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明富名老中医经验集电子书 [复制链接]

1#

李明富

极力倡导活血化瘀的中医内科学家李明富

谢春光 李胜涛 整理

编者按 李明富,云南澄江人,生于1939年。1956年昆明医士学校

毕业后保送至成都中医学院学习,为首届六年制本科生,1962年毕

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留校工作至今。1986年被批准为教授,中医内科

学博士生导师,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成都

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

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委员暨《医药卫生典》主编,医院

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试题库中医内科命题组组长,四川省中

医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国际医药交流促进

会副会长,四川省咨询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学位委员会

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暨医学学科组组长等职。

李氏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1983年以后,并从事中医药教育管

理工作,在中医学术建设及事业建设颇多建树。在专业学术方面,对中医内科学及活血化瘀治法

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学术成就有两个方面:一是1964年即发表《瘀血论》的论文,后又发表

数篇文章、编纂专著及在国内外作过多次学术报告,促进了活血化瘀治法的学术发展及推广应

用;二是作为中医内科学教材及主要专著的编写成员,促进了中医内科学术的发展提高。

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及参与撰写的论著,曾获得多项部省级的奖励。主要论著有:《瘀血

论》;《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中医文献活血化瘀专辑》;《实用中医内科学》(编委);《中医

内科学》(全国统编教材,编委);《中医内科学》(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编委);《长江医

话》(副主编);《(校注)景岳全书》(副主校);《中医药管理学概论》(副主编);《中国名老中医药

专家学术经验集》(副主编);《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应用要点》;《血瘀的诊断及活血化瘀法的主

要配伍应用》;《癌症的中医药治疗概要》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李明富,云南澄江人,1939年3月15日出生,其祖父及父亲均为当地颇有声誉的名中医。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李氏自幼热爱中医药事业,从7岁起,在放学回家之时,即可按照处方捡

 

第五卷189

####

药,并借此而初识多味中药的药性。

李氏于1945年9月至1950年8月就读于云南澄江凤麓小学,1950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

入云南澄江初级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受家庭业医环境的影响,遂选择医学专业,于1953年

9月考入云南省昆明医士学校读书,1953年及1954年均为优秀学生,学校通报表扬。1956年

医校毕业时,适逢国家提倡向科学进军,发展高等教育,保送百分之十的优秀中专毕业生升入

大学,李氏即在保送之列。当时,医院校,医院校,由于出身中医世家及对

中医事业的热爱,遂选择了中医学院,进入当年政府在全国创办的四所中医学院之一的成都中

医学院学习。在六年的大学生活中,刻苦努力,品学兼优,所撰写的《瘀血论》毕业论文,受到校

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1962年以学业成绩及论文成绩均名列全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成

都中医学院,毕业后即留该校工作至今。

从1962年9月至1983年,李氏主要在成都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教

学和科研工作。其间,1964年8月至1965年7月,由学校选送至上医院进

修一年(上海中医学院当时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主编单位);1981年至1982年7月,由学院选

送至卫生部委托吉林省延边医学院举办的全国日语进修班学习一年日语。李氏在临床工作中

关心病人疾苦,观察病情仔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分析研究,常能获得良好疗效;在教学工作

中,深入钻研教材,博览有关参考书刊,讲授条理清楚,启发学生思维。由于李氏工作认真负

责,医风教风良好,深受病员及同学的好评。在科学研究方面,李氏以活血化瘀为主要研究方

向,在毕业论文《瘀血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进行活血化瘀临床及文献研究,研究成果受到高

度重视,曾多次应邀到省内外的多个单位作有关活血化瘀的学术报告,有力地促进了活血化瘀

治法的推广应用。1969年4月至1973年10月的四年半时间里,承担卫生部下达的防治钩端

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科研任务,在每年夏秋钩体病的发病季节,均奔赴农村开展防治钩体

病的科研工作,同时为广大农民防病治病;冬春季节则在学院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动物实验、药

物筛选等工作。由于李氏对活血化瘀及对钩体病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两项成果均荣获

1978年四川省科学大会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在此期间,李氏还参与了本院及全国统编教

材《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内科学》(编委及统稿,该书获1988年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等书籍的编写。

从1983年5月至现在,李氏受命担任成都中医学院院长职务,走上“双肩挑”的道路,在以

主要精力投身学院管理及建设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业务专长,继续“见缝插针”及抓紧工余时

间开展业务工作,管理和业务两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在学校的建设发展方面,1986年学院

建院30周年时,李氏与学院党政领导共同确定把“求实、团结、勤奋、进取”作为学校校训,对中

医药教育工作,认为从实际出发,全面理解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中医药专门人才,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李氏重视基本建设,重视学科建设,积极推进科研工作,

并促进科技及教学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鼓励师生提高外语及计算机水平和推广应用普通话,促

进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他所在的成都中医学院,由于成绩优秀,于1995年2月经国

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氏被任命为该校校长。在业务技术方面,李氏于1986

年6月获准担任教授及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11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已毕业9名,

其中4名现任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一名进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尚有一名博士

生在读。主持和参与了中医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其中,任

 

第五卷190

 

####

课题负责人的“逐瘀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94年国家中医药科

技进步二等奖;“糖复康防治Ⅱ型糖尿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199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

奖。参与了《中医内科学》教学参考丛书(编委,该书获1992年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校优秀

教材全国特等奖),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校注)景岳全书》(副主校,该书获1993年四

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江医话》,《中医药管理学概论》(副主编,该书获1996年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主编)

等书的编纂,及担任国家试题库中医内科学命题组组长,中医药本科教育留学生联考中医内科

学命题的负责工作等,为中医内科学的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学术上,李氏广收博采,广纳众家之长,既珍惜古人经验,又汲取现代成果,以其实践体

现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名言。在学术思想上,李氏极力倡导活血化瘀,认为气血运

行全身,是保障人体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当疾病的病理变化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时,就会

因血行不畅或血脉瘀阻而导致多种疾病,因此活血化瘀治则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及重

要性。重视脏腑经络辨证,认为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脏腑经络辨证是

中医各种临床辨证体系的基础。辨识清楚各种病证的脏腑经络所在或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对

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促进中西医学及辨证辨病结合的认识方面,李氏认为,

中西医结合既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提高我国现代医药学的重要

途径,辨证与辨病结合,既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医学理论的发展。李氏的学

术成就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好评,1986年以来,曾先后应邀赴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

加拿大等国及台、港、澳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及访问,收到良好效果,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应

有的贡献。

学术精华

一、瘀血理论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应用


  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2000多年来,人

类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在,活血化瘀治则被广泛运用于

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

手段并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对一些世纪病、疑难病运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均取

得了满意的疗效和长足的进展。近30年来,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长盛

不衰、最为活跃的领域。李氏在整理前辈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完善了瘀血学说并推广应用,取

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活血化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氏首次系统整理瘀血理论文献并形成完整的瘀血学说。早在60年代初期,李氏在著名

中医学家李斯炽等名师指导下,广泛阅读了中医古籍中有关“瘀血”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内

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

录》、《直指方》、《医林改错》、《血证论》等医籍的深入研究系统整理,首次从概念、历史源流及理

 

第五卷191

####

论发展水平和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全面整理了传统中医学瘀血理论。并首先提出了“瘀血学

说启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经历代的演进,至清代而大为发展,尤其是由于王清任、唐容川、周

学海等的努力,使瘀血学说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说,成为祖国医学中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学

说之一”。这一结论至今为多种活血化瘀研究专著所沿用。

李氏瘀血学说的主要内容可以从瘀血的含义、形成原因、临床诊断依据及活血化瘀疗法等

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瘀血的含义

何谓瘀血?在中医学里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如:①《说文》谓“瘀,积血也”;②《证治

准绳》、《皇汉医学》等认为:污秽之血为瘀血;③《血证论》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由此可知,瘀

血主要是指瘀积不行,污秽不洁和已离经脉(而停积于体内)的血液。可以认为,瘀血是中医病

因病机的一个概念,它既是其他病因(如六淫、情志、饮食等)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又是进一步

引起某些疾病(如胸痹、中风等)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主要由血液停滞、瘀结不散而形成的病

证,称为瘀血证或血瘀证;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瘀血往往和其他的病因(如痰浊、湿邪、寒邪、热

邪、正虚等)一起,影响不同的脏腑、经络,因而导致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

中医著作里,和瘀血同类的名称尚有滞血、留血、闭血、蓄血、干血、老血、死血、败血、恶血、

贼血等。名目虽多,其目的在于想从不同的角度(如轻重、新久、危害等)描绘出瘀血的实质。

其中,滞血、留血、闭血等名称的意义与瘀血相近,是指血液瘀积不行,滞碍留闭;蓄血除和瘀血

同义外,一般多指起病较急,病位在下焦的瘀血证;干血、老血、死血是指瘀积已久,难于在短时

间内祛散的瘀血;败血是言其血已败坏而失却正常的生理功能;恶血、贼血则是形容瘀血对人

体的危害如恶如贼。所以,上述名称总的可以用“瘀血”一名加以概括。共同的治疗原则是活

血化瘀,其中血郁、血瘀、血结分别作为瘀血轻重、新久的三种不同程度的名称。与此相对应的

是活血行血、化瘀通络、破血散结。


  

(二)形成瘀血的原因

1外伤:各种外伤是形成瘀血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原因。在《内经》即有“人有所堕坠,恶

血留内”的记载。《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说:“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

处。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各

种外伤之后,无论有无出血现象可见,凡有肿痛之症,均应考虑内有瘀血的可能。

2出血:出血引起瘀血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之血,即

是瘀血;二是治疗血证之时,不究根源,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血行不畅而易瘀滞。

3情志:情志过极则令气病,影响气血的周流畅行,进而形成血瘀。如《医学入门·腹痛》

说:“瘀血痛有常处,或忧思逆郁而得。”《医彻·蓄血》说:“其人或劳倦,或跌扑,或闪挫,或郁怒,

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

4外邪:各种外邪均可导致血瘀,其中以寒邪、热邪较为重要。血遇寒则凝,感受寒邪会

引起或加重血脉瘀阻的病变。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温

热病邪熏灼血液,血受熏灼则易于凝结瘀滞;伤耗津液,津亏则不能载血运行,均会导致血瘀。

如《临证指南医案·疫》说:“吸入疫疠,三焦皆受,久则血分渐瘀,愈结愈热,当以寒苦之制。”何

 

第五卷192

 

####

秀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

5正虚:气为血帅,正气亏虚,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而致血瘀。如《读医随笔·承制生化

论》说:“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景岳全书·胁痛》说:“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

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归纳言之,上述原因主要是通过损伤血行的经道,改变血液的性质,影响津、气、血之间的

正常关系等机理而形成瘀血,并进而变生多种疾病。这一观点被写进《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为

后继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从唯象向实验转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

是将现代医学及现代科技理论和血瘀学、流体力学、心脏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理论等应用于中

医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它也直接成为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由此

而极大地推动了瘀血学说的学术发展。


  

(三)瘀血的症状及体征

1疼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者,气血不通之意”。瘀血疼痛的特点是:痛处固定;

久痛不愈,反复发作;多为刺痛;痛而拒按或兼形肿;用其他治法的药物不效等。

2发热:瘀血发热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可以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因

瘀积部位、病程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有多种发热类型。瘀血发热的特点之一是脉证不尽

一致,如《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说:“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

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

3咳喘: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则会壅而为咳为喘。严重时,由于瘀闭肺脉,令水

溢痰生而致咳逆喘息不得卧。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

血碍气而病。”

4心悸怔忡:瘀阻血脉,使心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血虚则

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

5发黄:包括一般的肤色发黄及黄疸之黄,前者为肌肤失养而黄,后者为血液败坏而黄。

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瘀血候》说:“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临证指南医案·诸

痛》说:“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周学海认为“黄之为色,血与水和杂而然也”,故

对黄疸也主张用活血化瘀药,“必须兼用化血之品一二味,如桃仁、红花、茜草、丹参之类,为其

已坏之血不能复还原质,必须化之,而后无碍新血之流行也”(《读医随笔·卷四》),这个观点值

得参考。

6神经精神症状:如健忘、癫狂、瘫痪、昏迷等。如《血证论·健忘》说:“凡心有瘀血亦令健

忘。”周学海认为“瘀血凝痰阻塞心气,使心的神机停滞而发癫(《读医随笔·卷三》)。中风及其

他原因引起的瘫痪,血脉瘀阻是重要的病机,故周学海认为需重佐活血以“拨其机”,“通其道”

(《读医随笔·卷四》)。瘀血引起的神昏谵语在温热病热入营血时较为多见。

7痈肿:痈肿的病因虽与湿热火毒有关,但从病机分析,无论内外痈症,总由血瘀肉腐而

成。所以在治疗上,尤其是脓肿未成之时,需配合活血化瘀,以求痈消肿散。

8症积包块:症积包块的形成总与血瘀密切相关。如《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

目》说:“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9青紫红肿、赤丝缕纹:外伤后局部的青紫肿痛;肢体疼痛时兼见的红斑结节;眼病时的

 

第五卷193

####

目珠血丝紫赤;心阳不足,气滞血瘀时的鼻头色青、面唇青紫;瘀积既久,精血不能濡养肌肤而

现的肌肤粗糙甚至甲错等,均可视为瘀血的体征。

10月经疾病:瘀血内停可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由瘀血所致月经疾病的特点是:多

见少腹胀满刺痛,拒按,经血色黑有块,经行不畅,块下痛减等。

11二便:大便或结或易,便下色黑,小便自利,是下焦血瘀的两个表现。

12舌脉:瘀血的舌象为舌质有瘀点、瘀斑,舌质青紫,甚至唇萎舌青。瘀血的脉象常见

沉、弦、涩。


  

(四)瘀血的诊断

由于瘀血既是一种病理改变,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可单独致病,更多情况下是综合致病,而

且,多种疾病的全过程或某些阶段与瘀血关系密切。所以,判断患者是否有瘀血(或血瘀)存

在,的确是临床工作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

血瘀诊断的要点是:

第一,症状特点:所见病症具有血瘀为患的特点,及可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都应深入考

