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因此从饮食方面来看,清明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畅达之性,同时助益脾土,令五脏和平。宜少酸多甜,因酸味入肝,过食可助肝火,甜味入脾,多食有益脾土。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柔肝、健脾、养肺的食物。
春食菠菜好处多
菠菜营养极为丰富,特别适用于儿童和慢性病患者食用。菠菜中所含的酶对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良好作用;贫血、胃肠失调、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患者可服用菠菜水浸剂(将克菠菜放入碗中,加水毫升,隔水煮10分钟,早晚分服)有一定疗效。此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多食菠菜也有一定益处。
多吃山药助防病
山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尤以春天食之最佳。山药因含有较多的淀粉,煮熟后可代替粮食食用。民间流传有许多山药治病的便方,其中应用最广的山药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本粥可健脾补肺、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
春吃豆芽不上火
春天气候特点是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动辄就会上火。春季上火不同于夏季的“湿热”,更多是“燥热”,症状有咽干疼痛、眼睛干涩、鼻腔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等。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春光明媚韭菜鲜
韭菜是大家喜爱的家常菜。从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夜雨剪春韭”来推测,我国民间食用和栽培韭菜的历史非常久远。
韭菜性味辛、温。叶、根、种子均可入药。有温中、行气、散瘀、解毒等功用,主治胸痹、腹胀、吐血、衄血、痢疾、跌打损伤等症。鲜韭菜特别是韭菜籽有补肾壮阳固精和暖腰膝的功能。《本草纲目》载:“饮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晕,洗肠痔脱肛。”农谚里有“种块韭菜,祛病消灾”之说。
膳食营养餐
藕夹饼
原料:鲜藕克,瘦猪肉克,鸡蛋1只,干面粉、葱、姜末、黄酒适量。
做法:鲜藕洗净、去皮、蒸熟,斜刀切成半公分厚的椭圆形片;猪肉绞成馅,加酒、葱、姜末拌匀;将蛋打开,加干面粉、水和成面糊;再把肉馅均摊在两块藕片中间,做成若干藕夹饼。滑好锅,放油烧开,油温四成,把藕夹饼放到面糊里沾匀,放油锅里两面煎呈老黄色即可。
功效:有滋阴润燥、健脾开胃、益血、止泻作用。
香椿芽炒蛋
原料:鲜椿芽克,鸡蛋克,黄酒、盐、葱适量。
做法:将香椿芽洗净,用开水过一遍,沥去水,放入容器,加盐用手搓揉5分钟,放在一边,让盐入味,两小时后取出切细备用。鸡蛋去壳放入碗中,加黄酒、盐、葱和切好的香椿芽一起搅拌均匀。开油锅,油温七成,将调好的蛋下锅,速翻几下炒熟即可。
功效:可温中补气、健脾养胃,宜于体弱及消化不良者食用。
白煨猪肚
原料:猪肚1只,小茴香50克,生姜、盐适量。
做法:猪肚里外洗净切块,小茴香、生姜用纱布包好,锅内放水,投入肚块、纱包,旺火烧开,文火炖烂,加入盐即可。
功效:可健脾胃、补虚损、止腹泻,尤适合消化不良的小儿食用。
芹菜炒香菇
原料:芹菜克,水发香菇50克,干淀粉、菜油、调料适量。
做法:芹菜洗净切段,盐渍1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沥干;香菇切片;淀粉、醋、味精加水50毫升兑成芡汁待用。炒锅内菜油烧至冒烟无泡沫,放入芹菜煸炒2~3分钟,投入香菇片迅速炒匀,加酱油,炒1分钟,淋入芡汁速炒起锅。佐餐食。
功效:清热平肝,、益气和血,适用于阴阳上亢、头痛眩晕等。
春暖花开的季节,嫩绿的香椿清香怡人、香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素有“树上青菜”之美称。香椿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营养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是春天的佳肴。
