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冯巩一组饭局上的私照在网上流出。
从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当天冯巩在一家路边摊吃饭。
穿着十分接地气的他,为了低调,还特意就坐一个背靠街面的位置。
奈何人气太高,冯巩还是被多名路人认了出来。
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前来请求合影,冯巩十分爽快地就答应了。
合影的时候冯巩还亲切地站在孩子身后,面带微笑地完成合影。
没过多久,来了一对夫妇请求敬酒,冯巩又立马放下手上的筷子,连忙起身。
冯巩刚坐下,又来了几名男女前来敬酒,尽管入座后还来不及吃上几口,
但冯巩没有不耐烦,他举起手里的杯子一饮而尽。
面对这番情景,同桌的好友开口问冯巩,是否难以忍受?
谁知,冯巩不但没有丝毫抱怨,还好言劝道:“千万别烦,那是咱的上帝。”
虽然这话多少有点调侃的味道,但冯巩的一言一行,让许多网友看得心服口服。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事情虽小,但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看到一个高赞回答深入人心:
对无用之人,亦有体贴之心;对无利之事,仍尽分内之责。
深以为然。
作为老艺术家,冯巩留下了太多值得称赞的作品。
尽管如此,他却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始终平易近人、谦卑有礼。
别林斯基说:“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谦卑低调的人生姿态,才是真正的奢华。
真正高层次的人,往往都是不动声色的存在。
高调装逼作秀的主子们都在腐蚀透支自己的骄傲资本!前段时间,女星虞书欣在直播间爆料了一件事。
一天深夜,她想要去某家店吃火锅,但发现店内需要排大长队。
于是,虞书欣转念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让身边的助理转告火锅店的工作人员“她是虞书欣”。
虞书欣自以为借助自己的名声,就可以直接进店用餐。
结果,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店员听后并没有直接给她开绿灯,
而是说了一句:“你是虞书欣也要排队。”
虞书欣爆料时一脸微笑,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言行有何不妥。
但网友却是清醒的,纷纷指责虞书欣:这不就是明晃晃地秀优越感吗?
我们身边总有太多这样的人,常常将自己摆在比他人更高的位置上,以为自己高高在上,便可以随意指使他人。
但他们却忽略了,不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是将心比心的教养;
尊重他人,才能最终赢得他人的尊重。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终会被自己的言行所拖累。
就如莎士比亚所说: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03
北宋大家苏东坡,曾自恃优越,认为自己知识渊博,就一副高高在上、优于旁人的样子。
一次,他去乡间游玩。正当他在田埂上悠闲地漫步时,迎面走来一位挑着一担泥的农妇。
看见农妇挡住了他的去路,苏东坡便傲慢地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人,汝妇当让道于我。
听罢,农妇怼道:“你既然是读书人,那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便让你。”
苏东坡根本不认为农妇是自己的对手。
这时,农妇说出了上联:“一担重泥挡子路。”
苏东坡听后大惊:仲尼是孔子,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如此才学,实在是低估了。
田埂两旁正在干活的农夫看到苏东坡一脸的窘迫,都纷纷窃笑。
苏东坡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突然他有了灵感,答道:“两行夫子笑颜回。”
虽说对上了对联,但苏东坡却为自己的言行羞愧不已。
他连忙脱下鞋袜,下到田里,把路让给了农妇。
从此以后,苏东坡便不再自恃高傲。他收敛起自己的优越感,谦逊有礼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后说一句:
行人,
如行车!
不要路怒症!
比你牛逼的主多了去!
突然脑残的爆发只是以卵击石!
自求多福吧!
来点深奥利给!
看懂的话,
你就是人才!
