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8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广州市年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年市重点建设正式项目共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年市重点建设预备项目共个,年度投资计划亿元。黄埔区域内项目共有个重点建设正式项目,20个重点建设预备项目,其中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就在内。
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选址中新广州知识城,占地约20亩,建设综合业务大楼、学术交流中心、融合创新业务发展大楼和气象智能装备综合试验观测场,同步建设包括筑梦一路、筑梦三路、科教二路等项目配套市政基础设施。
效果图
按照规划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项目位于科教创新区,即广州商学院后面的科教地块!
同济院中标‘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
玲珑云塔
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地处广州中新知识城科教创新区,建成后将成为大湾区气象研究的桥头堡和国际一流的气象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涵盖气象观测,实验,展示,交流,住宿等功能。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的方案“玲珑云塔、气象之城”在此次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标方案。
?TJAD
?TJAD
模块化的垂直地标
——
设计依照科研、交流、生活各自的空间特征,形成三组功能模块:“石林水院”、“风云平台”“云上绿谷”,并垂直叠加成为集中式的“气象之城”。各功能模块紧密串联,有机融合为一体。
?TJAD
?TJAD
多元的交流空间
——
为鼓励学者之间的交流,激发科研创新,设计力图在各区域形成开放多元的交流空间:底层的科研办公空间围绕开敞的中庭展开,形成错落的室外交流平台;学习交流区室内两层通高,营造开放的学术场所;顶层的生活区围绕空中花园展开,塑造出安静舒适的都市绿谷。
建筑通风设计
?TJAD
?TJAD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气象学科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对话,设计延续这种哲学观念,形成玲珑通透、适应广州湿热的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开敞的立面将自然风引入内部,利用通高的风腔形成烟囱效应。通过环境模拟技术精准控制室外活动空间的热舒适度。在建筑各层引入景观元素,营造出绿色盎然的都市花园。
?TJAD
项目图纸
室外舒适度分析
模块化的功能布局
风环境分析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TJAD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
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第一批审议通过的6个专项规划之一。“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和“气象科技融合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成为该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该项目将承接世界气象中心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气象预报预测指导产品、技术交流培训的职能,助力大湾区发挥全球气象业务“桥头堡”作用,推动大湾区气象智能装备综合试验区建设等。该建设设想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国气象局和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经过编写项目筹建方案以及通过论证,现五方单位商定共同发挥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共建“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科技融合创新平台”,确定了共建原则、目标、建设内容、五方职责、组织架构等,预计于年底正式挂牌运行,这将不断增强气象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一带一路”气象合作的示范窗口中勇当尖兵,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来源:TJAD,建日筑闻、广州市黄埔区气象局,幸福誉业主圈
编辑:知识城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致无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点赞是态度!分享是美德!
点亮星标不走散!
独一无二的知识城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