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濒湖谈医再谈心脏瓣膜撕裂 [复制链接]

1#

前天来复诊的心脏瓣膜撕裂的患者,经过这几个月治疗后,以前的症状几乎全部消除了,他的心慌心跳,胸闷胸痛,胸胁部位的胀,后背胀痛,舌尖的麻木干涩感,走路时的头部摇晃感,这些症状明显消除了。仍然存在的症状是还有耳鸣和咽喉有痰。我对患者讲:你看,这样治疗下来,你应当可以省下这19万的手术费用了!

这个病对西医来说就是手术,手术费用不菲,手术结果我们不好判断。中医的治法在前面“濒湖谈医()心脏腱索断裂”中已经讲过。我现在来总结一下这个病的治疗方案,为将来类似的病人提供可靠的帮助。

这个病人看起来面部肤色暗红,体质壮实,但平常有熬夜和嗜酒的习惯,这提示本病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

熬夜的危害我想大家都知道,但很多年轻人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几天几夜不睡,仍然精力旺盛。在中医来看,熬夜一定会在身体内部埋下疾病的种子。

熬夜是会伤到元气的。元气主要是阳气,我曾遇到一位长年开夜班的司机,他跟我讲,他开了十几年的夜车,现在落下一个毛病,即便在夏天,双腿也是冰冷的。到他面色惨白中泛出青灰色,预料到他一定有心脏的毛病,问他是否有心悸,胸闷,或者走路爬楼时有胸闷气喘?他说有。人的元气推动了心脏的搏动,长此消耗下去,心脏搏动力必定受损。

但熬夜同样也可以伤及人体的血分。中医认为肝藏血,所以熬夜也可说是伤肝。长年熬夜后面色淡暗没有光泽的,就是缺血,严重的就会产生黑眼圈或者两颊暗斑。特别是女性居多。因为女子以肝血为本,熬夜常导致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气色往往不好。血分,自然与心脏相关,因心主血脉,熬夜过度而猝死的人们,一方面是伤了元气,另一方面就是伤了心血,血液供应不足,心脏猝死的居多。

喝酒在中国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在酒文化当中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即“醉翁之意不在酒”,喝酒者的本意不在于酒,更多是与酒相关的别的事物上。作为一种礼仪,酒即是点到为止。若有人强迫喝酒,就不是文化也不是礼仪了。有人将喝酒喝出了生活,无日不饮酒,以酒度日,在武汉称为“酒麻木”,我们书面即称为“嗜酒”或者“酗酒”。在中医看来,酒本是一种药物,是药三分毒,应当适可而止。过度使用的结果,就是过饮伤肝,伤及心肝胃,造成体内蓄积酒湿之毒。

酒毒,通常是湿热毒,湿热致病最久,最难治疗。

湿性粘滞缠绵,热性升散,可以播散到全身各处。就我见到的几种与酒毒相关的疾病酒精肝(肝硬变),各种难以治愈的皮肤病,高血压,胃炎,以及心脏病。这些与酒相关的疾病在治疗起来相当棘手,特别是,我们一边给他治疗,他还继续在喝酒,对于不忌口的患者,我们无能为力。

由以上两大危害直接引起的后果,就是情志问题。

熬夜之后的心情必定不好。头脑不如正常人清醒,记忆力、反应能力都比别人差,以这种状态应对周围的人事,一定不得劲。而酒能使人亢奋,过度亢奋的结果就是抑制,易使人产生抑郁和焦虑,在个性上既有急躁易怒的特点,也有自闭的倾向。

情志问题直接影响到大脑神经,间接影响到心脏神经,自然容易出来心脏疾病。

除此之外,不良生活习惯一定会影响到人身的气机。气无刻不动,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气机紊乱,打乱身心节奏,一定会出现脏腑各部位功能失调。

通过以上分析,我可以建议,心脏腱索断裂的非手术疗法,在中医来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疗法:

1.祛湿清热。这一步是针对湿热毒,当湿热毒盛的时候,可以加用一些解毒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

2.和血。这是中医的特有说法,意思是补血或养血,兼以活血,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上破瘀的方法。

3.理气。即调理气机升降,调整脏腑的功能,使心脏与身体其他脏腑功能协调一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补肾。即调补元气的方法。

湿热毒,是粘性很大的毒,因热邪将湿邪蒸发,变稠,使之更加胶粘坚固,久之可使人体出现多种不同的包块,即良性或恶性肿瘤。我们可以通过四诊分析,辨清湿热毒在何处,而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药物。

可以将身体大致划分为三部:上焦,中焦,下焦。湿热分部在胸腹以上为上焦湿热,在胸腹部为中焦湿热,在腰脐以下为下焦湿热。

在上焦的可用秦艽、杏仁、藿香、佩兰、郁金、黄芩、枇杷叶、芦根、鱼腥草等。

在中焦的可用苡仁、菖蒲、砂仁、白豆蔻、厚朴、藿香、佩兰、豨莶草等。藿香、佩兰在上焦和中焦均可以运用。

在下焦的可用滑石、通草、茵陈、大腹皮、泽泻、猪苓、土茯苓等。

和血,常用的是丹参、郁金、当归、白芍、赤芍、鸡血藤等。有时候也可以用何首乌、柏子仁等。

理气,最重要的是从五行相生相克的制衡关系来理解脏腑功能之间的协调。常用到的是肺气的功能为宣发肃降,脾胃之气的功能为升清降浊,肝气的功能是升发,胆气的功能是生发和降浊,大肠之气的功能是降浊,小肠之气的功能是分清别浊,心气的功能是潜降,肾气的功能是温升。

根据心脏疾病的影响到的气机,我们可以选择心肺、肝胆、脾胃、肾的药物,如用到绛香、郁金、苡仁、石决明、薤白、香附、旋复花、附子等药物。

补充元气的方法,是要分步骤的使用的,如果一味地去吃人参、枸杞子、冬虫夏草,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身体有很多湿热毒邪时,是补不进去的。必须先祛毒,再行补。

怎么判断湿热毒气是否除尽?

1.看症状。减轻了,说明湿热毒也减少了。但光看症状消除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不一定是真实的,身体内部的毒不会只通过表面展示出来。

2.看形体胖瘦。一般胖子的湿气重一点,如果经过治疗后,体重减轻了,说明湿邪减少。但减到彻底消除了没有?不知道。

3.看舌象。主要是看舌体胖大和舌苔的厚度。确实,湿邪除去的标志之一是舌体减瘦,舌苔变薄。但是有些人即使有湿邪,舌体也不胖大,舌苔也不厚。

4.最后看脉象。这个相对以上几个方法最为准确。脉象有以下几个表现一定是有湿邪的:缓、软、滑、弦。有以下几个大多数是有湿邪的:细、沉、涩。如果以上脉象的特征消除,再结合以上3个方法,综合判断,是可以断定湿邪已尽的。

若要从根本上治愈本病,我想必定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还要根据当前病情的变化,来决定每一次诊断的侧重点,不能每次都面面俱到,处方时也不能平均用力。这就需要患者即时与医生沟通反馈,提示医生改变中药处方的用量和药物的配伍。

--------------------------------------

通知:

我们会在每月的周六和周日在武汉定期做一些中医知识公开课程,内容涉及到中医理论和一些实际操作经验。

具体内容包括:

1.阴阳、五行、脏腑、气化理论。

2.中医中药的运用知识和技巧。

3.针灸理论和经验。

4.对于常见病的保健和治疗。

5.中医特色的运动锻炼,包括气功和八段锦等辅助治疗方法。

有兴趣者可自愿报名参与,朋友圈里的特邀嘉宾我们会电话另行通知。

这些活动地点仅限于武汉,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赵厚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