虑是否属血瘀所致。较突出的如:疼痛———痛处固定,刺痛,久痛不愈;口渴———但欲漱水不欲

咽;发热———除外正虚、气郁、食积等的内伤发热。

第二,瘀血体征:如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弦或结,症积包块,体表血管异常,肌肤

甲错等。

第三,疾病史:与现患病症密切相关的,起病前的外伤、出血、月经胎产等疾病的病史。

第四,治疗史:有时虽然瘀血的征象不太显著,但有屡服他药,变更治法而未效的治疗史。

以上四项中,症状特点和瘀血体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而疾病史及治疗史可作为重要参

考。

据文献报导对200例诊断为血瘀证的病人进行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及体征是:固定

性疼痛86%,青紫舌70%,舌下静脉曲张62%,面部眼周暗黑49%,肢体麻木40%,少腹硬满

压痛38%,人工流产史44%,手术史38%。

通过近20年来的研究,初步了解到血瘀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微循

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结缔组织增生变性以及免疫调节失常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故有关

的检测数据或征象,均可作为诊断血瘀的参考。但离诊断标准的建立,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因为建立新的诊断标准必须:一是证的规范化,避免多象并列而“但见一症便是”的诊断方法;

二是给微观指标赋予某种辨证意义,需经严格的对比观察,全面验证,避免只重视阳性符合率

的片面性;三是微观指标的辨证意义,必须从辨病意义中区别出来,即此种指标必须具有证的

特异性;四是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必须以宏观的证———效关联为基础,微观指标为参

照。

在确定诊断为血瘀的前提下,还应进一步四诊合参,辨明其寒热虚实:

热证血瘀主要是由热邪、温毒等病因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及内外痛证。除血瘀表现外,

伴有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等热证征象。

寒证血瘀主要因感受寒邪所致,多见于血脉及肢体经络的瘀证。除血瘀的表现外,伴有畏

寒喜暖、得热证减、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缓或紧等寒证征象。

 

第五卷194

 

####


  实证血瘀:一般说来,血瘀均属实证范畴,由气机郁滞、寒邪凝滞及热邪熏蒸所致的血瘀均

表现为实证。狭义的实证血瘀则仅指由气机郁滞所致的血瘀。常兼见胸胁满闷疼痛、腹部胀

满、嗳气、便秘、苔腻、脉弦等征象。

虚证血瘀:是指由于气虚不行,津亏不运,及阳气衰微所致的血瘀,以及瘀证日久伤正,兼

见气、血、阴、阳亏虚的病证,所以血瘀的虚证实际上属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中以气虚血瘀最为

常见,阳虚、阴虚、血虚等血瘀次之,临床分别兼见气、阳、阴、血亏虚的征象。


  

(五)活血化瘀疗法

1活血化瘀药物:活血化瘀药物具有调畅血行,祛除瘀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由血瘀

引起的病症。目前比较公认的活血化瘀药有40余种,但其作用的特点及强度各有不同(详见

表1)。

表1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

活 血化 瘀破 血

温 性

当归,鸡血藤,山

楂,月季花

川芎,红花,降香,延胡索,姜黄,三

七,乳香,泽兰,五灵脂,刘寄奴

莪 术

平 性

桃仁,牛膝,没药,苏木,红藤,蒲黄,

血竭,自然铜,王不留行

水 蛭

寒 性丹参,地龙

郁金,丹皮,赤芍,紫草,茜草,益母

草,紫葳,虎杖

三棱, 虫,穿山甲,虻虫

在活血化瘀的总功效下,活血化瘀药分别具有活血养血、活血定痛、活血通络、活血止血、

散瘀凉血、活血消痈、活血疗伤、活血调经、活血逐瘀、破血消症等特点,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应

用(详见表2)。

因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活血行气,祛瘀生新,畅通脏腑经络的作用,所以除用于上述情况外,

还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某些症状迁延,病情顽固的慢性疾病,即使在这些疾病中

没有典型的瘀血表现,但从病机分析仍可能与瘀血有关。

2活血化瘀治法的主要配伍:单纯由血瘀所致的病症,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

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以及虚实夹杂,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则需适当配伍其他治法,才

能更有效地治疗多种类型的血瘀证。这里着重讨论几种主要配伍方法的应用:

(1)行气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理气行气药而成,适用于既有血瘀又有气滞,即气滞血

瘀的证候。延胡、川芎、郁金、姜黄等药被称为血中之气药,可优先选用。气滞较重者,尚需配

伍枳实、枳壳、台乌、茴香、厚朴、佛手、薤白等行气药。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气滞血瘀的心、脑血管疾患,玻璃体或眼底出血,神经衰弱,急腹

症,软组织损伤及骨折,脑外伤后遗症等。

(2)益气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补气益气药而成,适用于气虚不足以运血而发生的血

瘀,以及瘀证日久而有气虚证候者。常配伍黄芪、党参、白术、五味子、黄精等药。代表方剂如

补阳还五汤。

 

第五卷195

####

表2 活血化瘀药物功效分类表

功 效常用药物适应证候方剂举例

养血活血

当归,丹参,鸡血藤,三

既有瘀血,又有血虚,祛瘀

能促进生新,生新也能促

进祛瘀

1四物汤2圣愈汤

活血定痛

川芎,延胡,郁金,乳香,

没药,蒲黄,灵脂,姜黄,

丹参,赤芍,当归,降香,

莪术

因血瘀引起的头、胸、腰、

腹及肢体等部位的疼痛

1失笑散2活络效灵

丹3没药除痛散(《证

治准绳》)

活血通络

丹参,当归,川芎,姜黄,

鸡血藤,乳香,没药,桃

仁,红花,地龙,穿山甲

瘀血阻滞经络而见肢体麻

木,疼痛,发凉甚至瘫痪等

1补阳还五汤

2身痛逐瘀汤

活血止血

三七,茜草,蒲黄,降香,

大黄

出血之后有瘀血留着;因

瘀血引起的出血

1十灰散2生蒲黄汤

(《眼科六经法要》)

凉血散瘀

丹参,丹皮,赤芍,郁金,

桃仁,紫草

血热痒疹及温热病内陷营

血,瘀热互结所致的发热,

神昏,谵语,斑疹显露等症

1犀角地黄汤

2犀地清络饮(《通俗

伤寒论》)

活血消痈

丹皮,赤芍,红藤,泽兰,

乳香,没药,桃仁,穿山

甲,王不留行

内、外痈肿初起,发热,肿

胀疼痛,活血化瘀可促进

痈消肿散

1仙方活命饮

2大黄牡丹皮汤

3消乳汤(《医学衷中

参西录》)

活血疗伤

三七,苏木,红花,乳香,

没药,延胡,川芎,丹皮,

血竭,灵脂,刘寄奴,降

香,虎杖,自然铜, 虫

各种外伤所致的青紫肿

痛,活动障碍以及骨折

1复元活血汤

2续骨活血汤(《中医

伤科学》)

活血调经

当归,川芎,赤芍,丹参,

鸡血藤,桃仁,红花,月

季花,郁金,泽兰,益母

草,牛膝,紫葳,虎杖,王

不留行

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

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

1温经汤(《妇人良

方》)

2艾附归芎饮(《中医

妇科治疗学》)

活血逐瘀

丹参,川芎,当归,桃仁,

红花,赤芍,丹皮,牛膝,

大黄, 虫

瘀血内着引起的烦躁,口

渴,发热,咳喘,腹满胀痛,

肌肤甲错等症

1通窍活血汤2血府

逐瘀汤

3玉烛散(《丹溪心

法》)

破血消瘀

10

丹参,三棱,莪术,姜黄,

穿山甲,水蛭,虻虫, 

因瘀血停滞,久而结为症

积痞块

1鳖甲煎丸

2鳖甲煎丸(《杂病源

流犀烛》);

3三棱汤(《慎斋遗

书》)

 

第五卷196

 

####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气虚血瘀的心、脑血管疾患,心肌梗塞,肺心病,脑外伤后遗症,以

及抗衰老等。

(3)养血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补血养血药而成,适用于血瘀而同时伴有血虚证候者。

除首选当归、丹参、鸡血藤等既能活血又能养血的药物外,常配伍熟地黄、阿胶、枸杞子、制首乌

等补血药。代表方剂如圣愈汤。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血虚血瘀的冠心病,肝脏病,肾脏病,血证之后,宫外孕等。

(4)滋阴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养阴生津药而成。适用于既有血行瘀滞又有阴虚津亏

的多种阴虚血瘀的证候。常配伍生地、麦冬、天冬、玄参、沙参、石斛、女贞子、旱莲草等药。传

统的滋阴活血方剂较少,可根据病情的不同,以活血化瘀方药配合增液汤、天王补心丹、沙参麦

冬汤、一贯煎、六味地黄丸等方加减化裁。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阴虚血瘀的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肝炎,萎缩性胃炎,糖尿病等。

(5)温阳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温补阳气药而成,适用于阳气虚衰,运血无力的阳虚血

瘀证。因肾阳为人身之元阳,故主要配伍附子、肉桂、干姜、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补骨脂、菟丝

子、鹿茸等温补肾阳的药物。代表方剂如急救回阳汤等。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阳虚血瘀的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脉管炎,雷诺氏病,慢性

肾炎,阿狄森氏病,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综上所述,李氏研究提出的系统而完整的瘀血及活血化瘀理论及治法,被广大医务工作者

所认同及接受,为当今活血化瘀研究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李氏还将瘀血及活血化瘀理论用于急性脑出血、冠心病、糖尿病的研究中,提出了

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病机学和治疗学观点,丰富发展了这几类难治疾病的病机理论和治疗理论,

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

如在所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逐瘀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及实验

研究中,提出了急性脑出血的基本病机为“瘀、痰、虚”,采用活血化瘀祛痰补虚法治疗急性脑出

血,实验研究显示出在消除脑血肿、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

活血祛痰补虚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在临床疗效、减少死亡率等方面均优于现用的常规疗法。

提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瘀血阻滞,气阴两虚”这一符合临床实际的学术观点,对传统

“阴虚燥热”这一病机学说进行了补充发展,认为治疗糖尿病时应重视活血化瘀治则的运用。

重点研究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机理,并研制出了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防

治其血管并发症的中药制剂,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
  

(一)气病病机

气既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从气

病的病机来说,更多的是由于功能之气失调所致。气以“升降出入”为基本运动形式,不断地流

行全身,发挥维持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推动血和津液的输布,维持正

常体温,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固摄血液、精液,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的排泄等十分重要的

作用。当各种病因(如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作用于人体,导致气的生成不足,功能异常或

运行障碍时,就会产生疾病。正如《丹溪心法·破滞气》所说:“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

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

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

气也者,独非人之根本乎。”由于气病所形成的病症是相当广泛的,《证治汇补·气证》说:“气之

为病,生痰动火,升降无穷,燔灼中外,稽留血液,为积为聚,为肿为毒,为疮为疡,为呕为咳,为

痞塞,为关格,为胀满,为喘呼,为淋沥,为便秘,为胸胁胀疼,为周身刺痛,久则凝结不散,或如

梅核窒碍于咽喉之间,咳咽不下,或如积块攻冲于心腹之内,发则痛绝。”如从广义的范围来看,

则更可以说明各种疾病的产生无不与气有关。早在《素问·举痛论》就说“百病生于气也”。《景

岳全书·诸气》论述说:“夫百病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

状,欲求其本,则只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这里概括论述气

的几类常见病机。

1气虚:是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的各种作用,脏腑机能减退所形成的一类病

机。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如《灵

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二是由于大病或久病之后,年老体弱,以

及烦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这类原因在临床上则为常见。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气对人体具有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重要的作用。

正气亏虚,就会因气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幼科准绳·心脏部二》

说:“凡气虚之证,初发身热,手足厥冷,乍凉乍热,精神倦怠,肌肉白光白,饮食减少,四肢倦而睡

卧安静,便清自调,虚证无疑。”由于气虚不能荣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形

体失养则体倦乏力。肺气不足则声低懒言。脾气不足,失于健运则饮食减少。卫气虚弱,表卫

不固则为自汗,以及易受外邪而致感冒。卫气虚弱,以致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医门法

律·虚劳脉论》说:“卫虚则恶寒,荣虚则发热耳。当缓调其荣卫,俾不相亢战,则寒热自止。”正

气亏虚,鼓动运行之力不足,以致气血不能荣于色,充于脉,则表现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2气陷:属于气虚病机中的一种,但以气虚下陷为主要特点。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久

病体虚,老年体衰,饮食损伤以及烦劳过度所致。尤其是久病泻、痢、妇女生育过多及产后失于

调养等更易发生。气陷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脾气受损则升举无力以致

气虚下陷。在临床上,除可表现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等气虚的共同症

 

第五卷198

 

####

状外,还可见腹部坠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的病症。中气下陷,脾胃运化失常,则表现食

少,腹胀肛坠,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应在上,今反

在下,即因其衰弱不能升举,以致下陷而飧泄无度也。”

3气脱:亦属于气虚病机之一,并为气虚中的病情严重,情况紧急者。为大汗,大泻,大失

血,津液大泄以及中风、厥证等病情严重的一种病理变化。气的功能发挥,有赖于血及津液的

正常,当血液或津液大量损耗时,就会发生“气随血脱”或“气随液泄”的病变。气是人体生命活

动的根本,当气虚至脱绝,便见气息低微,眩晕昏仆。气虚则无力推动阳气及津血布达脏腑、经

络及躯体,故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弱。气脱固摄无力,津液外泄,故见汗自出,甚至汗出

如珠。《景岳全书·厥逆》篇说:“气虚卒倒者,必其形体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

也。”《非风》篇又说:“凡非风卒倒等证,无非气脱而然。何也?忽为汗出者,营卫之气脱也;或

为遗尿者,命门之气脱也;或开口不合者,阳明经气之脱也;或口角流涎者,太阴脏气之脱也;或

四肢瘫软者,肝脾之气败也;或昏倦无知,语言不出者,神败于心,精败于肾也,凡此皆冲任气脱

形神俱败而然。”

4气郁: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一般多指肝气郁结。主要由于忧思郁怒,情志不

舒所致。情志内伤虽为引起气郁的病因,但易患气郁者,常有本身脏气虚弱的内在因素。正如

《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说:“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

生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能疏达气机,发泄壅滞。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表现为精神抑郁,

胸闷不舒,两胁胀满或串痛。肝木之于脾土,本为制胜之脏,肝气郁结之后,横逆乘脾犯胃,使

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则见脘闷,嗳气,吐酸,腹胀,泄泻等症。在气郁的基础上,由于病机的发

