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叶金花: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
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MussαendαpubescensAit.f.的藤或根。
藤状小灌木。小枝蔓延,初时被柔毛,成长后脱落。单叶互生,有短柄,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短尖,边全缘,上面无毛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托叶2深裂,裂片条形,被柔毛。夏季开花,聚伞房花序。密集多花者生枝顶;花黄色,无柄;花萼钟形,被毛,裂片5,条形,长3~4mm,其中常有1片扩大成白色叶状,阔卵形或圆形,长2.5~4cm;花冠长约2cm,黄色,外被伏柔毛,裂片5,镊合状排列;雄蕊5个,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极短;子房2室,胚珠多数。浆果椭圆形,长8~10mm,宽6~7.5mm,聚集一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于较阴的山坡、沟谷、溪旁及灌丛中。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主产于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全年可来收,鲜用洗净晒干,切碎。
取茎晒干,切段或制粉。
为干燥的地上部分,茎呈圆柱形,长0.5~3.5cm,直径0.2~2.5cm,表面黄绿色和黄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同心环,髓部白色。气微,味甘淡凉。
茎中含皂苷类:海恩西阿苷元A、玉叶金花苷A、B、C、M。还含β-谷甾醇、豆甾醇、熊果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山桅苷甲酯、阿魏榄仁酸。叶中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豆甾醇、β-谷甾醇、高级脂肪醇及环烯醚萜苷类、玉叶金花苷酸甲酯和山栀苷甲醚。
抗早孕作用:本品水煎液和乙醇沉淀物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
甘、淡,凉。
清热解暑,凉血解毒。适用于中暑,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肾炎水肿,肠炎,子宫出血,毒蛇咬伤。民间有作抗生育药用。可治断肠草、木薯、野菌中毒。
15~30??;或研末水冲服。这张图片来自百度,若有不妥敬请告知。
医院桑雅清老师提供图片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玉叶金花
玉叶金花:别名:山甘草,凉茶藤,白纸扇,银叶草,红心穿山龙。
根、茎及叶。
根:味甘淡,性凉。
全草:味苦,性寒,入肺、肾、大小肠经。
根:疏风泄热,清血解毒,润肺,滋肾,镇咳,利尿。
茎叶: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消炎,活血化淤。
根:肺热咳嗽,产后风,月内风,腰骨酸痛,肾炎水肿,乳腺炎,痈肿,小儿疳积,疟疾发热。
茎叶:感冒发热,中暑,肠炎腹泻,暑热泄泻,
咳嗽,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肾炎水
肿,口腔糜烂,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干品18.8~37.5克,水煎服。
胃寒泄泻者勿用,或加涩肠药同用。
1.肾炎水肿:
玉叶金花根22.5克,咸丰草22.5克,水丁香18.8克,车前草18.8克,猫须草15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2.清肝解暑:
玉叶金花根30克,白鹤灵芝草18.8克,千里光15克,六角英18.8克,伤寒草18.8克,鬼针草30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去药渣,加黑糖适量,溶化调匀,分3次服。
3.防暑凉茶:
玉叶金花藤枝15克,七叶埔姜叶15克,薄荷5克。
用法:共研粗末,每次将3.5克装入过滤袋,放入茶杯中冲泡沸水,5分钟后即可饮用。
4.支气管炎、喉痛:
玉叶金花根18.8克,马尾丝18.8克,狗尾虫30克,半枝莲15克,半边莲15克,岗梅根30克,鬼针草30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分2次。
5.中气歃伤咳:
玉叶金花30克,鱼腥草(十药)56.3克,岗梅根37.5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去渣,加冰糖30克,炖溶化,分2次服。
6.肿疡、刨伤出血:
鲜玉叶金花叶18.8克。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医院桑雅清老师提供图片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山甘草
山甘草:异名:白蝴蝶、白茶、凉茶藤、白头公、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土甘草、水根藤、假忍冬藤、蝴蝶藤。
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的茎叶。
??此外,同属植物展枝玉叶金花M.divαricαtαHutch.亦作“山甘草”药用。生于山地灌丛及路边。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6~8月采收,晒干。
山甘草MussαendαpubescentisCαulisetFolium?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地。
茎圆柱形,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具细纵皱纹、点状皮孔及叶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绿色,髓部明显,白色。气微,味淡。
玉叶金花茎中含三萜皂苷类:海恩西阿苷元A。酚苷类:玉叶金花苷A、B、C、D、E、H、S、I、J。
??地上部分含酚性苷玉叶金花苷L、M、N,4种环烯醚萜苷。
本品中所含成分咖啡酸、阿魏酸对小鼠有不同程度的抗早孕作用,并发现山甘草的水煎液和81%乙醇沉淀物为抗早孕活性有效部位。
甘、微苦,凉。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泄泻,痢疾,肾炎水肿,湿热小便不利,疮疡脓肿,毒蛇咬伤。
1.《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
2.《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3.《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暑,凉血解毒。
4.《福建药物志》:清热除湿,消食和胃,解毒消肿。预防中暑,感冒,治支气管哮喘,肺痈,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血,痢疾,消化不良,小儿疳积,风火赤眼,中耳炎,急性乳腺炎,痈疽疔疖,以及断肠草、木薯、毒菇等中毒。
内服::煎汤,15~30??,鲜品30~60??;或捣汁外用:捣敷。
1.治感冒,预防中暑:
(玉叶金花)茎、叶60~90??,黄荆叶30~45??。水煎分次服。《湖南药物志》。
2.治支气管炎:
玉叶金花15??,福建胡颓子9??。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3.治咽喉肿痛:
鲜(玉叶金花)叶和食盐少许捣烂绞汁,频频咽下。《广西本草选编》。
4.治急性胃肠炎:
鲜(玉叶金花)茎、叶30~60??。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湿热小便不利:
玉叶金花30??,银花藤60??,车前子30??。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6.治恶疮肿毒:
山甘草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7.治烧烫伤,毒蛇咬伤:
鲜(玉叶金花)叶60~??。水煎外洗。《广西本草选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