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菁
我虽不起眼,但我可以治消渴
基本信息
田菁
tiánjīng
sesban
Sesbaniacannabina(Retz.)Poir.
豆科Fabaceae,田菁属Sesbania
向天蜈蚣、叶顶珠、铁精草
植物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3.5米。茎绿色,有时带褐色红色,微被白粉,有不明显淡绿色线纹。平滑,基部有多数不定根,幼枝疏被白色绢毛,后秃净,折断有白色粘液,枝髓粗大充实。
羽状复叶;叶轴长15-25厘米,上面具沟槽,幼时疏被绢毛,后儿无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小叶20-30(-40)对,对生或近对生,线状长圆形,长8-20(-40)毫米,宽2.5-4(-7)毫米,位于叶轴两端者较短小,先端钝至截平,具小尖头,基部圆形,两侧不对称,上面无毛,下面幼时疏被绢毛,后秃净,两面被紫色小腺点,下面尤密;小叶柄长约1毫米,疏被毛;小托叶钻形,短于或几等于小叶柄,宿存。
总状花序长3-10厘米,具2-6朵花,疏松;总花梗及花梗纤细,下垂,疏被绢毛;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苞片2枚,均早落;花萼斜钟状,长3-4毫米,无毛,萼齿短三角形,先端锐齿,各齿间常有1-3腺状附属物,内面边缘具白色细长曲柔毛;花冠黄色,旗瓣横椭圆形至近圆形,长9-10毫米,先端微凹至圆形,基部近圆形,外面散生大小不等的紫黑点和线,胼胝体小,梨形,瓣柄长约2毫米,翼瓣倒卵状长圆形,与旗瓣近等长,宽约3.5毫米,基部具短耳,中部具较深色的斑块,并横向皱折,龙骨瓣较翼瓣短,三角状阔卵形,长宽近相等,先端圆钝,平三角形,瓣柄长约4.5毫米;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分离,花药卵形至长圆形;雌蕊无毛,柱头头状,顶生。
荚果细长,长圆柱形,长12-22厘米,宽2.5-3.5毫米,微弯,外面具黑褐色斑纹,喙尖,长5-7(-10)毫米,果颈长约5毫米,开裂,种子间具横隔,有种子20-35粒;种子绿褐色,有光泽,短圆柱状,长约4毫米,径2-3毫米,种脐圆形,稍偏于一端。
花果期7-12月。
1.小叶宽不超过7毫米,小叶节间常长于3厘米,节平滑;小叶通常多于20对,叶轴长通常超过13厘米。
2.小枝、叶轴、花序轴无皮刺;小叶下面多少有长柔毛;旗瓣宽大于长。
3.花序具2-6花,花萼长3-4毫米;花冠长10-12毫米;荚果宽2.5-3.5毫米。
传统药用
根、叶入药。(中药名:田菁)
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平,味微苦、涩。
叶: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根:涩精止渴,燥湿止带。
叶:治热淋,血淋,赤眼,蛇伤。15~30g(鲜品加倍,大剂量用至g),水煎服;或外用。
根:治消渴,下消,赤白带。15~30g(鲜品加倍),水煎服。
1.消渴(糖尿病):鲜田菁根、淮山各30g,猪膀胱1个,水炖,饭前吃肉喝汤。
2.热淋(尿路感染)、血淋:鲜田菁叶60~g,捣烂绞取汁,加冰糖少许炖服。
3.下消、赤白带:鲜田菁根30g,银杏14粒,冰糖30g,水煎服。
4.赤眼(眼结膜炎):鲜田菁茎叶60g,叶下珠30g,毛茛3g,半枝莲15g,野菊花10g,水煎服。
5.毒蛇咬伤:鲜田菁叶60g,捣烂绞取汁,加黄酒60ml炖服;渣外敷患处。
现代研究
种子含有多糖,如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降血糖、抗氧化、提高免疫。
1.RuiLi,NingTang,XinJia,YajunXu,YongqiangCheng.AntidiabeticactivityofgalactomannanfromChineseSesbaniacannabinaanditscorrelationofregulatingintestinalmicrobiota[J].JournalofFunctionalFoods.,83.
2.RuiLi,ChongyangZhu,XiaojiaBian,XinJia,NingTangandYongqiangCheng.AnantioxidativegalactomannanextractedfromChineseSesbaniacannabinaenhancesimmuneactivationofmacrophagecells[J].FoodFunction..
写在结尾
对田菁这个植物的文献检索发现:田菁种子在工业上的用途挺广的,因其有多糖类成分,可以提取为田菁胶。但对其根、叶子等其他器官研究很少。对其药发现的研究不多,不论是何器官或整个植物仅发现寥寥几篇的英文文献,主要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个团队在研究田菁种子里的多糖成分。目前发现多糖中的半乳甘露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和提高免疫等作用。对于降血糖的作用似乎可以与传统主治消渴有联系,但其他方面的功效还是空白。所以对于这些田间小草,其实待开发利用的空间还很大!值得我们这代人好好去研究,发扬光大!
END
图文
飞鸟
排版
飞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