展变化,常继发血郁、火郁、痰郁、食郁、湿郁等多种病变。正如《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

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郁日久,影响及血,以致血循环

不畅,脉络阻滞,则成血郁。表现胸胁刺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或瘀斑等。气郁日久化火,以

致肝火上炎则成为火郁,表现性情急躁,口苦咽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等。气机郁滞、使津液的运行不畅而结成痰涎,形成痰郁。若痰气交阻于胸膈之上,则表现胸

中窒闷,咽中有物作梗,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亦即形成所谓的“梅核气”。忧思气结伤脾,以及

肝郁横逆侮脾,都会使脾失健运,不能消磨水谷以及化水湿,饮食停滞则成食郁,表现纳差,腹

胀,胸脘痞闷,吞酸嗳气等症;水湿内停阻滞中焦成湿郁,表现食少嗳气,脘腹胀闷,便溏腹泻,

苔腻等症。

5气滞: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郁滞的病变。

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闪挫劳伤,以及痰饮、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都会使气机运行不

畅而导致气滞。气滞与气郁两者均属气机郁滞、运行不畅的一类病变,此为相同之处。不同之

点在于,气郁因情志内伤所致,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而气滞则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病变可

分别涉及多个脏腑经络。气在人体的运行连绵不止,环周不休。气机阻滞之后,就会因气血运

行障碍,郁滞不通,而在病变脏腑或部位出现胀闷、疼痛。身体各处均有发生气滞的可能,其中

以肺、脾胃及经络的气滞较为常见。肺气壅滞,失于宣降,则见胸胁满闷,胸背疼痛,咳嗽,气

促,痰多等症。脾胃气滞,中焦壅塞,升降不利,则见腹部胀满,嗳气,吐酸,便秘等症。经络气

滞,营卫受阻,表现受阻部位的经络、肌肉、关节胀痛。

6气逆:是由于气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升发太过所致的病变。升降是气的基本运动

 

第五卷199

####

形式之一,有升有降,升降相对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具体地体

现于各个脏腑功能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如肺既宣发又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心火下降,肾水上腾,水火既济等。其发生病变,在临床上以肺、胃、肝的气逆较为多见。肺气

以下行为顺,若因感受外邪,或痰浊壅肺,使肺气不能宣发、肃降,肺气上逆则表现为咳嗽,喘

促。胃主降浊,亦以下行为顺,若因感受外邪,或饮食、痰浊积滞,或胃寒积饮等损伤胃腑,均可

使失其和降,遂上行而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反胃等症。肝气本疏泄条达,若伤于郁怒,势

必升发太过,肝气上逆而见性情急躁,头痛,眩晕甚至昏厥等症。若肝气横逆,乘侮脾胃,使胃

失和降,脾失健运,以致脘闷,纳差,嗳气,吐酸,腹胀,腹泻。


  

(二)血病病机

血液的运行由心所主;血液的生成及统摄有赖于脾气的健旺;血的贮藏及调节则有赖于

肝。所以血病的病机常和心、脾、肝三脏有密切关系。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

的运行除赖气的推动外,尚需津液的运载,津液亏耗亦会引起血液运行不利。如《读医随笔·自

啮狂走是气血热极而非祟也》说:“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因此,

对于血的病变,尚需考虑其与气和津的关系。血的病机,归纳起来主要有血虚、血溢(出血)、血

瘀、血厥及血热等几类。

1血虚:是由于营血亏虚,使脏腑、经络、组织等失于濡养的病变。常因脾胃虚弱,营养不

良,水谷精微不充,以致生化之源不足;或因思虑劳伤,损伤过度以及寄生虫证,或因于大出血

以后,都是造成血虚的重要原因。由于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头目失于滋养,故见头晕眼花,面色

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由于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则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经脉失于濡养则

见手足发麻,肌肉动。血不养肝,肝气郁滞则胁痛。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还可表现为视力

减退。妇人则冲任空虚,以致月经不调甚至或闭经。

2血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以致血液溢出脉外,是为血溢的病变,

亦称为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比较广泛,诸如感受外邪,损伤脉络;嗜食辛辣醇酒厚味,滋生湿

热,迫血妄行,或损伤脾气失其统摄之能;劳倦过度,损伤心脾,气伤则无以摄血;阴伤则虚火内

生,迫血妄行;情志过极、郁怒伤肝,肝火上逆乘肺,或横逆犯胃;以及跌堕坠,脉络损伤等,都是

临床最常见的。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吐血》中说:“若夫外因起见,阳多,盖犯是证者,阴分先

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一二耳。若夫内因起见,不出乎嗔怒郁勃之

激伤肝脏,劳形苦志而耗损心脾,及恣情纵欲以贼肾脏之真阴真阳也。”总之,无论内伤外感,只

要损伤脉络,都有造成出血的可能。其所以然者,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说:“血本阴精,不宜

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者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

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血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的不同。如感受六淫中之风、热、

燥、火等邪,里热亢盛或湿热蕴结,情志怫郁所化生的火热等均属实火。如肺、肝、肾、胃等的阴

精不足,致阳气失所养,亢而为热,则属虚火。当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的病机发生在不同的脏

腑经络时,就会引起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血证,并有相应的症状表

现。一般说来,出血初期多为实火;经过反复出血,由于血液亏损太甚,不足以养阳,阳气浮越,

则又呈现虚火。所以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机,往往又是出血导致的病理结

果。若气损及阳,不仅正气不足,而且阳气亏虚,气虚阳弱,不能统率固摄血液,以致形成虚寒

 

第五卷200

 

####

性的血证,这类病机在部分吐血、便血患者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3血瘀:是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的病理变化。凡跌扑损伤,各

种出血,情志内伤,外邪侵袭,津液亏耗,以及久病正虚等都可以导致血瘀。随瘀积部位和病及

脏腑的不同,血瘀在临床上可以发为多种多样的病变和症状。比较常见的是:(1)疼痛。《本草

求真·痛》说:“痛者,气血不通之意。”即血行郁滞或瘀阻,因不通而引起疼痛。血瘀疼痛的特点

是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久痛不愈,痛而拒按或兼肿胀。(2)发热。血瘀发热属内伤发热的范

畴,可以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因瘀积部位,病程及耗伤气血阴阳的不同情

况而有多种发热类型。(3)咳喘。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即令气壅而为咳为喘。严重

时由于瘀闭肺脉,令水溢痰生而致咳逆喘息不得卧。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

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血证论·咳嗽》亦说:“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

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3)心悸怔忡。瘀血阻滞心脉,血运不畅,心失所养而发

生心悸怔忡。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5)健忘。

瘀血阻滞,血脉不畅,使心神失养而致健忘。《血证论·健忘》说:“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6)

癫狂。瘀血停积,神机阻滞,精神失常而发生癫狂。《医林改错》认为癫狂是由于气血凝滞,脑

气与脏腑气不接所致。《读医随笔》亦认为凝痰瘀血阻塞心气,使神机停滞而为癫。(7)肢体感

觉或运动功能失常。由于血脉瘀阻,经隧不通,以致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8)黄疸。肝胆

血脉瘀滞,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发生黄疸。《张氏医通·黄疸》说:“以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

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读医随笔·黄疸黑疸》说:“黄之为色,血与水和杂而然也,总须兼用化血

之品一二味,为其已坏之血不能复还原质,必须化之,而后无碍于新血之流行也。”(9)痈疮。湿

热、火毒等邪侵犯人体,导致败血留滞,血瘀肉腐而形成内、外痈证。如《景岳全书·外科论证》

说:“凡疮疡之患,其为病则无非血气壅滞,营卫稽留之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总论

歌》概括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10)症积包块。引起症积包块的主要病机是

气滞、血瘀、痰结。王清任尤其强调血瘀在形成症积包块中的重要性。《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

所治之症目》说:“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

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11)由于血行瘀滞,还会出现皮肤颜色及血脉异常的症状,如青

紫肿痛,赤丝缕纹,皮肤粗糙,甚至肌肤甲错等。(12)血瘀的舌象多为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

斑,脉象多为弦、涩、结。如《读医随笔·瘀血内热》说:“凡瘀血初起,脉多见弦。”《证治准绳·腰

痛》说:“瘀血为病,其脉必涩。”《濒湖脉学·结脉生病诗》说:“结脉皆因气血凝。”

4血厥:是由于血的病变而导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的病证。其病机有血逆而厥及血脱

而厥两种。如《景岳全书·厥逆》说:“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逆之厥,因平素

肝阳亢旺,加之恼怒气逆,以致血随气升,气血上壅,蒙蔽神明而引起。表现突然昏厥,不省人

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脉象沉弦,属于实证。亦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

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及《调经论》所说的“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

生,不反则死”。血脱之厥,因失血过多,如大崩、大吐,或咳血、便血过多,以致气随血脱,脑海

失养所引起。表现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肢冷汗出,气息低微,舌淡脉细数等气血脱

失,脏腑无以温煦濡养的症状,属于虚证。

5血热:是由于血分郁热或热邪侵犯血分而引起的病变,在外感热病及部分内伤杂病中

均会出现。由于热在血分,熏灼营阴,故身体灼热,入夜尤甚,舌红绛,脉细数。血热炽盛,扰及

 

第五卷201

####

心神,则心烦不安,甚至躁扰昏狂;热盛动血,血液妄行,则致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

或外发斑疹。


  

(三)气血同病病机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故气病易影响及血,而

血病也易影响及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盛则血充,气衰则血少,气虚则血失统摄,气

病日久必及于血;血虚则气少,血瘀则气滞,血脱则气随血去,血病日久必及于气。所以临床上

除单独的气病、血病外,还常见到气血同病。

1气血两虚: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不能生化血

液,以致气血两虚。由于气血亏虚,失于温煦濡养,故见短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

苍白或萎黄,唇色淡,脉细弱等症。

2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遂或闪挫外伤等引起脏腑或经络的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滞

不行则血液运行障碍,形成气滞血瘀的病机。由于气血的运行均受到障碍,表现为病变部位胀

满、刺痛或有肿块,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症。

3气虚血瘀:多由于久病正虚或年老体虚,正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以致血行不

畅甚至瘀滞。主要表现短气、心悸、乏力、自汗等气虚证的同时兼有病变部位刺痛,肢体麻木、

疼痛甚至瘫痪,面色紫暗,舌质有瘀点、瘀斑等。

4气不摄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正气亏虚,气虚则不能统摄血液,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出

血。可以表现为鼻衄、齿衄、吐血、便血、尿血等症。同时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短气,动则汗出,

面色苍白,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其中若见气虚下陷诸症,而又见便血、尿血者,则称为血随

气陷。

5气随血脱: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出血,均会使正气随之暴脱。因气与血相依相成,血为

气母,血以养气,血以载气,大量失血之后,则气无所依附,故气亦随之外脱。气脱阳亡,不能固

摄肌表,则见冷汗淋漓;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以四肢厥冷;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故见晕厥。

气血脱失,不能鼓动及充盈血脉,故脉微细或见芤象。

三、津液病机

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是由多个脏腑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生理过程,

其中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脏腑的病变会使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

障碍,而津液的病变也会影响到脏腑的功能。临床上最常见的津液的病变主要有下列几个方

面。


  

(一)津液亏损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产生。

1燥热伤津:在六淫之中,燥邪与热邪均易伤耗津液,尤以热邪为甚。因为热邪的性质,

善于熏蒸发散,其燔灼之势所及,津液首当其冲,或被迫而外泄,或受灼而枯焦。临床表现为发

热、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第五卷202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燥胜则干”之说。燥邪经由口鼻而入,最易伤耗肺津,使肺失濡

润,不能维持其宣发与肃降的功能,临床表现咽干、鼻燥、咳嗽、皮肤干涩等症。其中尚有凉燥

与温燥的区分,热象不显者为凉燥,则见苔薄白,脉浮涩。燥而有明显热象者为温燥,则见发

热、咳喘、舌质红、苔干黄、脉细数,甚或咳血等症。

2汗出伤津:汗为津液所化生,所以张景岳在《类经》中解释说:“汗者,津之泄也。”微微汗

出,肌肤润泽,是脏腑经络交相贯通,营卫调和的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使汗出过多,则

会引起津液亏耗。《灵枢·决气》说“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正是指汗出过多而致津伤的病变。

引起汗出过量的常见的病机有:①感受热邪,熏蒸于内,使腠理开泄而致汗大出。《素问·举痛

论》说:“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也。”此种汗出伤津,多见于外感热病,尤其是温热

病,常表现高热、脉数、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等症,正如《伤寒论·阳明病篇》所说:“阳明病,其

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硬,硬则谵语。”②阴虚生内热,津液外泄引起汗出过多。《素

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此种汗出,多表现为盗汗,且常和

潮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证候同时出现。③重病久病,心肾

阳虚气脱。因汗为心液,肾主五液,心肾阳虚则卫外不固,不能敛阴而汗液大泄。此种汗出,多

表现为冷汗出,甚或大汗淋漓,常伴畏寒、短气,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脉微细等症。亦称

为绝汗或脱汗,是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笃证候。

3多尿伤津:津液通过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作用,布散周身,发生滋养濡润的作用后,

经肾及膀胱的气化作用,多余的部分即作为尿而排出体外。《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说:“小

便者,水液之余也。”肾及膀胱对津液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

脏,主津液。”又《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引起尿多的主

要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阴虚等原因,使津液亏虚、燥热内盛,以致肺失治节,

肾失固摄,水液直趋而下,小便频数量多,伤耗津液。这种病变,主要见于消渴病。①阴虚肺

燥:肺为水之上源,肺主治节,阴虚肺燥,则肺的治节功能障碍,水液直趋而下,导致尿量增多;

尿愈多,津愈伤,肺愈燥,以致引水求救,烦渴多饮。②肾气不固:由于肾阴不足,虚热内生,或

疾病日久,肾阳亏虚,均会导致肾气不充,气化失常,不能固摄津液,以致小便频数而伤津耗液。

4吐泻伤津:津液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由于感受外邪及饮食所伤等原因,损伤

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发生呕吐、腹泻,则津液的来源既感不充,而津液的损耗又

甚严重,正如《景岳全书·泄泻》说:“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

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

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证治汇补·燥证》说:“或大病而攻伐太过,或吐泻而津液

顿亡,或饥饿劳倦损伤胃液,皆能动火烁阴而为燥。”吐泻过度以致津液亏耗,常表现口干唇焦,

口渴,皮肤干燥,甚至皮肤皱起,两目凹陷等症。这些症状,在重症的吐、泻病人表现得尤为明

显。《伤寒论·阳明病篇》说:“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

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为外感热病吐下之后,热邪内盛而

气津两伤的情况。《医宗必读·泄泻》说:“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故筋急也。”即指泻下失水,

