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
TUhjnbcbe - 2021/4/28 18:25:00

癌痛主要是指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扩散或压迫有关组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多见于癌症的晚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治疗水平下,50%~80%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有疼痛发作者高达60%~90%,约30%的患者临终前的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

中医认为经络壅塞是癌痛的基本病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是癌痛的主要病机。癌痛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多是因虚而得病,因实而致痛,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症。中医药治疗癌痛有效、经济、副作用小,极大地丰富了癌痛治疗的内容。

内治法

包括辨证施治、经典方和自拟专方。其中辨证施治是根据疼痛的成因辨证为气滞、血瘀、痰浊、热毒、虚损等,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气滞者可用行气止痛的方法,常用柴胡、青皮、香附、佛手、陈皮、川楝子、乌药、厚朴、八月札、枳实、木香等。血瘀者可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常用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益母草、王不留行、当归等。痰浊者可用化痰止痛的方法,常用半夏、南星、贝母、昆布、僵蚕、皂荚、甘遂、山慈菇、瓜蒌等。热毒者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常用半枝莲、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石膏、山栀、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败酱草、龙胆草、山豆根、蚤休、苦参、大黄等。阳虚者可用温阳散寒的方法,常用附子、肉桂、细辛、干姜、丁香、乌药、桂枝、川椒、荜茇、小茴香、吴茱萸、川乌等。

外治法

中药外治法多采用可以经皮肤吸收的药物,局部使用大多数有局部止痛作用。所使用的药物多为活血破瘀、芳香或有毒药物,如蜈蚣、壁虎、水蛭、马钱子、川乌、南星、蟾酥、乳香、没药、冰片等。

目前中医药在癌痛的治疗,特别是中到重度疼痛的治疗中还是处在辅助地位。但是由于中医药治疗作用的特点,和中医的思维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独特优势,基本不存在吗啡类药物导致的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头晕等不良反应,也不存在耐药性、戒断和成瘾问题,使得中医药在癌痛治疗中还是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还是可以利用中药毒副作用低的优势,对轻度疼痛可以以中药治疗为主,辅助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对中度疼痛可中西药物并重;而重度疼痛,可以阿片类药物为主,辅以中药增加疗效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肿瘤二科侯伟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