香椿的吃法很多,可凉拌、可炒、可煎,还能腌着吃。但是香椿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老叶中更是每千克高达53.9毫克,因而容易使人发生亚硝酸盐中毒。试验发现,只用水洗过的香椿亚硝酸盐含量为每千克34.1毫克,而用开水焯后仅为每千克4.4毫克。用没有焯过的香椿炒鸡蛋,亚硝酸盐含量为每千克83.3毫克,焯过的香椿炒鸡蛋每千克含量为1.5毫克。试验还证明,用15%和30%盐水腌过的香椿不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所以,吃香椿一定要用开水焯。应该提醒的是,香椿为一种“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为妥。又因香椿性偏凉,有慢性肠炎、痢疾者不宜多食。
香椿不仅是美味佳蔬,而且还是一味良药。《食疗本草》说:“治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信来多,亦止带下,疗小儿疳痢。”《本草纲目》载:“白秃不生发,取椿、桃、楸叶心捣汁,频涂之。”《医林纂要》谓:“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大明本草》曰:“止女子血崩,产后血不止,赤带,肠风泻不住,肠滑泻,缩小便。”
中医认为,香椿性平味苦涩,有清热解毒、收涩止血、止泻止痢、健胃理气、杀虫解毒、涩带固精的功效,适用于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白秃、疔疽、漆疮、疥疮、蛔虫等症。对中焦气机升降失和所致的食欲不振、食积呕腐、胃脘胀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湿久化热、湿热伤阴所致的口苦口干、心烦、大便偏干、情志失调等症状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香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民间很早就有用香椿治疗疾病的验方。
治胃溃疡香椿芽克,搓碎后与适量红枣泥和为丸。每丸重约3克,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呕吐香椿叶20克,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每日2次。
口舌生疮嫩香椿50克,豆腐克。豆腐切块,放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沥水,切小丁装盘中。将香椿洗净,稍焯,切成碎末放入碗内,加盐、味精、麻油拌匀后浇在豆腐上即可食用。
疮痈肿毒鲜香椿叶、大蒜等量,加食盐少许,共同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泌尿系统感染可用椿树皮、车前草各20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地榆、鱼腥草、生地黄、半枝莲、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次。
疥疮鲜香椿叶适量,加水适量煎5~10分钟,取汤外洗患处,每日数次。
滴虫性阴道炎椿树根皮、蛇床子各25克,蒲公英20克,枳实12克,水煎去渣,坐浴,每次30分钟。
丝虫病香椿叶、枫树叶各克,水煎去渣,当茶饮。30日为1个疗程。
慢性痢疾香椿树皮克,焙干研末,每次用开水送服9克,每日服2次。
农历三月,春回大地,在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此时正是尝鲜的好时节。
春笋洁白如玉,肉质丰嫩,清香爽口,味鲜美和纯正,营养丰富,历来素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一说。以春笋作为主料的菜肴花样百出,品种繁多,在长江流域一带更是春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如苏州的“腌笃鲜”、镇江的“春笋烧鲥鱼”、杭州的“南肉春笋”、徽州的“问政山笋”等,无不令人称绝。下面介绍几则笋肴,用料简单,大家不妨一试。
春笋炒香菇:春笋克,香菇30克。春笋切片焯水,香菇去蒂切成洗净,切成菱形,将笋用食用油煸炒后,加入香菇,放入酱油、盐、糖、胡椒等作料,翻炒数下即成。此款素肴清香爽口,赏心悦目。
春笋红烧肉:五花肉克切块或厚片,春笋克切小滚刀块。将五花肉先用油煸炒一下,再放入笋共同翻炒,然后加入酱油、黄酒、葱、姜、糖,大火炖煮开后,小火慢慢收汁即可。此款可看作是家常型“东坡肉”,荤素搭配合理。
春笋狮子头:将笋切成滚刀块,放入砂锅中,加适量作料,然后用做好的狮子头铺在笋块的上面,用文火焖约30分钟,狮子头的原汁则渗入到笋里。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加或不加酱油,则做成“红汤”或“白汤”。
春笋烩三鲜:将笋切成薄片,配以适量的黑木耳、香菇和青菜心,放在鸡汤或肉汤中,用小火炖20分钟左右,加入调料调味即可。此款颇适合做成家庭火锅,即是烩三鲜的“高配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