津液伤耗,以致津血不能濡养筋脉而致转筋挛急。

 

第五卷203

####


  

(二)津液输泄障碍

是通过以下三种原因形成。

1水湿困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失职,不能转输津液,聚而成湿。湿性重着、粘

滞,阻遏气机,致阳气愈伤,而表现食欲不振、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便溏

腹泻、面黄肤肿等症。和下述的水液内停及痰饮凝聚相比较,虽三者均属津液运行障碍的病

变,但水湿困脾的湿,是呈弥散状态的水液,主要病及脾胃,而水液内停及痰饮凝聚,多半聚集

在某些局部,其临床表现各随病及的脏腑而有所不同。

2水液内停:津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肺气的通调,心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脾气的转

输,肾气的开合。当各种原因使津液的运行输布障碍,就会引起水液内停而发为水肿、鼓胀等

症。《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

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

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肺、脾、肾的功能失调,水液运行

障碍,潴留体内,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若由于肝气郁滞,血脉

瘀阻,脾肾亏虚,水湿停聚,主要潴留于腹内,致使腹部胀大,而成为鼓胀者,亦属常见之症。

3痰饮凝聚:痰和饮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停聚,凝结在机体

的某些部位而成的病理产物。正如《圣济总录·痰饮》所说:“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

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液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

在饮证里,随饮停部位的不同而有痰饮(狭义的痰饮,指饮留胃肠)、悬饮(饮留胸胁)、支饮(饮

邪犯肺)、溢饮(饮留四肢)等的区别,各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病及

不同的脏腑、经络,而表现为各类不同的临床症状。


  

(三)津、气、血同病病机

有以下几方面。

1津停气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都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功能,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

运动,因此可以说气帅津行。如果脏腑的气化功能失常,便将导致津液病变,而津液停聚为患,

亦将使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形成津停气阻的病机。例如水饮犯肺,使肺气壅塞,失于宣降,表

现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等症;水饮或痰浊阻遏于心,使心之阳气被遏,表现心悸、心痛等

症;水饮停滞中焦,脾胃气机受阻,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表现头晕、困倦,脘腹胀满、纳差、

恶心呕吐等症;饮停四肢则经络气机受阻,表现肢体沉重、疼痛等症。

2气随液脱:津液的生成,有赖于脏腑气机的健旺,即所谓气旺津生。反之,气也要依附

津液而存在,津液亏耗太过,必然导致气随液脱。这个病机在高热、大汗、吐泻等原因引起的津

伤病变中更为多见。在这些情况下,不仅津液亏耗,而且正气也随液外脱,形成津气两伤,气随

液脱的严重病机。《伤寒论·阳明病篇》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

和者不死。”即指出汗过多,津液外泄,阳气随液而亡的病变。频繁而大量的泄泻和呕吐,不仅

会丧失大量的津液,而且正气亦随之伤耗。如《景岳全书·泄泻》说:“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

去则阳衰。”《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也谈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津枯血燥: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

 

第五卷204

 

####

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如患热证、烧伤等的病人,因津液大量伤耗,就会导致

津枯血燥,表现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少、舌红乏津、脉细数等症。由于津血相生,故失血患者

的津液也必然不足,《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还强调“衄家不

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其所以然者,正是为了固护津液。

4津亏血瘀:津液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清代医家周学海用船和水来形象地

比喻血和津的关系。高热、烧伤、吐泻、大汗出等的病人,因津液大量亏耗,不足以载血运行,而

发生津亏血瘀。在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苔干黄或有芒刺,

神昏谵语,甚或斑疹显露等症。《读医随笔·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而非祟也》说:“夫人身之血,

如胭脂然,有色有质,可粉可淖者也。其淖者,津液为之合和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

“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医者于此,当知增水行舟之意也。叶天士所谓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

阴,即此义也。”这就明确指出了津亏与血瘀的密切关系。

四、精神病机

精是构成人体脏腑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充则生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

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精亏则生命力减弱,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减退。

神指精神意识活动。神能主导和协调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故神旺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生,神去则死。以下分别叙述精的病机、神的病机。


  (一)精的病机

有以下几方面。

1阴精不足:精、血、津液等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物质,都可以概括在阴精的范围内。若由

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缺乏;劳烦过度,情志过极,伤耗阴精;以及大病久病,脏腑气化功能不

足,均会导致阴精不足,以致脏精亏虚,失于濡养而形成疾病。《灵枢·本神》说:“五脏主藏精者

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各个脏腑阴精不足的具体病机及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可见“脏腑

病机”条。阴精不足的严重情况,也称为精绝、精脱、精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

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即指阴精亏损、阳气亢盛而导致昏厥。《灵枢·决气》“精脱

者耳聋”及《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则是阴精不足

而使视、听功能失常。

2精气夺失:精气泛指生命的精微物质及其功能,精是气的物质基础,而气又是精的活力

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类经·

十三卷》对此解释说:“亟,即气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气之谓。”《灵枢·本

神》又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可知,精盈则气盛,精亏则

气衰。精与气互相滋生,精气充足则神气健旺,人体处于健康状态,精气夺失,就是由于各种病

因,引起人体精气的过度耗损,以致阴精亏虚,正气不足,表现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或盗

汗、面色少华、脉细弱或细数等虚证证候。

3精血亏虚:精与血都是由中焦脾胃所消化摄取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成,故称“精血同源”。

精充则血盈,精亏则血虚。《类经·藏象类》“精充则血足而发盛”,以及《诸病源候论·虚劳诸候》

 

第五卷205

####

“精者,血之所成也”,《血证论·男女异同论》“男子精薄,即为血虚”等,分别谈到了精可以生血

及精由血成的精血互相滋生的关系。由于肾藏精,肝藏血,所以精血亏虚常主要表现肝肾亏虚

的证候,如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发脱齿摇、筋惕肉、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等症,需要给予填补

精血的治疗。

4失精:包括遗精、滑精。正如《景岳全书·遗精》说:“遗精、滑精总皆失精之病。”成年未

婚之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而一月遗精一二次,属生理现象,故《景岳全书·遗精》说:“有壮年

气盛,久节房欲而遗精者,此满而溢者也。”次数频繁的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即属生殖之

精的病变。失精的病机主要有精室被扰及精关不固两类。劳神过度,心火亢盛,或湿热之邪蕴

结下焦,以致精室被扰,久病体虚,房劳过度,以致肾气不足,精关不固,均会导致遗精、滑精。

由各种病机所致的遗精、滑精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由于失精,常表现头昏、失眠、精神萎靡、

腰腿酸软等肾精不足,失于濡养的症状。


  

(二)神的病机

神指精神意识活动。

广义的神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是脏腑经络及精、

气、血、津液盛衰情况的综合反映。神的状况,可以通过观察了解机体的形体动静、意识状态、

面部表情、语言气息、临床症状以及脉象等而综合得知。它对于判断正气盛衰、疾病轻重及预

后良恶有重要意义。以下论述神衰、神乱、神昏、失神等几种神的病机。

1神衰:神以精、气、血为其物质基础,故《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营

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气血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张景岳正

确地概述了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他在《类经·摄生类》说:“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

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精、气、血充盛则神旺。在疾病过程中,若患者两眼灵活,明

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言语清晰,即是“有神”或“得神”;而脉象和缓有力则为

脉“有神”的表现。有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精、气、血不足则神衰,表现

神情倦怠、短气乏力、目光少神、语声低弱、反应缓慢、面色淡白或萎黄、脉弱无力,为疾病较重

之象。

2神乱:由于忧思忿怒,情志怫郁,痰浊内生,瘀血阻滞,或心肝火旺等因素,上扰心神,蒙

闭心窍,以致神志逆乱。《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

也。”《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神乱的病机最多见于癫狂病,表现神志痴

呆、语无伦次、时笑时哭、不知秽洁,或狂乱无知,詈骂叫号,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逾垣上屋等

症。感受湿热病邪,热入营血,热扰心神,也会引起神乱而见躁扰不安、谵语、甚或如狂发狂等

症。

3神烦:临床表现为胸中郁烦不安。其证有寒热虚实之别,但以热扰心神,以致神烦不安

者为多。如《张氏医通·烦躁》说:“气乱于心则烦”,“盖烦者,胸中烦,为内热也。”《杂病源流犀

烛·烦躁健忘源流》说:“烦躁,心经热,火病也。内热心烦曰烦,故烦者,但心中郁烦也。”外感、

内伤的多种疾病均会导致神烦。外感之神烦,常与躁同时并见,除胸中郁烦不安外,尚见手足

躁扰不宁。内伤杂病则多单见神烦,且多由津血不足或阴虚火旺所致。如《罗氏会约医镜·论

怔忡惊悸恐惧健忘》说:“烦躁者,心中扰乱不宁也,或病后劳后,津液干涸,荣血不足;或肾水下

 

第五卷206

 

####

竭,心火上炎,故虚热为烦。”

4神昏: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其病机主要分虚实两类,由于邪热、痰浊、风阳、瘀血

等阻蔽清窍,神识被蒙而神昏者属实;由于失血过多,正气亏耗,阴阳衰竭,清窍失养,心神耗散

而神昏者属虚。在临床上,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者相当多见。多种外感或内伤疾病,诸如温热

病、疫毒痢、瘴疟及中风、厥证、痫证、消渴、癃闭、鼓胀等疾病的严重阶段,都会因邪阻神明或心

神耗散而导致神昏。

5失神:《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失神是各种疾病垂危阶段的病机,可由

于正气极度虚衰或邪气极度亢盛所致。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

离绝、精气乃绝。”《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

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神的状况,充分反映机体的正气盛衰,疾病的正

邪消长。故《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夫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神昌盛,若元气微虚则神

气微去,元气太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矣,可不畏哉。”在疾病过程中,若见目光晦暗、瞳神

呆滞、形羸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无知、眼闭口

开、撒手遗尿等症,均属失神的具体表现。所以失神是神去欲亡、疾病垂危、预后严重的病机概

括。

五、痰湿水饮病机

痰和饮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湿津液停积凝聚而成。其中清稀者

为饮,稠浊者为痰。引起痰饮的原因很多,当各种病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

不能正常地生化、输布水谷精微,就会使津液停积凝聚而成痰湿水饮,并进一步形成多种病症。

所以痰饮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唐代以前,详于论饮。《内经》所说的水饮

(《素问·五常政大论》)、积饮(《六元正纪大论》)等,均属于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首创

痰饮的病名,该篇所论的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均属饮证的范围。《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

已将痰证和饮证加以区别,分别列出诸痰候及诸饮候。《诸痰候》说:“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

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

一,故云诸痰。”又说:“诸饮者皆由营卫气痞涩,三焦不调,而饮水过多,停积而成痰饮,其为病

也,或两胁胀满,或心胸烦闷,或眼暗口干,或呕逆短气,诸候非一,故云诸饮。”但总的来说在唐

以前的医学著作,详于饮而略于痰。自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明确区分饮清稀而痰稠浊以后,历

代对痰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等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情况如《杂病广要·水饮》说:

“古方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

痰和饮的主要区别为:饮清稀而痰稠浊;饮属寒者多,而痰则有寒有热;饮的停积部位主要

在胃肠、胸膈、肺、四肢,而痰则无处不到,可以引起多样复杂的病证。正如《景岳全书·痰饮》所

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彻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

到。”痰和饮的区别已如前述。由于湿、痰、饮三者均属水湿为患,所以还有必要将湿和痰饮加

以区别。湿有外湿内湿之分,故六淫中有湿邪,而内湿主要为脾不健运所产生。痰和饮均为脏

腑病理变化的产物,因各种原因而使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水湿聚集而成,也就成

为停聚在身体某些部位的水湿。

 

第五卷207

####


  

(一)痰湿病机

凡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生活失宜等影响使脏腑功能失调,水津停聚,

痰遂由之而生,正如《证治汇补·痰证》说:“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

为惊怒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荣卫不清,气血浊败,熏蒸津液,痰乃生焉。”人身的水谷

精微,通过肺之治节,脾之运输,肾之开阖,三焦之气化作用或蒸为气,或变为血,或化为津,以

温煦濡养全身。如果各种病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不能生化、输布水谷精微,三焦气化不

利,就会使津液聚而为痰。《景岳全书·痰饮》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

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

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所谓“化失其正”,即肺、脾、肾、三焦失其正常的功能,而发生病

理的变化。

脾失健运:由于外受湿邪,或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倦,使中焦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

停,痰即随之产生。《医宗必读·痰饮》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

痰。”由于人体阴阳盛衰的不同,痰停日久,可以寒化或热化,而有寒痰与热痰之分。

肺失治节:外感邪气,侵袭肺卫,使之失于宣发及肃降,以致津液阻滞,渐聚成痰,并从所感

邪气之不同,而有寒痰、热痰、燥痰之异。更有久病肺虚,治节无权,水湿津液不能宣化,亦因之

聚而为痰。或由于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煎熬津液而成痰者。

肾气亏耗:由于久病及肾,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以致肾气亏耗。若肾阳不足,开阖不利,

则水湿上泛而为痰;肾阴亏耗,则虚火内炽,煎灼津液而为痰。正如《罗氏会约医镜·论痰饮》所

说:“痰之本在肾,肾有阴阳,阳虚则水泛为痰,痰清而稀;阴虚则火动,火结为痰,痰稠而浊。”又

如:肝郁气滞,乘侮脾土,脾失健运,则聚湿而生痰,或气郁化火,木火刑金,灼伤津液,则煎熬而

成痰。或经络阻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蓄聚而为痰。

痰形成以后,留滞于不同的脏腑、经络,即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病证。正如《丹溪心法·痰》

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又说:“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

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

麻痹不仁,皆痰所致。”所以《症因脉治·痰证论》概括地说:“痰之为病,变化百出。”归纳起来,主

要有下述八类:

