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等综合诊疗方案使肿瘤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常规治疗过程中及病人的后续维持治疗中,中医药治疗发挥了独特的辅助治疗和替补治疗的优势。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在肿瘤治疗中的特色之一,中医强调把肿瘤当慢性病来治疗。因此中医在肿瘤防治的全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早期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或放疗、化疗后进行后续中医驱邪扶正调理防止肿瘤复发及转移;中晚期病人,则根据病理分型及恶性程度的不同,以辩证施治扶正培本治疗,配合化疗等手段,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于不能手术及不能耐受放化疗的病人,中医药扶正驱邪治疗仍然可以起到较好的替补治疗作用。
1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癌前病变的防治关系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早在《黄帝内经》就已提出,并且一直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机体的正常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容易出现异常增生,这些异常增生具有癌变倾向的病变称为“癌前病变”。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病变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宫颈糜烂、乳腺囊性增生、胃肠道腺瘤样息肉等。研究已证实,中医药对治疗癌前病变有一定疗效,在肿瘤形成的早期或亚临床期加以中医药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如黄芪、人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连、黄芩、黄柏、绞股兰、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有研究证明其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并且多具有较强的抗肠上皮化生,抗异型增生,抗肿瘤等作用。
2中医药辅助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前后以中药扶正培本方药进行治疗,能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术后恢复,预防和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存期。手术前给予中药进行全身调理,如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滋补肝肾,调理机体内环境,使病人最大限度的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术后合理应用中药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创伤,还可恢复体力,改善或减轻手术后的某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手术后长期服用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术后复发转移。如腹部肿瘤术后出现肠梗阻,术后病人盗汗、食欲不振,盆腔手术后尿潴留等配合中药甚至针灸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未完待续)
医院肿瘤科成立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展的工作有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抗肿瘤治疗。包括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化疗、晚期肿瘤患者的规范化镇痛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治疗及估息性治疗。开展的中医外治疗法有穴位帖敷、针灸、艾灸、中药外洗及漱口、中药肛滴、经络治疗、微波治疗、红外光治疗,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旨在调整患者体制,恢复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复发及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达到与瘤共存或消除肿瘤的作用。我们拥有一只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多年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合理规范的绿色治疗。
热爱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