪上,望见我父亲了,再慢慢地回家。我父亲看见我能够走路了,很高兴,当然,我自己也高兴,虽然是蹒跚而行且很慢,但是,毕竟是离开床,可以走路了。当年9月,我慢慢地、蹒跚地走到下营小学,见到了久违的老师和同学们,老师们很高兴,同学们也很高兴。谢谢父亲的精心治疗!

年冬,我到当时的大埔县城湖寮参加大埔县文化革命师生代表大会。来去都要走路的。先是从洲瑞走路,经过木寨茚岗,走过古埜洋,到渡船头,乘小木船到高陂,当时有没有沙坝,没有印象了,然后,从高陂车站乘车(是解放牌的客车)到湖寮。回来的时候也是相同的路线,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回来的当晚,我在洲瑞中学学生宿舍住,晚上的时候,发烧了。到第二天,学校请了洲瑞卫生院医生,是叫监周生的,打了针。下午,几个同学把我背回家。第二天,左脚背肿起来了。医生认为是发炎,打针吃药,都不见效。伤口开始腐烂。幸亏,我的亲戚秀娟姐夫认识高陂镇一个叫初义伯的乡村医生,请他来治。他说是烂肉飞疡。他开始用药,是一种黑色的药散,要和猪脂肪一起钟,钟到药和油混合在一起,然后敷在伤口上面。每天坚持使用,慢慢地伤口开始愈合。花了多少日子,不记得了。我记得,开代表大会时听报告,报告中说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接见红卫兵,我们大埔县也要选举红卫兵代表上北京见毛主席。我很高兴,很期待,也被同学们选上了,同学们来看望我的时候,告诉我的。可惜,一直到代表们出发,我都没有痊愈,也就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机遇。谢谢初义伯妙手回春!

年,我在洲瑞中学教书。时年6月,我因为失恋了,有点儿打击,生病了,开始是有一周多时间吃不下饭,一闻到油味就反胃、干呕,后来,患了一种怪病,就是一到傍晚,耳朵里好像有蜜蜂一样,嗡嗡嗡地响个不停,一直响到第二天早上天亮才停止。为此,我吃了许多药,譬如,参(生晒参)麦(麦冬)味(五味子),西洋参,六味地黄丸等,都不见效,一直折腾了有半年多。一天,我到华光卫生站,见廖娘昔医生(洲瑞公社华光大队人,赤脚医生出身),讲了自己的遭遇,请其诊治。他开了药,我记得有一味是锗石。服了他的药,慢慢地,我痊愈了,终于解除了我的痛苦。感谢廖医生的高明医术,让我能够睡个舒服觉啊!

我在高陂中学任教时,不记得具体时间了。有一年冬天,我咳嗽了,服了许多药,譬如,百咳丸,西洋参膏等,都不见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晚上,会咳到眼前冒火花。某天,我到高陂中学附近的卫生站,找邱家超医生(高陂镇陂寨人,赤脚医生出身)。他诊断后,给我开药,我记得其中一味是贝母,是川贝还是浙贝,没有印象了。他交带我,待药熬到快好的时候,再放下去一起熬。回到家里,我看贝母研得很细,就没有放下去熬,而是和药汤一起吃。结果,吃了几服药,是四服吧,就好了。真是谢谢邱医生的医术啊!

——年,我得了前列腺炎,严重时节,晚上尿血(去海南旅游的时候)。为此,我找了某镇卫生院(治疗是输液、服环丙沙星类药物),某镇卫生院(治疗是理疗、输液、灌肠),医院,医院专家(这位专家给我的印象是,看病不问诊,写药方的字很工整,听说我是高陂来的,还主动给我抄了一张处方)诊疗,都不见效。一天,我在网上偶得几方,我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一新方。此方,用车前子15克、瞿麦15克、扁蓄15克、滑石15克、薏仁10克清热、利水、通淋;用地龙5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穿山甲5克(另包,研粉,冲服)、红花6克、桃仁6克、赤芍10克破血、活血、去瘀;用金银花10克、鱼腥草(草药中的抗菌素)15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沉香3克、王不留行10克、木香3克、厚朴3克、枳壳3克、丹参10克、半枝莲10克抗菌、杀毒、消炎。每天一剂,约六碗(4寸碗)水,煲至2碗水,上、下午各一碗。急性发作时,两到三剂可以控制病情。一般情况下,第一剂后,症状减轻;第二剂后,症状消失;第三剂后,风平浪静。然后,我再服了三千元的西洋参巩固治疗效果。这样,我终于解除了困扰了我十多年的痛苦,又能够吃带酸、辣、煎、炒的食品了,晚上也睡得安稳了许多。

