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69.html大家都知道,中药村种植过程中,除草已成为影响中药材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中药材苗后除草剂都是复配的,没有专门的除草剂。且在使用时的气候,操作人员,使用方法,草的类型等均不同,除草剂也要因实际进行调整,所以中药材苗后除草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来看,市面上流通的中药材专用除草剂有两个缺点,一是对中药材影响较小或无影响,有一定安全性,但对禾阔杂草种类防治较窄;二是杀草效果不稳定,多为行业商家专营,一般农药店无货提供,且价格成本也较高,亩成本在20-35元/亩不等。因此,我们经过多年实践,在中药材苗后除草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可针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除草方案,以解决广大种植户的除草难题。目前,我们可以提供以下药材品种苗后除草剂配方:1.板蓝根等十字花科类中药材。2.黄芪、甘草、决明子、葛根、苦参、沙苑子、苦豆子等豆科中药材;3.黄芩、荆芥、藿香、丹参、薰衣草、香紫苏、夏枯草、半枝莲、益母草等唇形科中药材;4.白芷、独活、柴胡、防风、川芎、当归、羌活、蛇床子、茴香、北沙参、前胡、藁本等伞形科中药材;5.白术、苍术、蒲公英、苍耳子、牛蒡子、菊花、艾叶、红花、紫菀、款冬花等菊科中药材;6.大黄、虎杖、何首乌等蓼科中药材;7.黄连、牡丹皮、白芍、赤芍、威灵仙、川乌、附子等毛茛科(芍药科)中药材;8.牛膝、青箱子、鸡冠花等苋科中药材;9.天花粉、瓜蒌、罗汉果、丝瓜络等葫芦科中药材;10.地黄、玄参等玄参科中药材;11.党参、桔梗、沙参等桔梗科中药材;12.远志等远志科中药材;13.半夏、南星等南星科中药材;14.知母、黄精、玉竹、知母、贝母、百合、茯苓、重楼、麦冬等百合科中药材;15.射干、西红花等鸢尾科中药材;16.芦根、白茅根、淡竹叶、薏苡仁、红曲米、玉米须等禾本科中药材;17.白及、天麻、石斛等兰科中药材。在喷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建议在杂草2-4片叶开始防除进行喷洒,效果更好。2.首次使用应先做小面积实验,实验结果满意后,再大面积使用。3.施用除草剂前一定要二次稀释。即先找一容器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边加边搅拌至均匀,这样配出的药剂均匀,易被杂草吸收,除草效果好。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混配,应分别稀释再混合搅匀。如一次稀释,药剂容易沉积,使先喷出的药液浓度高,容易产生药害,后喷出的药液浓度低,除草效果差。4.打药时,地里墒情较好则防除效果也好,反之效果较差。干旱时请勿喷施,待浇水后或雨后再进行喷施,喷后8小时下雨无需补喷。5.施药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30度以上的季节不可上午打药,应在下午温度降低后打药,35度以上禁止用药。如您在中药材种植产生过程中,遇到除草难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高鹏说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