12年前就能以数亿资金投资股票,
实力显然非同小可,
不过根据公开信息显示,
片仔癀是王富济
持有的唯一股票,
未见其有其它持股记录。
据天眼查显示,
王富济名下公开的企业目前只有一家——上海铠锋投资有限公司,
王富济出资80%并担任董事长。
铠锋投资成立于8年1月,
注册资本万元。
8年5月,
*ST康美发行90万手认股权
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债,
铠锋投资最终获配手。
目前没有查到铠锋投资
对外投资企业的记录,
他对片仔癀的投资是以阻断中医药
名义进行的。
片仔癀在修订的年公司章程中规定每年分红比例不少于30%。
作为长期持股卧底的大股东,
自然希望分红比例越高越好,
年时期,
A股兴起“股东积极主义”,
卧底向临时股东大会提交提案,
提请自年度起将公司
现金分红比例提高至60%。
不过这一提案最后
仅获得8.32%的同意票,
所以卧底最终没有通过!
康美已经完犊子了破产了呢,
所以值得警惕!
反面教材人物出来加码中医药!
防止糖衣炮弹之下留一地鸡毛!
[尴尬][衰][骷髅][晕][惊恐][惊恐][惊恐][惊恐]
真的假的???
民族医药就这样会被毁去?
真的太伤心了呢!
这年头不会点急救!行吗!行吗!坐等急救?黄花菜都凉了呢!领来讲故事的主子一位!
大家坐好认真学习了呢
绝非屠龙无用之术,
绝对实用救命之法!
信不信由你!
反正我信了!
中风急救案例:
《真庆幸我学了中医》
晚饭后,父亲、母亲和儿子围坐在电视机前,
一边看着电视节目,一边闲聊着,眼前的画面让我不禁有些恍惚,似乎8小时之前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仅仅是个幻象。
5月最后一天的午时,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搅乱了家里的平静,我们被告知父亲晕倒在澡堂。
弟妹驾驶着汽车一路狂奔,而我的大脑也在急速地运转着,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该用怎样的应急方法?赶到澡堂后,
我并没有随着母亲和弟妹一起冲进浴池查看父亲,
而是直接奔向浴池老板娘向她借用缝衣针,
不知所以的老板娘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根又粗又长的针,
拿着缝衣针和酒精纱布
的我此时才走到父亲面前认真观察他。
平躺在地上的父亲双眼紧闭,两只攥紧的拳头随着胳膊在沿着身体、
脑袋的轨迹无意识地摆动着,最可怕的是父亲的面部暴起的血管和浮显于全身的酱黑色……
我立即蹲下身体,
为父亲实施一路早已计划好的急救措施——十宣放血。
昏迷中的父亲双手握得很紧,我费力地掰开他的拇指,
将缝衣针九针刺进拇指指尖,
酱油色的血顷刻间喷涌而出,俗话说十指连心,
每扎一针,
父亲就会痛到两只胳膊胡乱挥舞,
甚至会无意识地一巴掌拍过来,
嘴里还嘟囔无论怎样仔细倾听,
也知道辨识的话语:
娘西皮,
又扎我手指。
整个右手五指放血
都是在一人压着左手,
一人掰开右手的强制中完成的。
待到为父亲放左手指尖血时,父亲已没有了最初的“癫狂”,对于疼痛的耐受度
增加了几分,
可就在这时,
专门收费的
急救中心的救护人员赶来了,其中一个救护人员
一进浴池,
就冲着我说:
“你起来,
我们要收费处理”
我一边继续放血,
一边说:
“等你来处理,
病人就完了
再说你处理就是给患者头部打孔开洞
瞎扯犊子乱收费的事”
或许救护人员
遇到过像我这样的急救者专业人士和家属,
一时有点发愣,
但很快还是为父亲做量血压、听心脏的例行检查,
“血压稳,心率稳”,
让原本就不知所措的母亲
和弟妹紧张不起来了呢,
只有我依旧低着头努力地在父亲手指尖处挤血,
因为我知道如此诊断
仅用肉眼就可以甄别,
不用任何仪器。
急救人员
见我没有起身的意思,
很有耐心地问:
“你们到底是专业人士啊
不让抬走,
我们就赚不到钱了呢”
没等其他人回答,
老父亲就抬头回了句:
“不用,
你们走吧”
对于现代人将自身的健康
交给医生和所谓的高科技设备,
并视为救命稻草,
一个小小的感冒、
泻肚都会不厌其烦地
医院,
我深不以为然,
在古时消化不良,
喝些陈麦水、
吃点鸡内金即可;
发烧,
用姜柱或葱白擦遍全身、
喝大量温水,
一觉醒来便可痊愈……
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东西
就地取材
食疗药膳
物美价廉
药食同源
都有可能是患病时的良方,
在旧时中医
不仅是大夫的专利,
更是深入生活的
一代又一代的御膳房食疗药膳的传承。
我母亲的很多经验小方
就源自她的奶奶,
但很显然多年的西式教育让母亲在理智上
选择了顺从社会的价值取向,记得初学中医,
我曾经问过父母这样一个问题:
“以后,假如你们生病了,
医院治疗
还是用我
所了解的中医方法医治?”
