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健康科普中医药联合靶向免疫在肿瘤中
TUhjnbcbe - 2021/1/5 13:17:00

大家知道,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肿瘤的五大治疗模式,指南推荐,对能够进行手术切除的早期肿瘤患者,指南推荐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TNM分期有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IV期和局部晚期肿瘤患者可以进行系统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同时进行放疗起到局部控制的作用。其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比较热的治疗手段,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

靶向治疗是精准治疗,它就像拥有是定位巡航系统,直接根据肿瘤的突变的肿瘤细胞,给予精准定位打击。它主要是分为抗血管生成药物和作用于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其中,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是改善肿瘤微环境,能够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土壤进行改善。如在肺癌中,包括了大分子化合物的贝伐珠单抗,以及一些小分子的TKI如安罗替尼等口服靶向药物,使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乏氧状态。同样在肺癌治疗中,包括了针对肿瘤细胞驱动基因的小分子EGFR、ALK、ROS-1等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肿瘤患者PFS(无疾病进展时间),OS(总生存时间),当然这些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指南推荐,针对突变基因的靶向治疗是IA类推荐),是基于肿瘤细胞的突变和融合状态,其实也就是筛选相关获益人群。

免疫治疗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PD-1/PDL1,它通过上调机体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控制肿瘤生长。肿瘤生成机制之一就是肿瘤细胞逃脱了机体T淋巴细胞的监视功能,造成了“免疫逃逸”。对于肺癌来讲,没有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存在较好的免疫治疗的条件,也就是所说的上帝关了一扇窗,同时又开了一扇门,而PD-1/PDL1就是打破T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重启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通常情况下,对于PDL1的表达检测也是指南的推荐的,它的表达水平可以有效的对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预判。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中医药是不用筛选优势人群的,不用管基因的突变状态以及PDL1的表达,只管人体的整体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可给以健脾补肾等药物进行先后天的调整,已期待保持机体的良好状态。就是通常所说的“扶正却邪”的治疗理念。大家都知道免疫治疗用的越早越好,在临床中,机体的状态到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良好状态,体能状况的PS评分升高了,机体的T淋巴细胞数量就会升高,免疫治疗的效果也会大大的提升。试想,一个长期卧床的患者是很难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

那么,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相结合呢?大家知道,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赤芍、石见穿以及一些虫类的抗肿瘤药物如全蝎、土元等,能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肿瘤血管的微环境,改善肿瘤细胞的乏氧状态,使肿瘤血管趋于正常化,这也符合中医的“久病入络”的理论观点。靶向药物是不能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的,它只能根据肿瘤细胞突变的一部分细胞进行相关的清除,所以配合中医药的维持治疗,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治疗方式,凸显了调整机体宏观状态和细胞分子基因的有效融合,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减毒增效”。比如在肺癌中,活血化瘀抗肿瘤中药可以延长肿瘤患者应用EGFR,ALK、ROS-1等药物的耐药时间,这也符合指南推荐的A(抗血药生成)+T(EGFR如厄罗替尼)的治疗模式。同样对于一些肺癌脑转移及骨转移的患者,可以给与一些虫类的抗肿瘤药物,往往起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大家还想问,中医药能不能直接抗肿瘤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中药石见穿,蜂房,蚤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药物对肿瘤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绝不能替代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这些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同样,中医药的抗肿瘤治疗也不能完全按照指南的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免疫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像免疫治疗一样,不能完全根据化疗RECIST标准来衡量,有一部分患者可能由于T淋巴细胞浸润以后出现肿瘤细胞的“假性进展”(部分缓解),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可能能够达到“带瘤生存”的状态。

总之,中医是根据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短期的治疗与长期的中医药维持相互结合,同样,中医药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与现代医学可以起到相辅相成、减毒增效,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所以,能够使患者活的长,活的好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科普中医药联合靶向免疫在肿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