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那块儿薄冰,终于撑不住了,“咔嚓”一声,碎成了一地落花,随清澈的水,缓缓流向远方。
天气依然寒冷,河水依旧冰凉,但故乡的那些花儿、草儿却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律动,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爬上枝头,讲述春天的故事。
乡间是野草的世界,野花的家园。一场春雨过后,泥土之上,无论是田垄里,还是山坡上、小河边,野草恣意生长,野花遍地开放,一副随心所欲的样子。
那些野草、野花们,曾在困难时期喂养了村民瘦弱的身躯,如今又成了城里人、乡下人餐桌上的美味,一到开春,田野里、山坡上到处是挖野菜的人们。
这其中大多数的野草、野花既能当菜,又能入药。像茵陈,黄黄苗,水芹菜,鱼腥草……遇有个头疼脑热,村民们足不出户,在家里找出平时积攒的野草、野花儿,或到房前屋后的田埂上、沟渠边随手拔下一撮水芹菜,剜上几棵黄黄苗,掐下一把连翘花,放到锅里熬成汤喝下,很快药到病除。于是,村里无论大人小孩儿,都能或多或少地认得一些诸如地丁、艾蒿、半枝莲、夏枯草之类的花啊草啊。
茵陈,绝对是一年开春最受人们青睐的一种。
那是一种普通的植物,我们叫它“白蒿”。
白蒿属菊科,多年生,经冬不死。每年初春,残雪尚未消尽,寒风也迟迟不愿离去,它就会从根部或者老茎上生发出花朵儿样的新芽。
白蒿鲜嫩的幼芽不像其它的植物在早春带给我们绿色,它是灰白色的,绵软如绒,卷曲成团状,像含苞欲放的花,很朴素,没有半点的张扬。只是随着不断的生长和气候变暖,逐渐变成青绿色。
这时的白蒿,不叫白蒿,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茵陈。老家有“正月茵陈二月蒿,到了三月当柴烧”的说法,刚刚吐露新芽的白蒿,才能叫茵陈。到了二月,随着春风送暖,大地春回,它就会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一团团卷曲的嫩芽在和煦的春风里慢慢舒展开来,成为枝,成为杈,成为一株健壮的植物,一簇簇,一片片,生长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伸手掐下一团,毛绒绒的,放鼻翼下轻嗅,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
白蒿生命力很强,适应性也很强,从不苛求什么。路边,田埂,山坡,草地,河滩,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正月的茵陈能入药,清热利尿,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肝炎等。水煮了当茶喝,有护肝、抗炎、降压等功效。茵陈也可做菜,最常见的是,把采回的茵陈洗净,拌上少许的面粉,放入蒸锅里蒸,出锅后浇上蒜泥,淋上香油、辣椒,芳香扑鼻,让人百吃不厌。
就是这么一种普通的植物,却有着这么高的疗效和食用价值,故被人们视为珍品。每年初春,凄凄寒风中,人们就会纷纷走出家门,走向村旁的小河,走向屋后的山坡,或走向田间地头,去寻觅芳踪,期待一个美丽的相遇。
春天来了的时候,最先向我们绽放芳华的,有星儿般的迎春,也有一种很不起眼的植物——蒲公英。
“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
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
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
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飘荡……”
蒲公英,我们叫“黄黄苗”。当春天的暖风吹过,当一场知时节的好雨从一首唐诗里起程,穿越历史烟云今又轻轻飘落,蒲公英悄无声息地开出了第一朵嫩黄的花朵。一副副娇羞的面容,洒脱自然,晕染着春天的万千娇媚。它们随心所欲地绽放在田间、地头,焕发出蓬蓬勃勃的生命的力量。
大地瞬间苏醒,一转眼就是满目葱茏,各种各样的花相继睁开眼睛,梨花带雨,一朵比一朵水灵,像是春天的裙裾,在风中摇动,聆听雨的旋律,还有鸟的啼鸣,美丽着一个季节。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这个季节,藏不住一点的心事,村头那棵老树吐出万千嫩芽,谁家墙头上的一枝红杏恍若幽怨的少妇,痴痴望着乡路的尽头,盼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地头的蒲公英在经过短暂的热烈开放,很快摇身变成了一个雪白的绒球,把一把把小伞样的种子高擎在头顶。微风轻轻吹过,那些种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母体,仿佛无数的伞花随风飘舞,飘向田野,飘向远方,寻找新的家园,积蓄一年的力量,延续生命,孕育下一个春天。
蒲公英是低矮的,叶片紧贴着土地,没有高大的身躯,但却一点也不卑微。它不悲观,不落寞,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一点的土和水,它就会蓬蓬勃勃地生长。资料显示,蒲公英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可食用,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在故乡,鲜嫩的蒲公英可以凉拌做菜,整株的可以连根带叶一起炖排骨、煮鸡子,汤清味美,清热解毒,是乡下人的最爱。
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远去,在新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可它的根却始终固守在一个地方,“年年岁岁花相似”,即使把嫩苗采了,把根挖了,但来年仍一如既往地生根发芽,绽放美丽。
蒲公英是普通的,普通得永远都不可与众多的奇花异草同日而语。但蒲公英年年岁岁,在熬过严冬之后,率先破土而出,在乍暖还寒中绽放美丽。然后,让梦想的种子自由飘荡,寻找新的土壤,生根发芽。不管命运将自己抛向何处,都要深深扎根大地,努力完成生命的历程。
春天就这样来了,从鲜嫩的草尖上赶来,从一瓣花瓣上赶来。那一抹动人的绿,抑或一点金黄、一片火红,是春天的音符,昭示着从此开始了春的抒情……
本篇审稿陈艳柯组版王睿鹏
作者简介
李人庆,河南鲁山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报刊,曾获《人民文学》“美丽中国全国游记大赛优秀奖”、第五届“强军杯”全军网络文学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出版有散文集《温暖心灵的阳光》。
本文作者李人庆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陈 旭 王银玲 庄凤娟
李智信 张红阳 胡建武
伊 人
总策划 吕佩义
出品人 杨海燕
初心
思想,影响人生
文字,抚摸心灵
战略合作
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兰考县双语学校
河南省鸡冠洞风景名胜区
开封市西郊乡高屯社区
河南迪通置业公司
友情支持
河南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声明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