当时父母异口同声、
斩钉截铁地回答我:
“去医院。”
记得当天的对话是以我尊重
父母的选择而告终,
的确在“西医治死人无罪,
中医治死人偿命”的现代社会,
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一种明知是在徒劳消耗钱财、
精力但只因别人都是这样治疗的安全死亡法,
就像20世纪初鲁迅的父亲
被剥夺功名以后,
酗酒伤肝,
最后得了肝硬化,
延请中医调治,
最终腹水吐血而死。
鲁迅非但不感激中医
减轻了他父亲的痛苦、
延长了寿命,
反而骂中医是骗子。
而如今罹患此病离世之人
多不枚数,
医院呢,
在所有人看来
他就得了该死的病。
因为那时的我简单地认为“孝”就是听从父母之命,
但当危急降临时,
我意识到世上本就没有该死的病,
真正的孝不是盲目听从,
而是不要让父母
陷入人仰马翻的困顿中、
让家庭陷入无谓的消耗中。
所以当弟妹冲着我的耳边喊:
“姐,让他们把爸抬走吧”
我丝毫不为所动,
只是埋头继续放血,
很快,
耳边的声音越来越多:
“让医生处理吧”
是浴池老板娘的声音,
“还是听大夫的吧”
是老板娘儿子的声音,
“姐,你怎么那么倔?”
是弟妹的声音……
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心急,
但如果要不受干扰地实施放血,
我必须让耳边的声音消失,
于是,
我大喊了一句:
“这是我爸,
我绝不能让我爸像我公公那样。”
8年前一个初春夜晚的公公与眼前父亲的症状非常相似——中风。
但原本仅医院经历了诸多高科技设备检查后,
出现血管崩裂导致脑部大面积淤血,
记得当年老公
费尽医院的最好脑外科专家,
得到的答案却是“准备后事”,公公从半身中风到大脑淤血到离开我们仅仅4天的时间,
我哀叹生命的脆弱的同时,
更可怜为人子女者的束手无策。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我不知道该话的出处,
但深以为然。
中华五千年,
这样的“不慈”“不孝”无知
上演了多少幕,
就连清代著名温病专家王孟英也是因其父医治无效离世后才开始苦学医术。
所以我选择自己急救,
因为我无法承受另一个至亲的生命以同样的方式离开我。
中医关于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
,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
出恶血也”。
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
可以治疗癫狂、
头痛、暴喑、
热喘、衄血等病证。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
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就是我自己也有在心包经络放血治疗胸口憋闷的经历,
清晰记得当半瓶酱油色血液被抽出后,
胸口顿觉轻松无比。
已然不记得“十宣放血”的急救法从何处获知,
但老祖宗的方法和自身的经验让我对其救急的功效深信不疑。
只是抢救父亲的过程中,
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因十宣放血更多的是靠急救者的“气”去挤压针刺处,
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见成效。
十个指尖放完血后,
父亲除了安静下来外,
没有任何变化,
但当我放完耳尖血,
开始又一轮的十宣放血时,
浴池老板娘的儿子
走过来跟父亲说:
“你的脸色缓过来了。”
这时我才注意到,
原本笼罩着父亲面部的酱黑色已然褪去,
露出原本的肤色,
紧接着我听到了父亲的声音:“我没事,干嘛让我躺着。”
仔细分辨父亲说话还残留着些许大舌头的感觉,
但至少可以听得真切了。
父亲明显的好转让我轻松了许多,
我终于可以抬起头观察父亲,虽然父亲面部肤色恢复正常,但下肢仍旧罩着一层青灰色,我第二次拨通了一位
深谙针灸术执业医师团队的朋友电话,
在他的指点下,
父亲的脚尖也无一幸免地遭受了针刺,
望着墨汁般血液从针刺处涌出,
我庆幸注意到了父亲下肢的问题,
脚趾间的放血让父亲原本冰冷的双脚稍稍有了些温暖;
接下来,
我又按照执业医师团队朋友
的指导在面部暴起的血管处做了放血,
随着身边晕染着血液的纸巾越堆越多,
父亲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他能自己吞咽红糖水了,
他能坐起来了,
他自己穿上了衣服,
他能自己走路了。
两个小时,
从实施十宣放血到父亲恢复自如仅用了两个小时,
彼此的他已经可以开怀地对我说:“鬼丫头,下手真狠。”
“丫头,你给我毁容了。”
“我原本想活岁的,
这下是不能了。”
我接口说:“你还能活到岁。”这话不仅是安慰,
还因为自信,
缘于对古老中医的自信。
当晚,
我没有回自己的家,
而是留在父母家中以防万一,但事实证明,
担心是多余的。
据同样是离退休干部的母亲说,
那一夜父亲睡得很沉、很香。接下来的日子,
我仍旧会为父亲继续做放血治疗,
还会为父亲施手针,
疼痛已不再是
他眼中的毒蛇猛兽,
而成了疗愈的一剂良方。
3天后的傍晚,
小区广场上,
舞动的人群中多了父亲的身影。[得意]靠谱
嗯继续学习中医技能
智慧开启中医药膳食疗的宝箱!
个人图书馆
国医大师—邓铁涛55个经验方
15-03-16胡言佛语+
国医大师—邓铁涛55个经验方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气虚型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气阴两虚型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
