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子宫肌瘤,留不留
TUhjnbcbe - 2021/1/31 18:17: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和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以下就来听听中医妇科世家唐青之聊聊这个病。

根据瘤体生长的部位,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子宫颈肌瘤,以前者为多见。根据瘤体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又可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如果肌瘤较大,导致其中央供血不足时,可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透明变性、黏液样变性、囊性变性、红色变性及坏死、钙化、脂肪变性、肉瘤变性、肌瘤感染等。子宫肌瘤为有形之邪,属中医学“瘾瘕”范畴。

眼下,一些女性一旦发现自己有子宫肌瘤就非常惊慌。医院的妇科门诊,很多子宫肌瘤患者很紧张地问医生:这种病很严重吗?是不是一定要做手术?什么时候该“切”?

子宫肌瘤的症状

、月经异常:

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或不规则出血。

2、压迫症状:

肌瘤压迫膀胱可造成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甚则尿潴留,或压迫直肠出现便秘。

3、阴道排液增多:

由于宫腔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加导致白带增多。如有感染会产生大量血性和脓性分泌物。

4、疼痛:

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有下腹疼痛及下坠感,并伴腰酸,腰痛。

5、贫血:

因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流血经久不愈,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病人可出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

子宫肌瘤,留不留?

、考虑观察、保守治疗的情况

个头不大:一般说来,如果平时没啥感觉,是体检才偶然发现发现了子宫肌瘤,而且体积不大(<5cm),可以继续观察,特别是接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以考虑不予处理,因为绝经后,激素分泌自然会降低,不会刺激肌瘤增大。

孕期或产后:子宫肌瘤有一种病变叫「红色样变」,常常发生在妊娠或产褥期,会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肌瘤也会迅速增大。因为时间特殊,一般都是先采取保守治疗。但这也提醒了备孕的女同胞,如果发现了子宫肌瘤,而且个头不小,数目不少,医院咨询,孕前就积极处理。

2.考虑积极手术的情况

下面要说的,都是可能需要手术的情况。如果医生也建议手术,不要因为害怕之类的,一直保守,一直延误,最后处理起来可能就棘手了。

有恶变的可能:虽然子宫肌瘤性本善,但也会变,毕竟这里面还是有个「瘤」字。子宫肌瘤有一种肉瘤样变,发病率虽然只有0.4%~0.8%,这并不表示我们不用提防癌变的风险。这时的肌瘤已经完全丧失了本性,如烂鱼肉般,需要严肃对待。另外,要额外警惕子宫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特别是绝经后还一个劲儿长的。

不留,一刀下去就一了百了吗?

很可惜,并不是。

子宫肌瘤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和手术,手术具体又分为:

子宫肌瘤剔除术:只是把违章建筑的房屋拆了,形成房屋的原因没有解决,后期还会导致复发现象。

子宫切除术:把整个大楼连同违章建筑都一锅端了。

留,有何危害?

、影响生育

对于正当生育年纪的女性来说,生殖系统疾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怀孕。肌瘤在子宫的位置如果在输卵管附近,可能对其产生压迫,阻碍正常的排卵和受精卵着床,导致长期无法怀孕。就算成功受孕,患者的流产机率也会明显偏高。

2、影响体质

子宫肌瘤引起的长期月经量过多会导致患者贫血,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血虚、气血失调。如果任由其发展,严重时可能引起贫血性心脏病。

3、并发其他妇科疾病

比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

4、癌变

虽然子宫肌瘤发展为恶性的机率非常小,但并不表示这样的事情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尤其是年纪大的女性,良性瘤变性的机率将更大。目前比较常见的癌变种类是子宫肌瘤合并子宫体癌,约占患病比率的2%左右。

5、扭转及系列并发症

子宫肌瘤的瘤蒂部分容易扭转,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腹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引起子宫轴性扭转。扭转还会导致盆腔感染、化脓,或者肌瘤游移,对子宫的伤害非常大。

中医咋治?

中医一般将子宫肌瘤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并搭配相应的治疗方法:

、气滞血瘀证:

轻者月经正常,重者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胀痛,小腹作胀或隐痛,有肛门部下坠感,舌质暗红,边有紫斑点,脉沉弦或细涩。

治则:理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药:当归0克,王不留行20克,夏枯草20克,桃仁0克,莪术0克,三棱0克,生龙牡各30克,昆布0克,海藻0克,香附0克,连翘5克,桂枝6克,黄芪20克,赤白芍各5克。水煎服,每日剂,早晚分服。若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可加三七粉3克冲服,炒蒲黄0克,活血止血,伴神疲乏力者可加党参22克,伴带下量多,色黄有味者加生薏仁30克,黄柏6克;带下清稀量多,色白无味者力口苍术0克,海螵蛸0克。

2、阴虚火旺证:

月经先期,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热,或下腹内觉热,乳头痒或刺痛,或乳房胀痛牵及腋窝,经后赤白带下,或黄白相杂,舌质红,苔少津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清热散结。

方药:生熟地各2克,制首乌5克,炙龟板2克,山萸肉0克,山药5克,夏枯草2克,寄生5克,连翘5克,沙参0克,半枝莲20克,赤白芍各20克。水煎服,每日剂,早晚分服。若月经量多或逾期不止者加侧柏叶5克,仙鹤草5克;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5克,心烦热者加地骨皮2克。

3、肝郁脾虚证:

月经正常或经行后期,量多如崩,小腹有下坠感,大便溏泻,经后带下量多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治则: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20克,昆布0克,生龙牡各30克,党参0克,炒白术0克,陈皮6克,肉苁蓉2克,夏枯草0克,海藻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当归0克,茯苓5克。水煎服,每日剂,早晚分服。出血量多者加阿胶0克(烊化),三七粉3克(冲服),郁而化热者加黄芩0克,去肉苁蓉,腹满胁胀明显者加制香附2克,佛手0克,兼痰湿者加泽泻0克。

另外,如果子宫肌瘤较大,月经量过多,继发贫血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子宫肌瘤,留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