1痰浊蕴肺:肺气不能宣发肃降而发生咳嗽,喘促、咳痰、胸闷等症。临床所见有风、寒、

热、燥、湿之分。①风痰:外感风痰由外感风邪,闭束肺气,肺津停聚而成。表现咳嗽痰多如沫、

多泡。②寒痰:由外感风寒,或脾肾阳虚,痰湿上泛而引起,以咳嗽清稀白痰为特征。外感风寒

所致者则兼恶寒、微热、喉痒、咳嗽。脾肾阳虚所致者,则兼形寒肢冷,手足不温,神疲乏力,纳

呆便溏等症。③热痰:多由于感受热邪,或湿痰郁久化热所致。咳嗽较剧,胸闷气促,咯痰黄稠

或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④燥痰:由于感受燥邪,或肺肾阴虚,燥热炼津为痰,表现

咳嗽喘促,痰少色白,或呈米粒状痰,涩而难出,口干咽燥。⑤湿痰:为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

干于肺所致,表现咳嗽、痰多色白,容易咯出,胸痞呕恶,肢体困倦,苔腻。

2痰阻中焦:由于饮食积滞,损伤脾胃,以致水湿停聚成痰,或因痰浊阻滞中焦,使脾胃失

于健运,不能消磨运化水谷,以致出现脘闷腹胀、口嗳食臭、苔腻等症。此种证候亦称为食痰,

痰浊阻滞中焦,使脾胃升降失调,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表现为胸脘痞闷、胀满、恶心、呕

 

第五卷208

 

####

吐清水或痰涎、心悸、头晕;胃肠传化功能失调,则表现为腹泻时作时止,下如白胶,或是便秘;

痰热互结,则成痰热结胸,表现为胃脘部硬满、压痛,苔黄腻,脉滑。

3痰浊蒙心:因心主神明和血脉,痰浊蒙心,则心失所养,而见心悸、失眠、多梦、易惊;心

阳不得宣通,则见胸闷、心痛,发为胸痹;阻遏心神,则见神志失常,烦躁易怒,骂詈号叫,语无伦

次,时笑时哭,发为癫、狂,或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口流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苏醒,发为痫证;温

热病邪入于营血时,痰热结于心包,使神机闭塞,则见神志模糊,甚或昏迷不醒,舌强语謇,喉中

痰鸣等。

4痰蕴胆腑:胆为“中清之府”,若因痰虚气郁,痰浊内蕴,则痰浊上扰心神,心神不宁而致

虚烦不得眠。正如《证治要诀·不寐》说:“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眠。”

5痰浊上逆于头:蒙蔽清阳,则见眩晕、耳鸣、头重、头痛,或有胸闷脘痞,呕吐痰涎清水等

症;痰湿素盛之人,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蒙清窍,则突然昏仆,四肢厥冷,喉有痰声,而发

为痰厥。

6痰阻经络:痰湿浊邪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及经脉失于濡养,以致肌肤不仁,手

足麻木,肢体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风阳内动,痰浊内壅,风痰横窜经络,使经络气机阻闭,则致

口眼斜,半身不遂;若更加风痰上蒙心窍,阻闭神明,则致头目昏晕,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若

情志抑郁,痰与气结,气滞痰凝,结于咽喉,自觉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而成为梅核气;

痰凝气滞,结于颈前,肿大成块,则发为瘿瘤。

7痰滞肌肉筋骨:痰凝肌腠,则在身体各处结成大小不等的颗粒肿块,如痰核、瘰疬等;湿

痰流注关节,则发为流痰,漫肿疼痛,日久破溃,脓液稀薄,难以收口,并常有消瘦、乏力、潮热、

盗汗等症。

8痰滞胞宫:妇人体质肥胖,或恣食肥甘厚味,痰湿滞于胞宫,则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白

带量多、稠浊。兼有胸闷、腹泻、泛恶、痰多、苔腻等症。

痰证病机是相当广泛的,临床上凡有形症之可见者,如咳痰、痰核之类,称为有形之痰,反

之,则为无形之痰。无论其为有形或无形,都具有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


  

(二)水饮病机

水饮的产生与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以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为转输

水液之枢纽;肾司开阖,为主水之脏。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济生方·痰饮》说:“盖肾为水

之官,肾能摄水,肾气温和则水液运下,肾气虚寒则邪水溢上。”在正常情况下,水谷精微通过

肺、脾、肾及三焦的气化作用,或化为气,或化为血,或化为津,以温煦、濡养全身。若肺、脾、肾

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就会使水液停聚而成水饮。故《明医指掌·痰证》说:“若气血津液稍

有一时不得运行,则隧道不通,凝滞而为痰为饮,故有五饮之证生焉。”引起水饮停积的原因主

要有:①阳气不化成饮:水液属阴,全赖阳气以转输蒸化。若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脾肾阳气不

足,水液即难以转输蒸化,而易于停聚成饮。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路,在外、内因的作用下,使

三焦壅塞,水液运行不畅,便停聚而为水饮。故《圣济总录·痰饮》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

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三焦气涩,脉

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病虽多端,悉由三焦不调,气道痞涩而生病

 

第五卷209

####

焉。”②饮食伤脾成饮:暴饮过量之水,过伤生冷,饮酒过多,使中阳损伤,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停

积而成。正如《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湿补转剧论》说:“人因劳役远来,乘困饮水,脾胃力衰……

饮酒过多,肠胃已满,又复增之……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

动,亦为留饮。”③寒湿浸渍成饮:由于外感湿邪,或经常冒雨涉水,坐卧湿地,久之水湿浸渍肌

肉,由表及里,阻遏脾胃的气化功能,水津失运蓄积而成,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湿气变物,

水饮内蓄。”饮为阴邪,多由阳气微弱,不能化阴所致,故病情属寒者多。《金匮要略·痰饮咳嗽

篇》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即用温药以扶阳消阴之义。

常见的水饮病变,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几种:①饮留胃肠,则形成痰饮。症见脘腹胀

满,胃中有振水声,或肠间水声辘辘。由于心下饮邪阻滞,阳气不能达于背俞,背部常有发冷

感。饮邪冲逆,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脾胃失于健运,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故饮食减少而形体

消瘦,肠鸣腹泻。②饮停胸胁,形成悬饮。胸胁为气机升降的道路,饮邪阻滞于中,则气血运行

不畅,故见胸胁胀满疼痛,尤以呼吸、咳唾及转侧时为甚。③饮邪犯肺,则成肺气被饮邪壅塞,

失其宣肃之机,势必上逆,而见胸满、咳嗽,痰成白沫,量多,喘促、短气、不能平卧等症。久咳饮

邪随气上泛,更可见到面部浮肿。④饮溢四肢,则常见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若兼及于肺,亦

可见咳喘、吐白沫痰等。

临证特色

一、钩端螺旋体病的辨证论治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通过水源传染给人。其临床表现复杂,主要症状为发病急骤,畏寒,发热,头痛,身疼,腓肠肌

痛,结合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压痛,严重病例尚有出血倾向及肝、肾损害的表现。

中医书籍虽无钩体病的名称记载,但从临床表现、流行季节来看,钩体病大多属于中医外

感温热病中“暑温”、“湿温”的范畴,若引起大的流行时,则属于“温疫”,如周扬俊说:“一人受之

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

从中医理论分析,钩体病是夏秋季节感受暑湿之邪所致的暑湿合化、湿热蕴蒸的一种急性

外感热病。《温病条辨》中说:“从夏至,温盛为热,热盛则湿动,热与湿搏而为暑也。”夏秋季节,

天气酷暑,地湿升腾,若加之雨量较大则水湿过甚,更易使人受邪而发病。

钩体病可病及多个脏腑,遍历卫、气、营、血各个阶段。暑湿之邪初在卫分,以致出现恶寒

发热等表卫症状。因温邪热变最速,多在发病一天之后,恶寒消失,进入气分。邪在气分是钩

体病的主要阶段。由于感邪有暑、湿偏胜的不同,临床表现亦有湿、热偏盛的差别。热偏盛者,

多出现手太阴肺及足阳明胃的症状,如起病急骤,发热身痛,烦渴汗出,面红目赤,尿黄,舌红苔

黄,脉象滑数等,此为钩体病之多见者。《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说:“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

暑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湿偏盛者,多出现足太阴脾的症状,如起病较缓,恶寒发热,面黄神

疲,头重身痛,脘闷不饥,甚至恶心呕吐,腹痛泄泻,舌苔厚腻,脉象濡数,“偏于暑之湿者为湿

 

第五卷210

 

####

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温病条辨·上焦篇》)。

病情重者,由于暑湿之邪化火成毒,耗气伤津,内传营血而出现种种变证。

若热邪内燔营血,灼伤肺络,迫血妄行而致咳血者,则成暑瘵。如《温病条辨》说:“暑温寒

热,舌白不渴吐血者,名曰暑瘵。”《时病论》说:“暑瘵者,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烦热口渴,咳

嗽气喘”,由“火烁肺金,复燃阳络,络血上溢所致。”

若暑湿交蒸,阻滞脾胃,郁于肝胆,使肝胆失其疏泄之功,肝胆之气不能通降下行,胆液不

循常道,外溢肌肤,发为黄疸,严重者同时伴有内陷营血,耗血动血,以致神识恍惚、谵妄昏迷、

衄血、吐血、便血。此种病情险恶,传变迅速的危险证候,与“瘟黄”很相类似,如《杂病源流犀

烛·诸疸源流》中说:“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

若暑热之邪亢盛,深入营血,伤及手厥阴心包及足厥阴肝经,热极风动,则引起神昏痉厥,

颈项强硬等类属暑痉、暑风、暑痫的表现。《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说:“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

日暑痫。”

由于暑湿之邪易于伤津耗气,耗血动血,若津气大伤,化源竭绝,或出血过多,气随血脱,则

可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呼吸喘促或气息低微,脉虚数无力或微细欲绝等正虚欲脱的危重

证候。

钩体病的主要症状有:①发热:为正邪交争的表现。初则暑湿之邪袭于肌表,壅遏营卫而

恶寒发热,继则恶寒消失,表现为热留气分之持续发热。亦有起病即无恶寒,径即出现“但热不

寒”的气分症状,体现了“夏暑发在阳明”的特点。②头痛:由于湿热蕴蒸,火毒上攻,充斥清空

所致。本病头痛常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③全身酸痛:暑湿之邪,郁于肌腠、经络,壅塞气机,

故致全身酸痛,体倦乏力。湿热之邪流注下肢,故以小腿疼为甚。④目赤:为气分热炽,火热上

熏之表现。本病的目赤持续时间较长,且与一般眼病的目赤有别。《疫病篇》说:“红丝绕目,清

其浮潜之火,而红自退,误以眼科治之、为害不浅”。⑤出血:暑热毒邪,内燔营血,灼伤脉络,则

致耗血动血,而表现为咳血、衄血、便血等。⑥黄疸:暑热交蒸,阻滞脾胃,壅遏肝胆,胆汁不循

常道,溢于肌肤,以致发黄。

钩体病是一种暑湿合邪、湿热蕴蒸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暑多夹湿,暑兼湿热,在湿与热

中,尤以热邪为主要。热为阳邪,传变迅速,易于化火成毒,伤津耗气,耗血动血,所以治疗时必

须抓住清热解毒这个关键。湿为阴邪,粘滞重着,易伤阳气,故在湿邪偏重时,应同时化湿利

湿,并防苦寒太过,损伤脾胃。所以清热、解毒、除湿是治疗钩体病的基本原则,临床上应结合

病及脏腑的轻重主次和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而辨证施治。其常见的证型为:

1暑热内蕴

(1)热偏盛者表现发病急骤,初起多不恶寒或微恶风寒,发热,头身疼痛,面红目赤,口渴心

烦,尿少色黄,舌质红,脉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佐以除湿。方用银翘合剂。方中用银花、连翘、黄芩、栀子、淡竹叶清热解

毒;芦根清热生津;白茅根清热利水,凉血止血;佩兰芳香化湿。为治钩体病的一个常用方剂。

(2)湿偏盛者表现起病较缓,多有恶寒,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呕恶少食,腹痛泄泻,面色黄

滞,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解毒,芳化湿浊。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方中黄芩、连翘

清热解毒;茵陈、滑石、木通清热利湿;藿香、蔻仁、薄荷、菖蒲芳化湿浊。若呕恶较甚者,可加竹

茹、半夏和胃降逆;腹泻较甚者,可加薏仁、厚朴健脾除湿。

 

第五卷211

####


  2暑热伤肺:症见发热,咳嗽气促,心慌烦躁,痰中带血,甚至大量咯血,舌质红,苔黄,脉

细数或芤数。治宜泻火解毒,凉血宁络。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合剂去佩兰,亦可采用清瘟败

毒饮去桔梗。方中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用量30~60克,并可同时冲服云南白药或三七粉。若

出血较多,气随血脱,症见喘息汗出,脉细数无力者,当急用生脉散益气养阴固脱。若见四肢厥

冷,气息低微者,急用生脉散合参附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3郁滞肝胆:症见发热,烦躁,面目肌肤发黄,全身酸疼无力,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数或细

数。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用银翘合剂合茵陈蒿汤。若大便溏泻,可改用银翘合剂合茵

陈四苓散。在采用上方时,均可酌加郁金、金钱草、花斑竹等清热利胆药物。热伤脉络,迫血妄

行,兼见鼻衄、齿衄、肌衄,或尿血、便血者,应配合犀角地黄汤、十灰散等清热凉血止血的方药,

并可冲服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热极窍闭,秽浊蒙蔽心包而见神昏谵妄者,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至

宝丹以清心开窍。热盛津亏,气化不利而见尿少、尿闭者,加用育阴利水之方药,如合用冬地三

黄汤,方中以麦冬、生地、元参滋阴养液;黄芩、黄连、黄柏、芦根、银花、甘草等清热解毒。可酌

加瞿麦、车前草、通草、泽泻等清热利水药,合成清热解毒、育阴利水之法。

4热极动风:症见发热,头痛持续,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四肢拘急抽搐,甚至神识不清,颈

项强直,舌质红绛,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清心开窍,凉肝熄风。方用清营汤合羚羊钩藤汤。

方中犀角(用水牛角代)、黄连、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透热外出;生地、麦冬、元参、丹参清

营养阴;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凉肝熄风;茯苓安神定志;川贝、竹茹清化痰热;芍药、甘草、生