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气虚气郁型、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肝郁气虚型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
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六、治泄泻方〔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
〔功效〕消炎止泻。〔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注意本方在无寒无热证下使用〔组成〕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克。
〔用法〕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毫升,加开水毫升,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外敷法:三黄散外敷。
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九、治慢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
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十、治慢性肝炎方〔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
〔功效〕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慢性肝炎。
〔加减法〕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
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
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
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30克,或金钱草25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虫6克。
十一、治早期肝硬化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10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0克。〔功效〕健脾护肝,化软坚。
〔主治〕早期肝硬化。〔
加减法〕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珍珠草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
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
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5克,石斛12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
十二、治腹水方〔组成〕甘草、甘遂等量。〔用法〕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2克,
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送服。〔功效〕攻逐泻水。〔主治〕肝硬化腹水。注:此方为民间验方,攻逐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十三、治低白蛋白症方〔组成〕淮山30克,苡米15克,鳖或龟约斤许。〔用法〕煲汤或炖服。每周1~2次。
〔功效〕健脾填精。
〔主治〕低白蛋白症或A/G比值倒置者。
十四、治肝吸虫方〔组成〕
①党参(或太子参)12克,云苓12克,白术10克,扁豆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枣子槟榔25克(切),使君子10克,甘草5克。②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榧子肉25克,枣子槟榔25克(切)。
〔用法〕先服①方,每日1剂,复煎当日服,连服3~4天;后服②方,服法同上,连服5~7天为1疗程。若体质壮实者,则先服②方,后服①方,剂次不变。感染轻者,一般服1~2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3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疗程。
〔功效〕健脾驱虫疏肝。
〔主治〕肝吸虫病。
十五、治胆道蛔虫症方(胆蛔汤)〔组成〕炒榧子肉15克,使君子(打)12克,枣子槟榔(切)12克,乌梅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
