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西医主要通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旨在祛除或减小肿瘤以稳定患者病情。其优势在于抑制、杀灭肿瘤细胞方面更加快速直接,但无论手术还是放化疗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加重患者虚弱状态、毒副作用明显、反复化疗易耐药等,这些原因都是现阶段肿瘤治疗的难题。而中医治疗则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阴阳、扶正祛瘤等方法,充分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调节机制,在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肿瘤疾病的成因复杂,如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不良情绪等,以中医理论来说就是变证多端,所以在治疗上不能拘泥于单一治法,可以利用西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合理结合,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
中西医结合优势在于,既重视西医对肿瘤的诊断,又重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既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又兼顾了宿主与肿瘤的关系,使诊断更加完善和客观,使治疗方案比较全面和合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在肿瘤的不同病期以及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两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增强疗效,减少毒副反应,抑制肿瘤细胞发展或防止复发转移,我举个例子。
肺癌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辅以3次化疗,化疗后因为脏腑进一步损伤,导致出现一系列副反应,让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不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并可能引起负面情绪导致病情加重,患者以中医药治疗其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患者症见:消瘦,盗汗,口干疲乏无力,睡眠质量差,食欲稍差等症状,观其舌脉,舌暗红有少苔,边见紫气,脉细数,辨证为肺肾阴亏,夹有瘀热,治以滋养肺肾,兼清瘀热。
以中医理论来看,此患者乃术后气血大虚,加之化疗更加损伤阴液,干咳、口干、盗汗为肺肾之阴已伤,结合舌脉,辨为肺肾阴亏,夹有瘀热证。方以南北沙参、天麦冬、女贞子、旱莲草六药并进,共滋肺胃肝肾之阴;生黄芪、炒白术健脾益气,运转中焦脾胃;郁金、赤芍活血化瘀;仙鹤草清热补虚;金荞麦、苦杏仁清降肺气。二诊时,患者虚热之象已去,瘀阻更加显露,故减清热之品,加重活血之品。经治疗后,患者无力感渐退,口干盗汗消失,睡眠质量提升,食欲增加,后续治疗以扶正为主,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解毒抗癌之品以防复发转移。
当然,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尽量保持精神愉悦,不要有悲观情绪,坚定抗癌信心,并在生活中合理安排生活,包括起居、饮食、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社会交往等等,以增强身体对疾病的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