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全国各地就诊患儿人数剧增,各新闻媒体、家长群也都在转发预防提醒。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主要侵犯1-7岁的一个小孩,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多见。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它的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还有一些疱疹病毒、EB病毒比较多见。
当我们的宝宝劳累过度、活动量大或者有过敏体质,突然出现气温变化受凉了,还有一些物理化学刺激等,使孩子的免疫力低下了就容易患此病。
临床是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这个病它是自限性的,一般的病程4-6天,重者可至2周,预后是比较好的。
疱疹性咽颊炎患儿一般在突然间会出现高热,潜伏期是3-10天左右,大概24-48小时可以达到高峰,最高的时候体温有39-41度;有的孩子可能会头疼、嗓子不舒服,有的孩子身上会肌肉酸疼;一般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会有呕吐、拒食、不吃奶了,甚至有的特别严重的孩子可能会有高热惊厥的表现,因为孩子有发热,所以就有可能出现抽搐。
除了发热之外,最典型的症状就出现在咽部,一般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上图是疱疹性咽峡炎的整个病程,我们就会知道宝宝早期发烧之后嗓子疼、嗓子里起泡,当泡破了的话,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流口水、食欲不好的症状,因为溃疡破了,特别的疼痛。
1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传染病吗?
答: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不在国家法定传染病之列,但引起它的病毒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基本相同,手足口病属于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所以疱疹性咽峡炎也属于传染病,传染性比较强,以粪-口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为主。
2疱疹性咽峡炎会复发吗?
答:不会复发但可能会再感染新的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是可能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的统称,感染过这20多种肠道病毒中的一种后,不会再感染这种病毒,但是仍有可能感染这20多种肠道病毒中的其他种类病毒。
3疱疹性咽峡炎会在家庭中传播吗?
用哪种消毒剂管用?
答:疱疹性咽峡炎会在家庭中传播。虽然在5岁以下儿童中高发,但成人也易感,尤其是免疫力弱的成人更易感,比如孕妇和产后妈妈。消毒需要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的酒精无效,5%的来苏也无效。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需要及时治疗。复方半边莲中半边莲、半枝莲及白花蛇舌草均有清热解毒、消肿之效。白花蛇舌草还有活血化淤及增强免疫等功效.复方半边莲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且能明显抑制多种病毒。能增加巨嗞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吞嗞能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复方半边莲口服、喷雾或直肠给药能消除口、咽炎症的充血、水肿状态,抑制分泌物渗出,使口腔炎消失、疼痛迅速减轻、流涏减少至消失、溃疡愈合,有效地避免了患儿静脉用药的痛苦,减少药物副反应,患儿及家长容易接受,操作方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