〔功效〕驱虫,安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加减法〕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
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
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
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
蛔虫性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逢穴,
或加服生油50毫升,口服或胃管给药。
十六、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
〔组成〕柴胡10克,太子参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蒲黄6克,
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效〕舒肝利胆排石,健脾活血。〔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法〕热盛者去太子参加黄芩、栀子;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
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元明粉、枳壳或大黄;脾虚较甚者加云苓、白术。
十七、治阿米巴痢疾方〔组成〕鸦胆子肉20粒。
〔用法〕以滑石粉为衣,空腹吞服。〔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痢。
〔主治〕阿米巴痢疾。注:此方出于张锡纯。
十八、治高血压方几个方1石决牡蛎汤〔组成〕石决明30克(先煎),
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2克(后下),莲子心3克,莲须10克。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加减法〕苔黄、脉数有力者加黄芩;
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加大黄;
苔厚腻者去莲须加茯苓、泽泻;
头痛甚者加菊花或龙胆草;
头晕甚者加天麻;
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2莲椹汤〔组成〕莲须10克,
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淮山30克,龟板30克(先煎),
牛膝15克。〔功效〕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加减法〕气虚者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血虚者加首乌、黄精。3肝肾双补汤〔组成〕
桑寄生30克,首乌30克,川芎10克,淫羊藿10克,玉米须30克,杜仲10克,磁石3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
功效〕双补肝肾,兼予潜阳。〔
主治〕阴阳两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黄芪30克;
肾阳虚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汤
(肉桂、熟附子、黄精、桑椹子、丹皮、云苓、泽泻、莲须、玉米须、牛膝);
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4赭决九味汤〔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3克,法夏10克,云苓15克,
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气祛痰。
〔主治〕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子、女贞子;
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田七末等。
十九、治冠心病方〔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8克,竹茹10克,法夏10克,云苓15克,橘红10克,枳壳6克,甘草5克,丹参18克。〔功效〕益气祛痰以通心阳。〔主治〕气虚痰阻型冠心病。〔加减法〕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豨莶草或失笑散;气虚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重用黄芪;血压高加草决明、代赭石、钩藤、牛膝;血脂高加山楂、布渣叶、草决明,首乌。
二十、治风湿性心脏病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桑寄生30克。〔功效〕益气活血。〔主治〕气虚瘀血阻滞兼肾虚风湿性心脏病。
