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迷路,才寻找出去的路。
前几天,身边的一个朋友打了新冠疫苗,回去第二天,就发烧烧了,流鼻涕,打喷嚏。赶紧给我打电话,痛哭流涕的说:我可能得新冠肺炎了。我当时什么也没干,没接触外地人,没有去外地,就打了疫苗…… 吓得不敢出门,一想到老婆孩子父母,内心无比的恐惧绝望。
我说你看国外疫苗可能看多了。中国的疫苗是灭活的死疫苗,对人体没这方面的伤害,不用担心。国外确实有用活病毒打入体内,让机体产生抗体的。但中国不采用这样的方法。给他科普了一下中国对疫苗的知识。他这才明白。
他说;“别人说话我都不信,只信邓哥你了,外面的骗子太多,我都分辨不出来,只好麻烦哥了”。我让他吃家里小柴胡颗粒,吃一日就好了。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是专家,其他领域永远是小白。如果跨行业的问题,找那个行业的专家请教就可以了。
几天前,有个朋友感觉身体稍有不适,医院化验。出来了结果,医院大夫看了看。大夫说:‘没事“。让他回去吧。又把化验单发我看看,很多指标都是临界值,即使超的也就一点点。
我说:“你把以前的也拍过了我看看”。发来一看,趋势确实往严重方向发展了。我说在这样发展可定会重,于是给他开了些中药调理调理。
这就是中医的长处,能够改变机体的趋势,起到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的优势。
专家也是人,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认知。跟其他人的认识不同。所以那个专家和我都给出了方法,但到底谁的更好。如果他医院,同样也不是固定的一种方法。条条大路通,但脚下的路各个不同,所以专家和专家之间也是有层次和级别的认知不同。
前年的夏天,有个朋友介绍了一个,河南驻马店的一位当地名医。
老先生八十多岁了,据说擅长妇科。朋友用视频连线,带我先看看,好以后来拜访。视频中,荒凉的黄土墙坑坑挖挖,周围树木花草稀少,进的门里,门庭若市。
老先生方子自己写方子。有个小伙子(可能是其孙)在抓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子怎么看都是危房。我说想先看看老先生的处方如何。小伙子看到我朋友拍摄,一把就把其他的方子收了起来。警惕和厌恶的眼神溢于言表。估计是没有合法的经营许可证,或是怕我们拍走人家的秘方。我朋友与他们说了几句,这才关系缓和。
视频中,处方都是活血化瘀温阳补益的药物。如 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生地10克,泽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20克,申姜10克,高良姜10克,香附10克,防风10克,茯苓10克……等等,每人处方大概二十三四味。前十几味都一样。
当时不是本人去。我当时让朋友帮忙问问,为甚么,妇科药里要加防风。我看以为是防住风邪侵袭机体,预防感冒,但是老人说不是,原话记不得呢,大意是月经不好时间长了,人就虚了,气就提不上来了,所以用它把气吹提起来。可能引用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从药里,鼓荡气血吧。
人生处处是学问,所以抓住机会,就要跟人学学,不要自高自大。
这几天,陪几位中医前辈到西安,类似于中医研讨会,随行的路上大家聊聊中医,对中药,诊断,和自己看病,互相切磋切磋。其中有位林大夫,他用“以寒化寒”的方法治疗肿瘤。
人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不容易的肿瘤,就是机体有活力,人老了,阳气不足了,所以肿瘤是寒凝在那里结成的。一般人可定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方法。
但是肿瘤一补益,肿瘤就会先争夺营养,会变得更大,所以林大夫用寒冷的药物。肿瘤受凉冷的药物,就开始萎缩了。
用海藻,昆布,牡蛎,花粉,夏枯草治疗乳腺癌。
用石见穿,蒲公英,夏枯草,舌蛇草治疗肺癌。
用牛黄,野菊花,青黛治疗胰头癌。
用海藻,昆布,半枝莲,半边莲,山慈菇,治疗肝癌。
萎缩到一定程度,再用温阳,补益的药物外敷,皮肤吸收,阳气就恢复了。病就好了。
初听理论,会被吓到,认为不可思议,细细想来,有全是道理。所以见解,决定了你的高度。行动取决于你的能力。
邓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