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中医学理论认为,“气血充盈,百病不生。”也就是说,人以气血为本,气血充足身体健康,反之则可能疾病缠身。气血不足,即中医所说的气虚和血虚,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抗病能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抵抗力的减弱,则更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
气虚和血虚要分清
气
虚
?主要表现:少气、懒言,声音低微,自汗、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小便清或频、脉虚弱或虚大等,脱肛及子宫脱出等。
血
虚
?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怔忡、气微而短、疲倦乏力,或手足发麻等。
气
血
亏
虚
?主要表现:容易生病,会怕风、寒,容易自汗,多疲倦,不愿意说话,声音低微,面色苍白或者萎黄,容易受到惊吓,心悸,睡眠清浅甚至失眠,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
贫血是气血不足吗?
气血不足和贫血还是有区别的,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中医所说的“气血不足”,并不一定是血红蛋白减少,一些气血不足的人群血红蛋白处于正常水平。中医气血更讲究的是气血的功能,所以中医的气血不足,注重的是疲劳、气短、乏力、汗多、脸色萎黄、头晕、心慌等功能性症状。因为这些症状本身也是贫血的表现,所以人们常常把二者混淆。
当心6个信号
面色萎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面色自然不好,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皮肤粗糙: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视物昏花:眼睛干涩昏花、视物功能下降,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
健忘心悸: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健忘。
头晕耳鸣: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若气血不足,不能上充头目。
手脚冰凉:肝藏血,若是长期手脚冰凉,要注意身体的保暖,避免身体着凉;尽量选择温补性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
气血不足,全身都遭殃
1.伤发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血亏则发枯。”“血盛则荣于发,则须发美;若气血虚弱,经脉虚竭,不能容发,故须发脱落。”
意思是说,气血充沛,头发会旺盛、有光泽,且不容易脱落;气血不足,头发得不到适当的营养,就会出现干枯、分叉、白发、脱发等现象。
2.伤皮肤
气血对皮肤的充养作用在《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有精辟的阐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也就是说,经络把气血精微物质输送到皮肤,皮肤得养则红润;气血运行正常,濡养皮肤,则感觉灵敏。如气血生成不足或运行障碍,则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或萎黄、肌肤干燥、感觉异常。
3.伤关节
中医讲,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所以,当人体气血不足时,对四肢关节的荣养不足,则容易出现关节不利甚或关节酸痛等症状。
同时,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肉、运化水湿,容易使人出现消瘦或肥胖等问题,进而导致关节支撑不够或是关节负担过重,都会伤及关节健康。
4.伤心脏
心主血脉,气血不足亦会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心悸、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若经常出现此类症状,则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5.伤大脑
气血不足会伤及大脑,头晕或记忆力下降,是大脑出现血液不足的最初表现。
6.伤肝脏
中医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若气血不足,则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出现眼干眼涩、月经不调等症状。因此,要想肝脏不出问题,首先要保证气血充足。
7.伤肾脏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中医认为肾脏是先天之本,气血不足,则影响肾脏生理功能,,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水肿等症状。
8.伤胰腺
气血不足,不能产出充足的胰岛素,糖就不会被正常代谢而留在身体里,导致血糖升高。
9.伤肠胃
肠胃的正常运转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气血不足,肠胃会缺血,从而削弱肠胃功能,导致肠胃功能变差,引发慢性胃炎等。
10.伤乳腺
气血不足常会引起气滞血瘀、肝气郁结,从而导致乳腺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乳腺增生。
清肝利胆·调理气血,就用修正肝胆双清口服液!
1、商务人士、企业老板、公务人员等: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长,经常抽烟,喝酒应酬容易造成肝功能损坏,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症;
2、长期服药人群:经常服用西药等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造成肝脏负担重,毒素积累,肝功能指标异常;
3、学生等人群:考试就业压力大,睡眠不足,熬夜容易造成肝火旺,引起青春痘,痤疮,眼睛干涩红肿,口苦,口臭等症状。
1、对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引起的青春痘,痤疮类等轻微症状1支能明显改善;
2、快速缓解由肝胆湿热,气血不调所致的胁肋隐痛,口干,口苦,食少乏力等症,一般3~6支起效;
3、长期服用能有效地预防酒精肝,肝硬化,及药物所致的肝毒,肝损伤等。百病从肝治,肝胆健康,身体才能更健康。
临床应用针对,口干,口苦,口臭,胁肋隐痛,眼干眼涩,指甲有竖纹,皮肤暗黄,脂肪肝,酒精肝,高脂血症,胆红素高,转氨霉高,甘油三脂高,胆结石,胆囊炎,肝炎,肝腹水,更年期综合症,小儿黄胆症,小儿惊觉不眠,肝气不舒,情志不畅,抑郁症,气滞血瘀,肝郁气滞,气血不调等症均有确切疗效。
①熊胆粉:熊胆素有“药中黄金”美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消炎镇痛等功效。
②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③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
④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还具有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等功效。
⑤当归:素有“血中圣药”之称,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
⑥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⑦沉香:自古以被列为众香之首。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⑧麦芽:麦子发的芽,能消食开胃,和中,回乳。用于食积,婴儿伤乳,哺乳期妇女断乳,肝气不舒,肝胃不和等症的治疗。
诸药合用,排毒护肝,清热利胆,调理气血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症状。
1,(新生婴幼儿),黄疸症,湿疹热疹。
2,(7-10岁儿童)脾胃湿热,不消化,厌食。
3,(17-20岁少年)肝胆湿热,肝火旺,长青春痘,学习压力大,用眼过度,口苦,口臭。
4,(30-35岁中年)肝郁气滞,肝火旺盛,长期饮酒,脾气暴躁,肝脏负担重。
5,(40-45岁)工作家庭压力大,长期服药,应酬过多,舒肝解郁,调理气血,全面改善亚健康体质。
6.(46~56)不论男女都属于更年期年龄段,疏肝理气,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一些吧
7.(57~)更不用过多介绍,人老肝肾先老,您想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就用修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