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也不外如是资历名气也不一定实用 [复制链接]

1#

今天看古人评价叶天士的文章,有一篇:嗽而脉数,藏阴亏矣,金水同治,第参之色脉,恐延损怯。

熟地甜北参麦冬茯神川石斛天冬

这个方子徐灵胎就极为反感,指责叶天士说:“用次方以治咳,大谬。”所以有人说徐灵胎终老不伍,他不仅反对用熟地,且认为麦冬,沙参,玉竹,桔梗等也不可用,称:“咳呛而用麦冬是毒药,玉竹能滞肺气,桔梗提升,凡嗽症,血症非降纳不可,此品却与相反,用之无不受害。”其实这些观点对后世的影响蛮大的,毕竟徐灵胎也是名医嘛!不过名医也不外如是,人咳嗽,不是寒咳及为热咳,两者都有痰浊痰滞,堵塞肺窍,影响呼吸。但久寒化热,久热化痰或者燥化,按理来说应该辨证论治方对,但从叶天士给的方剂来看,比如属于化热之嗽症,如果从化热而言,此方确实可行,对于此类的疾病,架构师讲中医给出来的方剂也类似,不过多加了清痰之品,增加治标之功罢了,效果更好。

从脏腑功能而言,肺属娇脏,其脏喜阴恶燥,但实际上来说,寒热对肺的影响都重,比如病毒感染肺脏必多属热症,热则迫血妄行,故而为什么新冠严重患者,扎个针打个吊瓶,针头一拔,血都能滋的满墙都是(自行百度),就是这个原因了,更何况人体的血液要经过肺脏进行血氧结合,当热传遍经络之中,血压更甚。所以肺易养阴润燥,非寒之嗽,滋阴之药为何不能用!徐灵胎谬论!

玉竹补虚补阴,桔梗排脓,咳呛必然属燥?怎么就不能用麦冬,玉竹了,如果直接加百合,黄芩,川贝,白芥子,半枝莲岂不更好。如此用法咳嗽岂有不好之理。晕了头了吧

其实当你看医书多的时候,就会看到很多人,不懂医术,瞎几把乱点,比如陈修园也是名医吧!张景岳也是名医吧!陈修园就把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批了个体无完肤。其书中多责景岳不受古制,不受仲景之法。这方不行,那方扯蛋,其实皆因自己医术不到家,不通运化之妙罢了,病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药进病退,方是自然之理,摆什么名气,摆什么资历,岂不是庸医一枚。

架构师讲中医从来都不以何派为尊,仲景自汉立《伤寒》、《金匮》二书,后代何止万人,但六级辨证实际上还是范围有限,不够完善,学医当学百家派,岂有独尊一派之理,脑袋秀逗了,才捧什么经方,湿热,温病,火神,君不见现如今,每年每年多少患者死于中西庸医之手,你数的过来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