我村的徐雨程嫂,有一年,左臂上生了个疮。开始,找西医,打针、服抗菌素,最后,切开排脓,都没有痊愈(雪上加霜的治疗方法也)。后来,请房梓贤医生(洲瑞镇嶂岸人)诊断是阴疽,用中药,其中两味是附子、干姜(如滚汤泼雪也),一服见效,不久就痊愈了。

我村杞生哥母亲,一次头痛,开始,找一某村卫生站医生,诊断为有肝火,而且是实火,开药吃后,估计是龙胆泻肝汤,大泻肝火也,开始有好转,接着又痛,再吃药,仍然如此(泻了肝火,也损了肾阴,自然越吃越难受)。病人家属询问时,该医生有点儿不耐烦,大声说,哪有吃几服药就好的。病人家属最后找到梓贤医生,诊断为虚火,须用六味地黄丸,其中用了二冬二地,即天门冬、麦门冬和生地、熟地,补肾水,以制肝火(滋肾水以涵肝木之法)也。服了几服药,就好了。

年冬,我可能是劳累过度,站立不稳,专程找洲瑞的刘浪湖(洲瑞镇田背村人)医生,开了几服药,吃了就恢复了健康。

某女士,耳朵痛,医院,医生诊断为中耳炎,用药后,更痛了。找医院专家,用药后,无好转。某天,去某镇药房抓药,恰好遇见坐堂医生,诊断后,认为是耳神经麻痹,开的药中有蜈蚣、全蝎两味中药,服后,慢慢就好了。

某女士,咳嗽十分严重。开始,医院和医院专家,都不解决问题。最后,找某镇村卫生室医生治好了。

最后,谈谈我国的医药学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的医药学是个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外国人,譬如,韩国人、日本人对此心领神会,早就抢在中国人前面,从中国的医药学宝库中,甚至是从中国的民间医生中,据说他们为了获取某些祖传秘方,专门蹲守找中国的民间医生求取真经哩(这是我从某些材料中看到的),获取了许多药方,加以研究提高,抢注专利,并做成许多汉方中药,再卖给中国人,用中国人老祖宗的方子,大赚特赚中国人的钱,惜哉!中医中药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几千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有些医生,有些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者,当然,也有些是患者,却视而不见,说什么中医中药不科学,拼命鼓吹要取消中医药,其见识何其浅,何其谬也!诚然,中医博大精深(单四诊,即望、闻、问、切;八纲,即阴阳、寒热、虚实、表里要弄通弄懂就不容易哩,没有辩证思维是不可能搞清楚的,例如,前面所讲到的肝热病者,之所以两位医生的治疗效果大相径庭,就是因为,同是肝火,但是,火有虚实之别,前者诊断为实火,用药泻火类;后者诊断为虚火,用药是滋阴类的缘故),古文又充满中国哲理,学者没有悟性,没有花个十多年时间,难学其精髓。中药服起来,没有西药那么简单。但是,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发掘、提高呀!幸得我国的医者屠呦呦,遵循伟大领袖之谆谆教导,努力发掘、提高祖国的医药学。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年,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从青蒿中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还有,这两年来,新冠病毒肺炎的有效防治,我国之所以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头,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祖国医药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发掘、提高中国的医药学,大有可为也。我们现在,要做的恐怕是。一要改变中医生的培养模式,对中医传统的带徒式加以传承发展,培养大批中医生人才;二要规范中药的种植、采收、炮制;三要使中药服用简便化;四是加强对中医药学的研究、发掘和提高。

上述,是我的点滴之见,有点班门弄斧之嫌,实作为抛砖引玉之用也!如有些须益处,乃余之愿也!望各位不吝赐教!

谢谢各位!

年3月11日星期四于丽水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