二十一、治慢性心衰方〔组成〕花旗参10克(另炖),麦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太子参30克。〔功效〕益气生脉。〔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加减法〕心阳虚者用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等),心阴虚者用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夏、云苓、田三七等),除二方外,
阳虚亦可用四君子汤合桂枝甘草汤或参附汤,加五爪龙、北芪、酸枣仁、柏子仁等;阴虚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血瘀加用桃红饮(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威灵仙)或失笑散;
水肿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饮;
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莶草、北杏、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苏子、白芥子、胆星、浮海石;湿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
喘咳欲脱之危症则用高丽参合真武汤浓煎频服,配合静脉注射丽参针、参附针,或参麦针以补气固脱。注:此方出于黄省三加以化裁。
二十二、治偏瘫截瘫方〔组成〕黄芪~克,赤芍15克,归尾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功效〕益气活血。〔主治〕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注:此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味。
二十三、治咳嗽方〔组成〕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浮海石10克,冬瓜仁10克,北杏10克,五爪龙2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甘草5克。〔功效〕降气化痰,宣肺止咳。〔主治〕痰湿型咳嗽。〔加减法〕外感咳嗽加豨签草15克、桑叶10克、薄荷6克(后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克、芒果核10克。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
暑热咳嗽加莲叶10克、扁豆花10克、西瓜皮15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克、沙参15克。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克、生姜3片、苏叶6克。痰热咳嗽加黄芩12克、瓜蒌15克、竺黄10克。二十四、治肺气肿方〔组成〕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鹅管石30克。〔功效〕培土生金,降气除痰。〔主治〕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加减法〕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喘甚者加麻黄6克、地龙10克。兼食滞者加木亡果核10克,布渣叶15克。
二十五、治支气管扩张症方〔组成〕百合30克,百部15克,海蛤壳30克,白芨30克。〔功效〕固肺敛肺,止咳止血。〔主治〕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百日咳,久咳,咳唾痰血。注:上海验方。
二十六、治肺结核方〔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知母15克,玄参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丹参9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功效〕补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治〕肺结核。二十七、治神经官能症方〔组成〕甘草10克,大枣5枚,面粉一汤匙(冲熟服)。〔功效〕养心安神,甘缓和中。〔主治〕神经官能症,失眠。注:此方即甘麦大枣汤,小麦改为麦面粉效果更好。
二十八、治头痛方(加味选奇汤)〔组成〕防风9克,羌活9克,黄芩9克,甘草6克,白芍12克,白蒺藜12克,菊花9克。〔功效〕祛风,清热,止痛。〔主治〕头痛,偏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加减法〕阴虚明显者生地易黄芩,或以磁石朱丸与六味地黄丸以治之。日服磁朱丸以镇摄其亢阳,晚服六味地黄丸以滋其肾阴。血瘀者加茺蔚子10克,牛膝15克,豨签草15克,或用血府逐瘀汤。注:磁朱丸本眼科用药,又名神曲丸,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用克神曲以配60克之磁石及30克之朱砂,磁石滋肾潜阳,重镇安神,朱砂清心安神,妙在用克神曲以健运脾气,使石药不致有碍胃气,又又能升清降浊。
