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多记日记韩信草 [复制链接]

1#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韩信草的中文学名是:韩信草

韩信草的别称有:牙刷草、大力草、耳挖草、金茶匙、大韩信草、顺经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大叶半枝莲、笑花草、虎咬癀、向天盏等。

韩信草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唇形科——黄芩亚科——黄芩属——黄芩亚属——韩信草。

韩信草的命名者及年代:L.,。

韩信草的形态特征

韩信草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向下生出多数簇生的纤维状根,向上生出1至多数茎;茎高12-28厘米,上升直立,四棱形,粗约1-1.2毫米,通常带暗紫色,被微柔毛、尤以茎上部及沿棱角为密集,不分枝或多分枝。

韩信草的叶为草质至近坚纸质、心状卵圆形或圆状卵圆形至椭圆形,长1.5-3厘米,宽1.2-2.3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为圆形、浅心形至心形,边缘密生整齐圆齿,两面被微柔毛或糙伏毛,尤以下面为甚;叶柄长0.4-2.8厘米,腹平背凸,密被微柔毛。

韩信草的花对生,在茎或分枝顶上排列成长4-12厘米的总状花序;花梗长2.5-3毫米,与序轴均被微柔毛;最下一对苞片为叶状、卵圆形,长达1.7厘米,边缘具有圆齿,其余苞片均细小,为卵圆形至椭圆形,长3-6毫米,宽1-2.5毫米,全缘,无柄,被微柔毛。

韩信草的花萼开花时长约2.5毫米,被硬毛及微柔毛,果时增大,盾片花时高约1.5毫米,果时竖起,增大一倍;花冠为蓝紫色,长1.4-1.8厘米,外疏被微柔毛,内面仅唇片被短柔毛;冠筒前方基部为膝曲,其后直伸,向上逐渐增大,至喉部宽约4.5毫米;冠檐为2唇形,上唇为盔状、内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为圆状卵圆形,两侧中部微内缢,先端微缺,具有深紫色斑点,两侧裂片为卵圆形。

韩信草的雄蕊有4、二强;花丝扁平,中部以下具有小纤毛;花盘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细长;子房光滑、4裂;成熟小坚果为栗色或暗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径不到1毫米,具有瘤,腹面近基部具有一果脐;花果期为2-6月。

韩信草的主要变种

小叶变种: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通常矮小,高8-20厘米,多分枝;叶通常为心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0.8-1.5厘米,宽0.8-1厘米;花冠长1-1.5厘米;分布于中国安徽,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日本也有分布;生于路旁、疏林下、山坡或荒坡草地上。

缩茎变种:金耳挖(福建福安),天田盏(福建南靖),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节间十分缩短;叶通常聚生于茎顶,为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长1.6-5.2厘米,宽1.2-4.4厘米;花序密集、短,长2-6厘米;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及云南等地;日本亦有分布;生于海拔()米以下地方的石缝或石上阴处。

长毛变种: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叶柄、叶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平展具有节疏柔毛;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四川等地;生于海拔米以下地方的山坡、路旁及草地上。

韩信草的产地生境

韩信草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河南,陕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我是在六安发现的;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分布;生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疏林下,路旁空地及草地上。

韩信草的生长环境

野生的韩信草常见于田间、溪边及疏林下,因此韩信草喜湿润、蔽荫或部分遮阴的环境条件下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宜;韩信草多用于盆花及花坛栽培,也可用于风景园林及地栽。

韩信草的繁殖方法

韩信草用种子繁殖,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播种量3.25-4.5千克/公顷;播种分育苗移栽和大田直播两种方法。

韩信草的药用价值

《岭南草药》载:“味辛,性平,治跌打伤,祛风,壮筋骨,治蚊伤,散血消肿,以之浸酒妙”;又《贵阳民间药草》载:“全草入药,苦、寒、无毒,有平肝消热之功”。

全草(向天盏):辛、微苦,平;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疏肝;用于胸胁疼痛,肺痈,痢疾,泄泻,带下病;外用于疔疮痈肿,毒蛇咬伤,蜂螫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虎耳草,扭威当觅:全草治跌打,咳嗽,蛇伤,疮疖肿痛,外伤出血《湘蓝考》。

韩信草的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痈肿疔毒、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肺热咳喘、牙痛、喉痹、咽痛、筋骨疼痛、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皮肤瘙痒等疾病。

韩信草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韩信草的使用注意:《广西中草药》孕妇慎服。

韩信草的各家论述

《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蛇伤,祛风散血,壮筋骨,消肿,浸酒妙。《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祛风散瘀;治跌打,蛇伤,疮疡。《贵阳民间药草》:平肝清热;治肝火旺,烦躁。《湖南药物志》:清火解毒。《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抗癌。

韩信草的植物文化

民间传说韩信在集市卖鱼时,被几个无赖毒打一顿,卧床不起;邻居大妈见症就从田里弄来一种草药给其煎汤疗伤,没过几天,他的伤就好了起来。韩信入伍从军,官至将军;当时,战斗激烈,伤员很多,他就派人到田野采集邻居大妈给他治伤的那种草药,用大锅熬汤让伤兵服用,结果,伤者很快痊愈。有人问如此神奇的草药叫什么名字?韩信也不知道;有人说:“那就叫‘元帅草’吧!”,可有人反对说:“几百年后,谁知道是哪个元帅,干脆就叫‘韩信草’吧!”,从此,韩信草的名字就这样流传民间。

本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近期在六安发现了此植物,觉得新奇就写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多记日记:金樱子多多记日记:中国繁缕(l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