地酸甘化阴,兼缓筋脉之拘急,并可配合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之类清心开窍。

钩体病恢复期中,若余热未尽而见头目不清,微热微咳者,可用桑菊饮辛凉清解;因肺胃阴

伤而见心烦、口干、微热者,可用沙参麦冬汤养阴润燥;因脾虚气弱而见纳呆食少,神疲体倦者,

可用六神汤健脾益气,方中用四君子汤补气,以淮山药、扁豆加强健脾之作用。

钩体病是暑湿合化,湿热蕴蒸所致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其中尤以热邪起主导作用。早诊

断、早治疗、早休息是治愈本病的重要措施。清热、解毒、除湿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由于本

病易于耗伤气阴,内陷营血,耗血动血,故常需应用养阴清营、凉血止血、清心开窍之品。中医

药对本病的轻、中症患者,一般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危重病人,尚需中西医结合进行抢救。

二、冠心病的辨证论治

李氏从临床实践出发,对冠心病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归纳出一套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方

法,在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疗效。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范畴,中医对其辨证论治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

从病因病机看,本病的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密切有关。

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肾亏虚,功能

失调。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多见。其病位以心、

肾为主,波及于脾。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脏腑内虚与邪实为患这样一对

矛盾。

脏腑内虚既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又是内生邪实的发病原因。临床上,脏腑内虚

 

第五卷212

 

####

以心肾为基础,又分别有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心气(阳)虚与脾肾(命门)之气(阳)虚紧密相

连,心阴虚与肾阴不足息息相关。在脏腑内虚的基础上,可使阴阳气血津液失调,变生气滞血

瘀痰浊等内生邪实,痰瘀阻闭,心脉不通,复加劳累、情绪、受寒、饱食等诱因发为心痛。内生邪

实进一步加剧脏腑阴阳气血的紊乱,耗伤正气,可使心痛的病情继续发展,则:①瘀血闭阻心

脉,心胸猝然大痛而成为真心痛(类似心肌梗塞);②心气不足,心阳阻遏,鼓动无力,则致心动

悸,脉结代,或脉迟(类属心律不齐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③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则

致咳喘水肿(类似心力衰竭)。因此,脏腑内虚与邪实内生往往交互为患,因虚致实,因实致虚,

形成虚虚实实的恶性病理循环,成为贯穿冠心病发生发展变化全过程的基本病机所在。

对冠心病的辨证应着重辨明其标本虚实的情况。本虚的常见顺序为:气虚(心、肾);阳虚

(心、肾、脾);阴虚(心、肝、肾)。标实的常见顺序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

在临床上少数冠心病患者仅有胸闷憋气等症状,并无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现象,这类患

者辨证应属气滞;若患者在胸闷憋气的基础上兼有疲乏、气短等气虚表现时,则当属气虚,不再

诊为气滞。

对本病的治疗,一般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缓解后则标本兼顾。祛邪治标常用活血化瘀、辛

温通阳、泄浊豁痰;扶正固本常用益气、温阳、滋阴。

常见的临床证型有:

(1)心脉瘀阻:症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临床常选用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郁金、降香、三七、当归、延胡、姜黄、莪术。代表

方剂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冠心Ⅱ号方(丹参、川芎、红花、赤芍、降香)。

(2)痰浊壅塞:症见胸膺窒闷疼痛,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舌苔厚腻,脉滑。

治以通阳泄浊,豁痰散结。临床常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枳实、厚朴、桂枝。代表方剂如瓜蒌薤

白半夏汤(《金匮要略》)加味。

(3)阴寒凝滞:症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苔白,脉细。治以辛通温

阳,开痹散寒。常可选用苏合香、檀香、冰片、高良姜、荜拨、细辛。代表方剂如冠心苏合丸(《中

国药典》苏合香、冰片、檀香、青木香、乳香)。

(4)心气不足:症见胸闷胸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遇劳尤甚,倦怠懒言,面色少华,舌质

淡,脉弱。治以益气养心,活血通络。临床常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黄精、五味子等补气

药结合活血化瘀药治疗。代表方剂如生脉散(《千金要方》)加味。

(5)阳气虚衰:症见胸闷、短气,甚则心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膝乏力,面色苍白,

唇甲色淡或青紫,脉沉细或沉迟。治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临床常选用附子、干姜、肉桂、淫

羊藿、仙茅、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鹿茸等温阳药并结合益气及活血化瘀药进行治

疗。代表方剂如参附汤(《妇人良方》)合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味。

(6)心肾阴虚:症见胸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质红,或有紫斑,脉

细数或细涩。治以滋阴活血,养心益肾。临床常选用玄参、生地、麦冬、天冬、女贞子、旱莲草、

龟板、石斛等养阴药结合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代表方剂如左归饮(《景岳全书》),可加丹参、

川芎、郁金、红花活血通络。心悸、心烦不寐者,加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

阴虚阳亢而见头晕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热者,加制首乌、钩藤、石决明、牡蛎、鳖甲等滋阴潜

阳。

 

第五卷213

####


  李氏认为,中医药对冠心病的主要治法可概括为“三通、三补”,三通即活血通络,豁痰通

阳,芳香温通;三补即补气、补阳、补阴。其中活血通络为本病最基本的治法,最常用的一通;而

兼痰浊阻闭者可配伍豁痰通阳;心痛较剧及呈现寒象者,可配合温通。三补之中以补气为最常

用的一补,因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所致,故温阳的同时常需结合补气;而部分病例兼见气

阴两虚,则补阴的同时需与补气并用。

“三通、三补”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纲领,提纲挈领方可执简驭繁,知常达变。在具体运用

时强调辨证论治,谨守病机,明辨虚实,分清主次,通补并用,标本兼治,从而打断脏腑内虚,邪

实内生的恶性病理循环,调节脏腑阴阳气血津液之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

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药对冠心病的主要治法

治 法常用药物适应证候备 注

活血通络

丹参,川芎,赤芍,红花,

郁金,降香,三七,当归,

延胡,姜黄,莪术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

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

脉涩结代

本病最常用的一通

豁痰通络

瓜蒌,薤白,半夏,枳实,

厚朴,桂枝

胸膺窒闷,气短喘促,肢

体沉重,形体肥胖,痰

多,苔厚腻,脉滑

兼痰浊阻闭者用之

芳香温通

苏合香,檀香,冰片,良

姜,荜拨,细辛

心痛较剧,胸痛彻背,感

寒痛甚,面色苍白,四肢

不温,苔白,脉沉细

心痛较剧及现寒象者用


  气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

黄精,五味子

倦怠懒言,短气乏力,遇

劳更甚,自汗,舌质淡,

脉弱乏力

为三补中最常用的一补


  阳

附子,干姜,肉桂,淫羊

藿,仙茅,巴戟,肉苁蓉,

补骨脂,菟丝子,鹿茸

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

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

淡白,脉沉细或迟

阳虚多由气虚发展所致


  阴

玄参,生地,麦冬,天冬,

女贞子,旱莲草,龟板,

石斛

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

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

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或细涩

部分病例可与气虚同时

出现

 

第五卷214

 

####

三、癌症的中医药治疗概要


  (一)中医对癌症治疗原则

就其本质来说,癌症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

邪,攻补兼施。正如《景岳全书·积聚》在论述积证的治疗原则时说:“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

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凡积聚未久而元气未损者,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

反以难制,此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积聚渐久,元气日虚,此而攻之,则积气本远,攻不易及,

胃气切近,先受其伤,愈攻愈虚。”扶正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及脏腑而分

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主要是针对病变采用理气行气、活血化瘀、化痰散

结、清热解毒等法。


  

(二)中医药治疗癌症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既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又吸收抗癌中草药研究成果,辨证与辨

病相结合。由于本病的治疗难度甚大,常需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癌症具有如下

主要特点:①具有较强的整体观点: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于癌肿病灶

本身;②具有改善症状的效果:与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癌的方法不同,因癌肿引起的各种症状,

在服用中药后,常可获得一定时间的改善;③有利于劳动力的恢复: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方药治

疗肿瘤的结果表明,在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④增强

其他疗法的疗效,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⑤副作用少:按中医传统的辨证用药,一般没有

副作用,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反应,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三)癌症的辨证论治

李氏认为,对癌症的辨证论治需要掌握的主要原则是: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抗癌能力互相制约,互为消长。所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要注

意癌灶的消除,而且更要重视机体的抗癌能力。癌灶的消除或控制可以改善全身状况,而全身

状况的好转,抗癌能力的增强又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浸润与转移;八纲、脏腑、气血三大辨证

互参,全面、正确辨证;分清轻重、缓急,灵活变通。肿瘤在临床表现上错综复杂,特别是晚期病

人,肿瘤原发部位的症状,浸润、转移症状及并发症掺合在一起,给辨证施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清标本、缓急,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变通施

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肝气郁滞证:症见胸闷不舒,胸胁作痛,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或伴呕吐,食欲不振,或吞

咽梗阻不畅,或腹部窜痛,腹鸣,或两乳部作胀,心情忧郁,易怒,舌苔薄白或薄腻,舌质淡红,脉

弦细或兼数。治宜疏肝理气降逆。常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常用的疏肝理气药有郁金、

香附、柴胡、苏梗、枳壳、青皮、陈皮、砂仁、砂壳、橘核等;和胃降逆药有半夏、沉香、降香、旋复

花、丁香、柿蒂等。临床上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等患者,常见本证型。

 

第五卷215

####


  2气滞血瘀证:症见内有积块,痛有定处,肌肤甲错,唇甲紫暗,舌质紫,或有瘀点瘀斑,脉

象细涩。治宜理气活血化瘀。常用桃红四物汤、膈下逐瘀汤等方。常用药物如丹参、川芎、红

花、赤芍、刘寄奴、凌霄花、三棱、莪术、苏木、鬼箭羽、铁树叶。

3脾虚痰湿证:症见脘腹满闷、纳差、恶心呕吐、咳嗽痰鸣、浮肿、大便溏薄、白带多、四肢

无力、懒于行动,舌苔白腻,舌质淡,有齿印,脉滑或细缓。治宜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参苓

白术散、平胃散、温胆汤等方。常用的益气健脾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药等;燥

湿药如苍术、厚朴、半夏、蔻仁、砂仁等;利湿药如猪苓、茯苓、车前草、泽泻、石苇、瞿麦、茵陈、冬

瓜皮、木通等;芳香化湿药如藿香、佩兰、蔻仁、砂仁、杏仁等。化痰散结药如半夏、浙贝母、全瓜

蒌、皂角刺、海浮石、生牡蛎、海藻、昆布、夏枯草等。

4阴虚内热证:症见五心烦热,虚烦不寐,耳鸣头昏,午后潮热,咽干盗汗,或干咳无痰,或

痰少而粘稠,时或痰中带血,或腰膝酸软,面红烘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

常用百合固金汤、一贯煎、大补元煎等方。常用药物如西洋参、北沙参、生地、天冬、麦冬、石斛、

玄参、天花粉、玉竹等。

5热毒炽盛证:症见发热,口干咽燥,喜凉恶热,便干尿赤,或头痛,鼻流脓涕或血,或痰粘

稠,或咳吐脓血痰,或带下呈米泔色,有恶臭味,少腹作胀。舌质红或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黄

而干,脉弦或滑数。本证型多提示邪气亢盛,病情发展快而险恶。另外,放射治疗的病人,受放

射线的影响也常有本证的表现。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常用五味消毒饮、普济消毒饮等

方。常用药物如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黄连、

黄柏、黄芩。热毒伤阴时,宜加养阴清热药(详见阴虚内热证);热毒郁结而致瘀血内阻者,加活

血化瘀药(详见气滞血瘀证)。

6气血两亏证:症见消瘦乏力,面苍神萎,气短心悸,四肢酸软,动则汗出,纳差,舌质淡,

苔少或薄白,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常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圣愈汤等方。

常用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淮山药等;补血药如当归、熟地、制首乌、阿胶等;滋

补肝肾药有山萸肉、女贞子、枸杞子、杜仲、续断、桑寄生、肉苁蓉、菟丝子、旱莲草、淫羊藿等。

本型多见于肿瘤病程已长,正气耗伤严重者,或手术、化疗、放疗后所致的正气亏损者。

以上分证论治,是为便于临床参考掌握而设。实际上,肿瘤病因复杂,病种繁多,临床表现

不一。即使同一种病,也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患者,又有不同的演变过程,所以治法不是固定

不变的。应根据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因人制宜,辨证施治。

李氏认为,多种中草药经临床及实验研究初步证实有较好的或一定的抗癌作用,值得进一

步深入研究,并在临床中结合上述辨证论治的方药加以选择应用,以提高疗效。常选用的药物

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紫草、青黛、丹参、三棱、莪术、藤梨根、苦参、蒲公英、瞿麦、菝

葜、重楼、铁树叶、野菊花、土茯苓、夏枯草、皂角刺等。


  

(四)其他疗法的辅助辨证用药

1手术辅助用药:恶性肿瘤手术后,常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或自汗,纳差,神

疲乏力等。中药可补气生血,使免疫功能尽快恢复,同时又有直接的抗癌作用。因此,加用中

药可尽快恢复体质,预防和控制由于手术所致的对癌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治法以健脾益气、

滋阴养血为主。常用方剂:十全大补丸、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圣愈汤、六味地黄丸、左归

 

第五卷216

 

####

丸、右归丸等。

2放疗辅助用药:放射性炎症表现局部灼痛,粘膜红肿充血,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

解毒,并根据不同脏腑辨证用药。如六味地黄汤、白头翁汤、导赤散、养阴清肺汤等加减;消化

道反应表现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舌红或暗,苔白腻或黄腻。治以健脾化痰、通腑理

气、化瘀止痛。常用方如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汤、温胆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失笑散

等,据证选用,随症加减;白细胞减少治宜调补气血,补益肝肾,方如当归补血汤、左归丸、右归

丸等。

3化疗辅助用药:消化道反应表现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胃脘部不适或疼痛,腹痛或腹泻,

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或数而无力。治以理气开胃,芳香化湿,缓中止痛,温中止泻。方如楂

曲平胃散、香砂六君子汤等;白细胞减少的治法同上。免疫功能下降,治以补气健脾温肾,药物

如黄芪、党参、五加皮、枸杞、白术、冬虫夏草、灵芝、丹皮、菟丝子、仙灵脾、何首乌等。

名案评析

一、钩端螺旋体病案


  张某某,女,20岁,农民。1971年9月20日因畏寒、发热、头痛、身痛、小腿疼痛二天前来

就诊。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球结合膜明显充血,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未扪及,双肾区轻度叩

