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幽门螺旋杆菌浅表型胃炎的治疗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提要:幽门螺旋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一、幽门螺旋杆菌浅表型胃炎的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过程是这样的:幽门综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专家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临床症状表现特点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规律,与饮食无关,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极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误诊为心绞痛。

2.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

3.腹胀:因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腹胀发生。

4.食欲不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有食欲减退或时好时坏。

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学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

6.反酸:反复出现阵发性胃烧灼感(烧心)、反酸(吐酸水)。

7、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二、幽门螺旋杆菌浅表型胃炎的治疗:

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西药:目前的治疗方案几乎全凭临床经验制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地区、人群的差异)。总的讲来,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一般<20%,且易产生耐药性。

、中医中药治疗:

复方中药的治疗:通过辩证施治治疗

①清热解毒法:

主症:胃脘疼痛,胀满,痛处有灼热感、反酸,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有酸臭味或苦味,饮食喜冷恶热,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清热解毒药有杀灭HP的作用,常用最有效的药物有蒲公英、半枝莲、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黄连等,但各家配伍不同,例如:

1、“清热解毒养胃汤”:龙胆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乌梅、甘草、全当归、杭芍等随症加减治疗HP相关胃炎31例,结果治愈22例,总有效率93.6%;

2、“三黄三七汤”:大黄、黄连、黄芩、三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芪、丹参、砂仁、半夏、枳壳、甘草等治疗HP相关胃病例,HP清除率为96%;

本人应用经方治疗如下患者,男,32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胃痛嘈杂、满闷、反酸而就诊,经胃镜查为:胃黏膜脱垂、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中医查见:食少胃胀、呃逆吐酸、偶有肠鸣腹痛、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象弦细而滑。辨证为:脾胃虚弱、纳运无力、升降失常、寒热虚实错杂之痞证。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如下:半夏20g,干姜15g,黄连15g,黄芩15g,党参25g,甘草15g,白术30g,茯苓15g,砂仁15g,木香15g,陈皮15g,丹参30g,白芍30g,大黄10g,海螵蛸15g,7剂水煎服。药尽效显,前后调理月余而痊愈。嘱其戒食辛辣之品,并服逍遥丸一周以善其后,半年后复诊无复发。

长按添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