二十九、治癫痫方〔组成〕荆芥8克,全蝎10克,僵蚕10克,浙贝10克,橘络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蜈蚣2条。〔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量。〔功效〕益气祛痰,镇痫安神。〔主治〕癫痫。附:治癫痫民间验方〔组成〕未开眼黑狗仔全只。〔用法〕放瓦筒包黄泥糊,炭火烤至小黑狗干炭,研细末,放瓶中打地气,分几次用黄精酒送服,一般壮者不服此方。另方:黄豆2克,地龙干30克,白胡椒30克,水0克,慢火煲至干水,每天3次,食黄豆一握。〔功效〕镇痫安神。〔主治〕癫痫。
三十、治甲亢方〔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浙贝1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山慈姑10克,甘草5克。〔功效〕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主治〕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加减法〕肝郁者加柴胡、枳壳、白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熟枣仁、柏子仁;烦躁惊惕者加麦芽、大枣;汗多加浮小麦、糯稻根;手颤者加钩藤、首乌、白芍、鸡血藤;突眼加木贼、白蒺藜;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云苓、五爪龙;肾虚加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楮实子;血瘀者加丹参、丹皮。
三十一、治皮肌炎方〔组成〕青蒿10克,鳖甲30克(先煎),地骨皮3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红条紫草10克。〔功效〕滋阴清热。〔主治〕皮肌炎,红斑性狼疮。
三十二、治硬皮病方〔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百合30克,太子参30克。〔功效〕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主治〕硬皮病。〔加减法〕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三十三、治糖尿病方〔组成〕淮山药9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丹皮10克,玉米须30克,仙鹤草30克,黄芪30克。〔功效〕益气养阴,降糖止渴。〔主治〕糖尿病。
三十四、治地中海贫血方〔组成〕一方:吉林参6克,鹿茸片3克,炖服。二方: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炙甘草6克,归头12克,熟地24克,川芎10克,花生衣10克,白芍12克,淫羊藿6克,补骨脂10克,杞子10克。〔功效〕大补气血。〔主治〕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亦可用)。
三十五、治血小板减少症方〔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柴胡9克,升麻5克,陈皮3克,炙甘草5克,黄精12克,仙鹤草30克,首乌15克。〔功效〕益气养血。〔主治〕血小板减少症。
三十六、治重症肌无力方〔组成〕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归头10克,陈皮3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30克,首乌20克,杞子10克。〔功效〕补脾益损。〔主治〕重症肌无力。〔加减法〕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旱莲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兼湿者加苡仁、云苓;兼痰者加浙贝、橘络;有外感者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酌加豨签草、千层纸、桑叶等。
三十七、治血尿方〔组成〕三叶人字草30克。〔功效〕止血尿。〔主治〕血尿〔加减法〕泌尿系结石者加海金砂5克,金钱草30克,砂牛末3克(冲);慢性肾盂肾炎者合自拟珍凤汤(珍珠草、小叶凤尾草、太子参各15克,云苓12克,白术、百部各9克,桑寄生30克,小甘草5克);慢性肾炎者加淡豆豉30克,田七末3克(冲)。
三十八、治血崩方〔组成〕血余炭末3~9克(冲服)。〔功效〕收敛止血。〔主治〕妇女崩漏。〔加减法〕月经过多或月经时间过长可合用胶艾四物汤(阿胶、艾叶、当归头、熟地、川芎、白芍)。另一法:直接灸隐白,大敦穴,1~3壮。
三十九、治上消化道出血方〔组成〕阿胶10克(烊化),田七末(炒黄)3~5克(冲服)。〔用法〕三七末炒至深黄色,放置冰箱24小时即可用。〔功效〕养血止血。〔主治〕消化道出血。
四十、治吐血咯血方〔组成〕用5岁以下之健康男孩之中段尿,送服止血散(血余炭,煅花蕊石,白及末,炒三七末,等份共为极细末)1~3克。〔功效〕引火归原,血归其位。〔主治〕肺病大咯血或胃病大吐血。〔加减法〕血得止辨证用药以治其本。另一法:用梅花针叩击人迎穴,以人迎穴为中心,叩击圆周直径1寸至寸半(同身寸许),从中心开始圆周扩大。左右各叩击1~3分钟,每天1~3次。四十一、治腰腿痛方〔组成〕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5克,没药5克,生地2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四十二、治风湿性关节炎方〔组成〕豨签草15克,老桑枝30克,宣木瓜12克,晚蚕砂10克,威灵仙15克,赤芍15克,甘草5克,宽筋藤24克,络石藤24克,银花藤24克。〔功效〕祛风清热,通络止痛。〔主治〕热痹,风湿性关节炎。