击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显著,腓肠肌明显压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数,病前经常下水田

打谷,今年未注射钩体病预防菌苗。当即诊为暑温,并初步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而入院治疗,同时抽血作钩体培养及凝溶试验。入院后,以银翘合剂治疗,每日2剂,分6~8

次频服,因中毒症状较重,同时给予静脉补液支持。经治疗50余小时,体温降至正常,症状体

征随之明显减轻。住院6天,痊愈出院。

[评析] 本病最后确诊为钩体病流感伤寒型。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发病急骤,在恶寒、发

热的同时,有明显的全身疼痛、结合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小腿疼痛及腓肠肌压痛

明显;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发病,有疫水接触史,未作钩体病的预防注射;凝溶试验的结果第

一次阴性,第二次黄疸出血型,第二次效价高出第一次4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在治疗方面,

所采用的银翘合剂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除湿的作用,方中银花、连翘、黄芩、栀子、淡竹叶清热

解毒,芦根清热生津,白茅根清热利水、凉血止血,佩兰芳香化湿。其组合针对钩体病的病机,

故能收到良好疗效。由于钩体病暑热之势较甚,对于病势较重者,常需1日服药2剂,多次频

服,以保持药物的有效剂量。

二、淋证案

邝某某,男,55岁,住西昌县农村。1975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一天前开始腰疼,小便频急短数,尿道涩痛,小腹坠胀,午后足胫发肿。恶寒发热,头

 

第五卷217

####

痛,一身酸痛不适,汗出,口干,精神萎靡不振,舌苔薄腻,脉浮数。小便常规检查:脓球++,白

血球+,蛋白阴性。诊断及辨证:尿路感染;热淋———下焦湿热。治拟清热利湿,佐以达邪外

出。用银翘八正散化裁:银花30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瞿麦15克、蓄15克、荆芥9

克、薄荷9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车前子12克、滑石15克、甘草梢6克,2剂。

6月13日二诊:患者来时两人扶着,气乏无力,坐下后头伏桌上,其家属云:服上方1剂后,

毫无效果,诸证如前,而现又增加发烧,汤水不下等症,恐药不对证,要求另外处方。诊其脉仍

浮数,右关部按之无力,此乃邪气亢盛,而正气不支,宜前方加泡参24克、建曲12克、生谷芽18

克,益气开胃,嘱其家属将此三味加入未服完的药中,煎水,1日服4次,以观后效。

6月15日三诊:患者背着背篼独自乘车前来就诊,言其服药后,头痛、发烧、汗出、口渴、足

胫肿皆大减,精神好转,食欲增进(每餐约100克),腰痛,小便频数短急也有减轻。舌红,苔黄

而腻,脉象滑数。此乃邪势顿减,而湿热尚存,病退药减,前方减去银花、连翘、荆芥、薄荷。

6月18日四诊:上方服2剂后,腰痛、小便频急短数等症大减,足已不肿,精神好转,食欲增

进(每日可食500多克),但尚感腰痛、溲黄,时感涩痛或频急,苔黄微腻,舌质红,脉滑略数。此

乃湿热未尽,继以清热除湿而减其势。

瞿麦15克、蓄15克、滑石15克、焦柏12克、甘草梢9克、苡仁12克、泡参15克、建曲12

克、谷芽12克、续断12克,2剂。

6月25日五诊:服药后饮食正常,能参加轻微家务劳动,惟感腰酸胀、左边微疼痛,腿软无

力,溲微黄,口干,苔少质红,脉细数。此乃湿热伤阴之证,治宜养阴固肾,佐以清利未尽之湿

热。

生地12克、山药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菟丝子12克、续断12克、苡仁12克、

滑石15克、甘草梢9克、木通9克。

[评析] 患者初诊表现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频急短数、尿道涩痛、小腹

坠胀;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腑病及脏,使肾也受累,而腰为肾之府,故现腰痛;湿性粘滞而重着,

有下流沉滞之性,午后属阴,湿邪亦属阴,两阴相合,溢渍于四肢,故午后足胫发肿;湿热蕴蒸,

由里达表,正气欲鼓邪外出,故现恶寒发热等一派表证;患者脾气素有不足,又加之阳气被湿邪

所伤,故食少、精神萎靡不振;舌苔薄腻,脉象浮数,皆为湿热初犯之象。根据脉证,显属下焦湿

热蕴结、水道不利之热淋。故治宜清热利湿,佐以达邪外出,拟以银翘八正散化裁。方中以瞿

麦、蓄、蒲公英、黄柏、黄芩等清热解毒、泄热下行为主;辅以滑石、车前子淡渗之品同瞿麦、

蓄等以利水通淋、分清湿热;佐以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达邪外出;并以甘草梢调和诸药,且直

达茎中以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效。

病员年近六旬,中州之气素有不足,故初诊以苦寒滑利之品,有克伐脾胃之弊,因此药至而

病仍不退,故在二诊方中加入扶脾益胃之品,收到良好的效果,体现了中医治病重视辨证施治、

因人制宜的特点。

继后湿热大衰,惟出现一派阴虚症状,是由于湿热伤阴所致,故以养阴固肾、清理未尽之湿

热为法,拟以二至丸、生地、菟丝子、淮山药、续断等养阴固肾及苡仁、滑石、木通、甘草梢等淡渗

之品,调理而愈。

 

第五卷218

 

####

三、胸痹心痛案

案1:曾某某,女,41岁,胸膺部疼痛不适3个月,心悸,短气乏力,有时头晕欲倒,纳差,舌

质紫,脉迟,脉率44次/分(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动过缓)。诊为心痛,辨证属阳气亏虚,心脉瘀

阻。给服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的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仙灵脾、丹参各15克,白术、补骨脂、

桂枝、肉苁蓉、莪术、赤芍各12克,甘草9克,红花6克)。治疗3个月后,胸部疼痛不适及心悸

短气等症状均有减轻,脉细,脉搏增至60次/分。继续服用上方2个月后,胸痛、心悸短气等症

状明显好转,已无头晕欲倒之现象,胃纳基本恢复正常,脉搏能维持在64次/分左右。

案2:吕某某,男,42岁,干部。因心前区刺痛频繁发作1个月前来就诊住院治疗。患者11

年前曾出现过高血压,经服降压药后血压恢复正常。3年前曾发生过心动过速,2年前开始出

现心前区刺痛,每次持续数秒钟,仅为偶发。1个月前因饮酒诱发心前区刺痛,并有紧缩压迫

感,疼痛向背部放散,每次痛约数秒,痛止后心前区如手掌大的一块区域紧压不适。近4天发

作尤为频繁,每日约20余次。短气、乏力、纳差、脉细数、舌质红、苔薄。诊为心痛,辨证属气阴

亏虚,心脉瘀阻,给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方药(黄芪、党参各30克,麦冬、五味子各9克,玄

参、丹参各15克,川芎、赤芍、降香、姜黄各12克,红花9克,夜交藤15克)。服药3天后,心前

区疼痛发作次数减少,且疼痛过后已无明显的紧缩感。服药半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心前区

疼痛减至每日二三次,且疼痛明显减轻。精神、食欲基本恢复,脉细略数,舌质红、苔薄白,继续

服上方巩固疗效。

[评析] 案1的临床特点是在心痛的同时,有明显的脉迟、短气乏力、头昏欲倒等症。患

者常需服用阿托品以增快心率,防止晕倒,但其药效维持时间不长。病状之所以至此,不仅血

脉瘀阻,正气亏虚,且已发展至气损及阳,阳气亏虚。针对其病机采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的治

法,连续服用3个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种症状明显改善,心率增加至60次/分左右,已基本

不需服用阿托品。在温阳药的选用上,附子、干姜、肉桂属于温阳之刚剂,温阳作用峻猛,药效

发挥快;而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等属于温阳之柔剂,其特点是作用和缓但药

效持久。本例因需长久服药故以温阳柔剂为主。

案2与案1的表现不同,在心痛的同时出现脉象细数,甚至阵发心动过速。由于其有短

气、乏力、舌质红、脉细数等症,故辨证属于气阴亏虚,心脉瘀阻,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方

药治疗。重用参、芪以益气;同时取生脉散、增液汤之意,以党参、麦冬、五味子、玄参等药益气

养阴;以丹参、川芎、赤芍、降香、姜黄、红花等药活血化瘀通络;配夜交藤养心安神。药证相对,

故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肺癌案

梁某某,男,73岁。1996年1月,因咳嗽,胸痛,纳差,乏力数月,服用一般治咳嗽的中西药

物无效,经医院作详细检查后诊断为肺癌(鳞癌)。在知道肺癌的诊断后,因患者年事已高,本

人及家属均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故主要以化疗及中药进行治疗。患者症见胸痛,尤以左胸上

部为剧,咳嗽,吐少量粘痰,短气乏力,动则尤甚,纳差,舌质红,有瘀点,苔少,脉细数。辨证属

 

第五卷219

####

气阴亏虚,肺络瘀阻,肺失清肃,治以益气养阴,肃肺止咳,化瘀散结。处方:生黄芪15克、党参

15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丹参12克、玄胡索9克、前胡12克、矮茶风12克、半枝莲12克、

藤梨根12克、苡仁15、建曲12克。每2日煎服1剂,半月后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均有减轻,

乏力有所改善,可至室外散步。以上方为基础加减化裁,结合化疗,已治疗3个多月,病情稳

定。

[评析] 肺癌是近年老年人中发病较多的恶性癌之一。老年人年老体弱,不能或不愿接

受手术治疗,而化疗对全身损伤也比较大,中医药治疗既能扶正,又能祛邪———一定的抗癌作

用,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放疗的副反应,值得重视和采用。该患者肺部积块、胸

痛、舌有瘀点,均为血瘀之象;短气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故为气阴亏虚;而咳嗽、咯痰属肺络

瘀阻,肺失清肃,故治以益气养阴,肃肺止咳,化痰散结。方药党参、黄芪、麦冬、玄参益气养阴;

丹参、玄胡索活血化瘀定痛;前胡、矮茶风止咳化痰;半枝莲、藤梨根及矮茶风、丹参、苡仁等均

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苡仁、建曲健运脾胃、固护生化之源。可以看出李氏选药精当,一物二用甚

至多用。由于方药对证,故症状有所减轻,而体力有所改善,可至室外散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

了生存期和提高了生活质量。

医论医话

一、真中风类中风及外风非风内风名实探究


  中风系指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疾病。但历

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颇为分歧,论病名有真中风、类中风,论病因有外风、非风、内风,而且互

有牵涉,众说纷纭。为了理清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利于对中风病的深入研究及学术交流,特对

真中风、类中风及外风、非风、内风的名实作如下探究。


  (一)关于真中风及类中风

在金元以前,中风本无真类之分。中风的病名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首先采用的。

在病因的认识方面,唐宋以前的医家虽然也认识到气血内虚因素的存在,但主要认为系外风入

中所致。

金元以后,逐渐认识到本病非外风所致,如刘河间认为是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

李东垣认为是正气自虚;朱丹溪认为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虽然论点各不相同,各看到

了中风病因的某一方面,但都主张内因为患,与唐宋以前的认识显然不同。

真中类中之说首先是由王安道提出的,因为他看到对于中风病因的认识存在着上述两种

不同的看法,于是他采取了折衷的办法,认为两说都对,可以并存。他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

中说:“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真中风也。”“辨之为风,则

从昔人以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此说一出,引发了后世对真中类中概念的纷争。

金元以后,许多医家同意王安道的说法,将一般常见的中风称之为“真中风”,将所谓外风

 

第五卷220

 

####

入中,有六经形证的中风称为“真中风”。按照此种分类,则今天所见到的中风大都应称为类中

风了,而所谓外风导致的真中风则很少见到报道了。另外,还有少数医家把有中风征兆而尚未

中风者,称为类中风,这就更使类中风的概念含混了。

我认为中风勿需分真类,实则病为一种。内因致病的提出,是中风病因学上的一大进步,

从现代对中风病因认识来看,也认为中风是由内因所导致(主要为风、火、痰、瘀、虚)。外感风

邪只可能是个诱发因素,而且只限于一小部分中风病人。因此,作为中风的主要病因,可以除

外外风,外风既被否定,真类中风分类的基础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一种类中风的概念,认为类中风是类似中风而非中风,其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症

与中风相类,但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而与中风相别,此说以《医宗金鉴》、《医学心悟》为代表。

类中风包括中虚、中气、中食、中寒、中火、中湿、中暑、中恶等病证。这类“类中风”的主要病证,

现在一般归属于“厥证”,为避免互相混淆起见,亦未使用类中风的病名。


  (二)关于外风、非风及内风

外风、非风、内风实则标志着对中风病因认识的三个发展阶段。如前所述,金元以前认为

中风系外风入中;金元以后逐渐认识到中风是由内因所致,明代张景岳提出:中风“本皆内伤积

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景岳全书·非风》),因此承刘河间、李东垣之意,以“非风”

之名命名本病,免使医家误为风邪致病。至清代尤怡认为:“设无肝风,亦只为他病耳,宁有卒

倒、偏枯、歪僻、牵引等症哉?”(《金匮翼·中风统论》)此后肝风之说经张伯龙、张山雷及其他医

家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所说的内风学说。张山雷认为:若用景岳非风一名,虽然否定了外

风,但也抹煞了内动的风阳,故以“内风”命名较为妥当(《中风诠》)。由此可知,外风———非

风(非外风)———内风,足以表明祖国医学对中风病因学的认识发展过程。但鉴于中风之名使

用已久,已成为一个有固定涵义的疾病名称,而内风是一个病因病机的名称,除中风外,内风尚

可导致其他病症,且中风的病因也不仅内风一项,故就病名来说,仍以“中风”为宜。

二、虚劳证候多,重在分纲目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阴阳气血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虚

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说是中医内科范围里最广的一种病证。临床辨证诊断时,应着重将虚

劳与虚证及肺痨相鉴别。虚劳和内科其他病证中的虚证证型虽然在临床表现、治疗方药等方

面有类似之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出现一系列精气不足的症状为特

征。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例如眩晕的气血亏虚型以眩晕

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水肿的脾阳不振型则以水肿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另外一点区

