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临床常见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胀满、泛泛欲吐、不思饮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变得黄腻。
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共同之处
1、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到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泥湿热之象。
当然,二者亦有不同之处可以辨别。
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的不同之处
肝胆湿热的临床表现
胁肋灼痛胀痛,或胁下有痞块按之疼痛,目黄,小便黄,身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肝胆湿热以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异常为特征。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苔黄腻,脉弦数等。
脾胃湿热的临床表现
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肝胆湿热病例分享
肋痛(肝胆湿热夹淤)
患者:廖某,女,42岁,患慢性乙型肝炎10余年。症状:右侧斜肋胀痛,口苦,纳呆,乏力困倦,时有胸闷痛,小便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长期肝功能轻度异常。长期口服抗病毒、降转氨酶药物,医院住院输液、口服中药煎剂治疗,症状时好时坏,不能根断,每年春季及雨天时症状加重,痛苦不堪,人日渐消瘦,精神抑郁。
中医诊断:肋痛(肝胆湿热夹淤),给予肝胆双清口服液一次10ml,一天3次,家用护肝片口服,穿破石30g水煎服加强祛风利湿,活血通经。口服一疗程10盒后,患者症状大为减轻,胸部胀痛明显减轻,口不苦了,食欲也增强,睡觉精神变好了。再服一疗程,所有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也正常了,体重增加了,随访1年未见复发。
心得体会:本人以肝胆双清口服液为主药临床使用多年,用于中医诊断肋痛(肝胆双清型),主药症状:胁肋胀痛或刺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食少乏力,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西医诊断为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胆湿热病症)肝胆双清,香砂
患者:殿某,女,
初诊时间:年11月24日
诊断: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属肝胆湿热病症。
处方:给予肝胆双清口服液15盒,一次1支,一天3次;兰索拉唑14片X2盒,一次1片,一天1次;香砂胃苓丸6盒,一次1包,一天2次。
处理:另加小针刀一次,治疗效果好
复诊时间:年12月22日。病情好转很多
处方:肝胆双淸口服液15盒,一次1支,一天3?;香砂胃苓丸6盒,一次1包,一天2次,巩固一疗程康复。
肝胆湿热症肝胆双清
病人主要症状:李某,男,78岁。病人主诉口苦,四肢乏力,精神萎靡,医院辗转检查,共花去检查和治疗费二万余元无果。
年3月来我处就诊。经检查,病人双眼巩膜黄染,舌苔腻,脸色暗黄,并且黄色鲜明。经诊断,病人患有肝胆湿热症。
处方:给予肝胆双清5盒,一天3次,每次一支口服。
10余天后,病人来我处告知能挑桃到市场叫卖,10余天后,病人来我处告知能挑桃到市场叫卖,精神很好。
修正肝胆双清口服液,排毒护肝,清热利胆,调理气血。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气血不调引起的胁肋隐痛,口干、口苦、口臭、食欲不振、全身倦怠乏力、长青春痘等症状。
1、应酬人群:经常抽烟,喝酒应酬易造成肝功能损坏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症;
2、长期服药人群:药物毒副作用使体内毒素日渐积累,造成肝功能指标异常;
3、学生、上班族人群:考试、就业压力大,睡眠不足,熬夜容易造成肝火旺,引起青春痘,痤疮,目赤肿痛,口苦口臭等;
4、抑郁、脾气暴躁人群:肝气郁结,肝火旺盛的人群对肝脏也有极大损伤;
5、保健养护人群:本品属保健类药品,肝胆养护第一品牌!
1、对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引起的青春痘,痤疮类等轻微症状1支能明显改善;
2、快速缓解由肝胆湿热,气血不调所致的胁肋隐痛,口干,口苦,食少乏力等症,一般3~6支起效;
3、长期服用能有效地预防酒精肝,肝硬化,及药物所致的肝毒,肝损伤等。
肝胆双清口服液由熊胆粉、沉香、当归、女贞子、牡丹皮、半枝莲、党参、麦芽等中药药材组成,用药精良、名贵,疗效有保障!
熊胆粉:具有“药中黄金”之称,可以清热、平肝、明目。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胀、黄疸、胆道及胆囊疾病、肝机能低下所致的诸症。还能溶解胆固醇,类胆结石之效,是醒酒,解酒的良药。
沉香:被列为“众香之首”,有植物界钻石的美誉,是极其珍贵的药材。
《本草再新》中提出沉香:“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当归:素有“血中圣药”之称,具有补血和血,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抗免疫疾病之功效。
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还具有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等功效。
麦芽:麦子发的芽,能消食开胃,和中,回乳。用于食积,婴儿伤乳,哺乳期妇女断乳,肝气不舒,肝胃不和等症的治疗。
暗中观察
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