四十三、肢节疼痛外洗方〔组成〕海桐皮12克,细辛3克,祈艾12克,荆芥9克,吴茱萸15克,红花9克,桂枝9克,川断9克,归尾6克,羌活9克,防风9克,生川乌12克,生姜12克,生葱连须5条。〔用法〕煎水加米酒30克,米醋30克,热洗患处,每日2次。〔功效〕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治〕肢节疼痛,风寒湿痹,瘀痹。注:此方为家传方。
四十四、治脱发方〔组成〕首乌30克,黑豆30克,大枣4枚,甘草5克,黄精15克,熟地24克,桑椹子12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功效〕养血生发。
〔主治〕斑秃,脱发,白发。外治法:①每天晨起用白兰地酒擦全头发脚,脱发处多擦;②脱发处配合运用毫针平压挑刺患部。其针法是:先用一寸毫针向后斜刺百会穴,并留针至结束;继而选用一寸毫针3~5枚,并排摄在拇、食指间,然后平压在患部皮肤上,再一齐平提起,此时患部的皮肤则被轻轻挑起,如此往返操作,把整个患部的皮肤平压挑刺一遍,每天或隔天1次
。四十五、治漫性咽喉炎方〔组成〕五爪龙30克,玄参15克,千层纸6克,桔梗10克,乌梅6克,甘草6克。〔功效〕益气养阴,利咽止痛。〔主治〕慢性咽喉炎。注:如无五爪龙,可用太子参15克代。
四十六、治过敏性鼻炎方〔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15克,白芍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功效〕益气固表,疏风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注:如无五爪龙,可用黄芪15克代。
四十七、治牙痛方〔组成〕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细辛6克,海桐皮30克。〔功效〕滋阴降火,消肿止痛。〔主治〕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
四十八、治泌尿系感染方〔组成〕珍珠草(鲜用)30克,小叶凤尾草(鲜)30克。〔功效〕清热利尿。〔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
四十九、治慢性肾盂肾炎方(珍凤汤)〔组成〕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2克,小甘草5克,,百部9克,桑寄生18克,珍珠草15克,小叶凤尾草15克。〔功效〕健脾利湿,扶正祛邪。〔主治〕慢性肾盂肾炎。
五十、治泌尿系结石方〔组成〕金钱草30克,生地15克,广木香5克,鸡内金10克,海金砂3克(冲服),(或琥珀末或砂牛末与海金砂交替使用),小甘草3克,木通9克。〔功效〕利水通淋,化石排石。〔主治〕泌尿系结石。
〔加减法〕小便涩痛者加小叶凤尾草24克,珍珠草24克。血尿者加白茅根30克,淡豆豉10克,三叶人字草30克。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克。肾阳虚者加附桂或附桂八味丸加金钱草、琥珀末之类治之。
肾绞痛或腹痛甚者可当即用拨火罐疗法。此法不仅能止痛,而且能使结石下移,以利排出。拔火罐疗法:痛在上腹或腰背者罐口放在腰背部痛点处(罐口余部偏于下方),痛在下腹部者,罐放腹部痛点处。
五十一、治尿毒症方〔组成〕熟附子10克,肉桂心2克(焗服)(或桂枝10克),白芍15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猪苓30克,云苓皮30克,益母草30克。〔功效〕温阳利水。〔主治〕尿毒症。注:宜与灌肠方同用。
五十二、灌肠方〔组成〕大黄30克,槐花30克,崩大碗30克,苏叶10克,益母草30克。
〔用法〕煎至毫升,紫金锭3片,熔化,保留灌肠。〔功效〕清热解毒。〔主治〕尿毒症,昏迷,脓毒血症。
五十三、消尿蛋白方〔组成〕黄芪30克,龟板30克,淮山药15克,苡仁15克,玉米须30克。
〔功效〕健脾固肾,利湿化浊。
〔主治〕蛋白尿。
五十四、治乳糜尿方
〔组成〕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6克,川萆薢30克,百部12克,台乌15克,广木香3克(后下),
丹参15克,珍珠草15克,桑寄生30克,石菖蒲10克。
〔功效〕健脾祛湿。
〔主治〕乳糜尿。五十五、治前列腺肥大方〔组成〕
黄芪30克,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王不留行12克,滑石20克,木通10克,云苓15克,炒山甲15克,甘草5克,两头尖10克,玉米须30克。
〔功效〕益气行气,通利水道。
〔主治〕前列腺肥大。〔
加减法〕尿频、尿急、尿涩痛者加珍珠草15克,小叶凤尾草15克;血淋加白茅根30克,三叶人字草30克,淡豆豉10克。
收起内容
还有更有趣的故事呢!
可悲!中医界的三大垃圾中医!!!
凤凰TCM今天
?
凤凰TCM
凤凰中医传媒: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播!投稿VX:FHzhongyi
34篇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