别是:虚劳一般都有比较长的病程,病势缠绵;而其他病证的虚证类型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居

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如泄泻一证的脾胃虚弱型,以泄泻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病程

长者,亦有病程短者。关于虚劳与肺痨的关系,《济生方·五劳六极论治》已指明了两者的不同,

《景岳全书·虚损》对两者的区别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盖虚损之谓,或有发见于一证,或有困

惫于暂时,凡在经在脏,但伤元气则无非虚损病也。至若痨瘵之有不同者,则或以骨蒸、或以干

咳,甚至吐血、吐痰……”就其要点来说,肺痨为“痨虫”侵袭所致,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

 

第五卷221

####

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咳血、潮热、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不传

染,分别出现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临床症状。

虚劳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为目。《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说:“虽分五

脏,而五脏所藏无非精气。其所以致损者有四:曰气虚、曰血虚、曰阳虚、曰阴虚”,“气血阴阳各

有专主,认得真确,方可施治。”一般说来,病情单纯者,病者比较局限,容易辨清其气、血、阴、阳

亏虚属性和病及的脏腑。但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所以各种原因所致的虚损往

往互相影响,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

治疗虚劳,以补益为基本原则。《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如何补?必须根据病

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方法;再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依法选方用

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辨证论治要点如下。

气虚:临床上最常见,尤以肺、脾气虚为多。气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和其他虚损同时并见,

而成为气血两虚、气阴亏虚和气损及阳的证候。“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气对人

体具有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气亏虚以致气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而出

现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语声低微、头晕、自汗、食少等症,并由于鼓动运行之力不足,致气血不

能荣于面、充于脉,而面色少华、舌淡脉弱。气虚的治疗应补气益气。《三因方》中加味四君子

汤(四君子汤加黄芪、扁豆)对肺、脾气虚是一个配伍得当的方剂。自汗较多者可加浮小麦、煅

牡蛎固表敛汗;大便溏薄加苡仁、淮山健脾渗湿;心悸、气短,动则尤甚者,加五味子、玉竹益气

养心;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或白带清稀者,加杜仲、续断、菟丝子、山茱萸等益气固肾。

血虚:以心、脾、肝血虚较为多见。由于血具有滋润、濡养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所以血

虚主要为失于濡养的症状,如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色淡、脉细等,心血不足,血

不养心则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肝血亏虚,肝失所养则见胁痛、视物模糊、筋脉拘急或肌肉

动。妇女肝血不足,冲任空虚,则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补血养血是血虚的治则。但由于血为

气之母,故血虚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且补血不宜单用血药,应适当配伍气药,以达到

益气生血的目的。《脾胃论》说:“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兰室秘藏》的圣愈汤

是治疗血虚的一个常用方剂。方中以四物汤补血养血,配合参、芪益气生血。心血虚加丹参、

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肝血虚加制首乌、枸杞子、鸡血藤增强补养肝血的作用;视物

模糊加枸杞子、楮实子、决明子养肝明目;肝血虚兼胁痛,或筋脉拘急加木瓜、丝瓜络、郁金舒筋

通络。此外,归脾汤具有良好的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作用,是治疗心脾血虚的常用方剂。

阴虚:五脏的阴虚都比较常见。病情较重者可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阴虚则内热”,阴

虚主要表现为潮热、五心烦热、面潮红、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肺阴虚者,常见干咳、痰少

质粘、咽燥、失音;心阴虚者,常见心悸、失眠、心烦不宁、口舌生疮等症;脾胃阴虚者,常见口干

唇燥、胃脘灼热隐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等症;肝阴虚者,常见头痛、眩晕、目干涩、视物昏花、

肢体发麻、筋惕肉等症;肾阴虚者,常见腰酸膝软、两足软弱、眩晕耳鸣等症。滋养阴精是治

疗阴虚的基本治则。肺、胃阴虚可用沙参麦冬汤;心阴虚用天王补心丹;肝、肾阴虚则常用杞菊

地黄丸为基础方。潮热甚者,可加银柴胡、地骨皮、秦艽、鳖甲清退虚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

糯稻根敛汗。其他则可根据症状的不同而分别在前述方剂的基础上酌情加减。

阳虚:常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以心、脾、肾的阳虚为多见。阳虚则生寒,症状比气虚为

 

第五卷222

 

####

重,以里寒证为其特点。表现为倦怠嗜卧,少气懒言,形寒肢冷,面色淡白,小便清长,舌质淡

胖,脉虚弱等症。益气温阳是治疗阳虚的基本治则。心阳虚者,兼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

痛、脉细弱或沉迟等症,治疗以保元汤为基础方。心阳虚衰、运血无力、血脉瘀滞而见心胸疼痛

者,加郁金、川芎、丹参、三七活血定痛;形寒肢冷、脉迟者,酌加附子、巴戟、仙茅、仙灵脾、鹿茸

等温补阳气。脾阳虚则兼腹中冷痛、肠鸣泄泻,可用附子理中汤温中健脾。冷痛较甚者,加高

良姜、制香附温中止痛;腹泻,加肉豆蔻、补骨脂温脾涩肠。肾阳虚兼腰脊酸痛、遗精阳痿、小便

清长等症,可用右归丸温补肾阳。遗精,加金樱子、桑螵蛸、莲须收涩固精;五更泄泻,当合四神

丸温脾暖肾、涩肠止泻。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对虚劳的治疗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要重视补益脾肾在治疗虚劳中的

作用和地位。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气血生化之源,正如《中藏经》说:“胃者,人之根本也。

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肾为先天之本,内寄真阴真阳,是生命的本元,正如《景岳全书·真阴

不足论》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以强壮,五气治则营卫

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二要治其致虚的原因。对于虚中夹实及兼感外邪

者,当补中有泻,祛邪以扶正,防止因邪恋而伤正。三要将药物治疗与生活调摄及饮食调养密

切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虚劳的证候繁多,中医药对属于虚劳的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以

气、血、阴、阳的亏虚为纲,以五脏的虚证为目,这确是对虚劳辨证论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

说,虚劳证候多,重在分纲目。

三、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


  (一)传统医药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传统医学是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传统医学有悠久的历史,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发挥过并继

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现代医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源泉。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传统医学体系

是:

埃及医学:古埃及以其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相等古建筑著称于世,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它的

医学也源远而流长。据说古埃及医生分工颇细,有眼医、牙医、头痛医、腹病医、手足医等。根

据埃伯斯纸草文的记载,除了前述的医师之外,还有含咒语者、画符者,也属医生之列,可见当

时医巫相混状况之一斑。古埃及医学也曾影响到后来的希腊医学。

巴比伦医学:巴比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底格里斯河、幼

发拉底河之间的地方),文明起源相当早,而且有过非同寻常的繁荣,医学同样有大的发展。18

世纪后半叶在努佛发掘出无数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后来被翻译成功,证明是公元前3世纪左

右的一部很有系统的治疗手册,其中收录有许多治病的药方,包括使用罂粟、亚麻仁、甘草根、

没药、肉桂、阿魏、颠茄、明矾、硝石等药物。巴比伦文明早已中断,但其医药知识部分地保存下

 

第五卷223

####

来,并影响到后来的希腊医学和阿拉伯医学。

印度医学:古印度最早的医学又称为“吠陀医学”,因为那时期的医学都反映在几种宗教经

典《吠陀》(意为“知识”)中,例如《梨俱吠陀》(又译《赞诵明论》)、《阿婆吠陀》(又译《禳灾明

论》),《阿输吠陀》(又译《寿命吠陀》、《生命经》等)。尤以后者为古印度医学之圭臬,该书分“八

医”(“八科”),即拔除医方、利器医方、身病医方、鬼病医方、小儿医方、解毒剂论、长寿药科、强

精药科等,可谓包罗广泛。古印度医学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即“三原质论”,它认为人体由“气”

“胆”“痰”三种原质组成。后来,古希腊四体液学说传至印度,又经佛教教义的改造,即成为所

谓“地水火风”四大学说。遗憾的是,古印度文明在公元1世纪后渐趋衰落,医学也是如此,其

后来的发展就很微小了。

希腊医学:大约自公元前7~6世纪,希腊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那样:“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工业的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因而才造成了古代世界文化希腊

文化繁荣的条件。如果没有奴隶制,也就不会有罗马国家;而没有希腊、罗马所奠定的基础,也

就不会有近代的欧洲。”医学的情况亦是如此,希腊医学成为近代欧洲医学的渊源,首先是因为

古希腊社会的变革。在广泛的交往中,古希腊人有机会学习到巴比伦、埃及等处已经高度发展

起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希腊医学的发达与集录许多古老文明国家的医药传统有关。古希腊

医学的发达,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自然哲学的繁荣发展,而且许多自然哲学家同时又是医生。

他们提出的四元素理论,逐渐扩延到生物学和医学,成为医学病理理论———“四体液学说”。正

是这种自然哲学和医学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医学新理论,使古希腊医学摆脱了巫术迷信的控

制,发展成为西方医学基础。其后,即在希波克拉底等著名医学家的创造性努力下,希腊医学

达到了全盛时期。希波克拉底被誉为西方医学的奠基人。

中国医学: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医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理论完整、文献浩

瀚,对许多药物的认识、针灸的应用、疾病的治疗,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不仅只在历史上,

而且至今仍然发挥着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健康服务的巨大作用,是当今世界保存和发展

得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中国医学并且对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等国的医学发生过重大的影

响。

1991年10月,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WHO(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

医药大会,来自40多个国家的700多名代表济济一堂,回顾和总结各国传统医药学的成就与

经验,进行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促进传统医药学的发展。这次大会堪称国际传统医药界的盛

会。国务委员李铁映在会上作了“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的祝词。他说,世界上许多民族都

有自己的传统医药,而且各具特色和长处。中国人均寿命近70岁,这和中国传统医药事业的

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中国,离开传统医药学就谈不上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也不可

能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将继续按照传统医药自身的规律的特点

推动其发展,并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传统医药的交流与合作。大会经过充分讨论,庄严发表

《北京宣言》,明确指出“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并将每年的10月27日定为世界传统医药

日,这对于传统医药的继承和发扬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第五卷224

 

####


  

(二)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世界传统医药中的佼佼者

中国医药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祖国优秀的科学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理论

体系完整,文献资料丰富,临床效果良好,群众基础雄厚。几千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一直依

靠中医药防治疾病,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今天,在我们这样

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里,中医药人员仍然是医药卫生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医

药仍然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证明,中医药因其自身

的科学性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中华民族应该十分珍惜的国宝。毛泽东同志早在50年代

就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邓小平同志指示要“为中

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中医学历史悠久,文献浩瀚。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古代在天文学、农学和医学上都有过

光辉灿烂的业绩,但文献保存最多,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并保持巨大影响的要数中医学。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工作,在1982年12月通过的新宪法第21条明确规定:“国家发

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198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卫生工作的

决定指示:“根据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

的地位。”这个指示,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学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对整个中医药事业具有深

远的意义。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壮大、促进中医药学发展提高的政策,其

基本要点是:①努力继承、发扬、整理、提高中医药学;②团结和依靠中医,发展和提高中医,保

持和发扬中医特色;③组织西医学习和研究中医,实行中西医结合;④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

中医中药逐步实现现代化;⑤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中医的发展与提高创造良

好的物质条件;⑥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

在中医政策的指引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中医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

展,中医队伍和机构都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

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的振兴做出贡献,为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坚持对外开放方针的迫切需要。从国际上看,近20几年来,中医

药学的发展和成就日益受到各国的注目,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

段。由于一些现代疑难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出现,许多国家正积极转向于中医天然药物和针

灸、推拿、气功等非药物疗法上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许多地方出现“中医热”、“针灸热”、“中药

热”。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防治疾病中应用中医药。来我国考

察、学习、就诊和进修的人数也与日俱增。最近几年,来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留学生中,学习中

医药的占第一位。

综观上述情况,既生动地展示了中医药的巨大影响和潜在优势,也是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

严峻挑战,这就清楚地验证了党中央早在50年代就指出的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件大事,

不可等闲视之,中医药事业具有光辉灿烂的未来。

 

第五卷225

####

经验方

一、胆蛔汤


  组成:茵陈15~30克、郁金12克、白芍12克、枳壳12克、木香9克、甘草9克、乌梅15克

~20克、川椒3~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4~6次服。

功能:疏肝利胆,安蛔定痛。

适应症:胆道蛔虫症(即蛔厥证)。

加减法:①对疼痛发作不频繁者,均宜加入驱蛔药,安驱并进。可加槟榔12克、使君子20

枚(去壳、嚼服)、苦楝皮12克、鹤虱9克(选用其中两种即可)。②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

陈皮6克、生姜3片,以和胃降逆。③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12克(后下)、芒硝9~12克,以通

腑泻热。④腹痛剧烈者,可配以针刺疗法,常能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可选用胆囊穴(在阳陵

泉下03~07cm)、阳陵泉、内关、中脘、足三里、丘墟等穴,用泻法,留针15~30分钟。⑤热象

显著,苔黄、脉数,腹痛持续,右上腹压痛较明显,腹壁肌肉紧张者,加蒲公英30克、连翘、黄芩

各15克、栀子12克,以清热解毒,清肝利胆。

二、热咳方

组成:银花藤15~30克、矮茶风15~20克、鱼腥草15~20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前胡

12克、紫菀12克、桔梗9~12克、杏仁9~12克、甘草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

功能: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适应症: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病的咳嗽而辨证属于热证者。

加减法:①兼恶风、头痛、发热等风热表证时,加蔓荆子、薄荷辛凉解表;②气紧胸闷,加厚

朴、麻黄宽胸平喘;③兼见胸胁疼痛,心烦易怒,脉弦者,加青黛、海蛤壳、桑白皮清肝泻肺。

三、胸痹心痛方

组成:黄芪15~30克、丹参12~18克、川芎12克、莪术12克、郁金12克、红花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适应症:胸痹、心痛,及西医诊为冠心病者。

加减法:①胸部窒闷,痰多苔腻者,加瓜蒌、薤白豁痰散结;②短气乏力,倦怠懒言,舌淡脉

弱者,加党参、白术、黄精;③畏寒肢冷,脉迟者,酌加菟丝子、鹿茸、仙茅、淫羊藿。

(罗永芬 编)

 

第五卷226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