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水气篇,是承受内经根本,提议风水,皮水等病名,又有进展。我认为依照金匮提议心肝脾肺肾来分类较好。
此外留意金匮提议调节三个法则:
水在上发汗,不才利之。
血不利为水,名曰血分。
腹大,小便不利,脉沉,可下。
肺水:身肿,小便难,不时鸭溏。
风水风热,越婢汤主之。宣肺行水。
此方也是内经开鬼门治法;咽痛能够加银花连翘板蓝根牛蒡子僵蚕等,卫气不开,表闭郁较甚能够苏叶蝉衣荆芥,防风之属,可能选历时方荆防败毒散加减。刘渡舟赵绍琴调节肾病常选本方加减。
刘渡舟医案
王某某,女,68岁。患慢性肾炎两年,常因伤风,操劳而发水肿,腰痛一再发生,多方调节,稽延不愈。近半月来水肿加剧,下列肢为甚,小便不利,腰部酸冷,纳呆,腹胀,时有咽痒,咳嗽。视其面色昏暗不泽,舌质红,苔厚腻,切其脉滑略弦。尿检:卵白(+++),红细胞(20个),白细胞一些。血检:BUN9.2mmol/L,Scrmol/L胆固醇7.8mmol/L,Hb80gl/L。刘老辨为湿热之毒壅滞三焦。经日:“少阳属肾,故将两脏”,故三焦为病可累及肺、肾。治以通利三焦湿热毒邪,荆防肾炎汤主之。
荆芥6g,防风6g,柴胡10g,前胡10g,羌活4g,独活4g,枳壳10g,桔梗10g,半枝莲10g,白花蛇舌草5g,生地榆15g,炒槐花12g,川芎6g,赤芍10g,茯苓30g。
服十四剂,水肿显然消退,小便量加多,尿检:卵白(+),红细胞一些。药已中鹄,继以上方收支,约莫又服三十余剂,水肿尽退,二便寻常。尿检:卵白(±),血检:BUN4.9mmol/L,Scr85mol/L,胆固醇4.2mmol/L,HbllOg/L。舌淡红,苔薄微腻,脉濡软无力,此大邪已退,浩气不复之象。改用参苓白术散十四剂善后,诸症皆愈。随访半年,不曾复发。(《刘渡舟医学全集》)
兼有脾虚,里水加术,越俾加术汤。兼有阳虚恶风怕冷加附子。
赵绍琴老在此根本,连接当代反省,发掘尿有红细胞,加血分药,如地榆赤芍槐斑白头翁等凉血止血。
风湿水肿,采用麻黄连翘赤豆汤,宣肺祛湿利水。
此外麻黄杏仁薏米仁甘草汤,麻黄加术,麻黄汤等临床见证都有采用机缘。这些都是宣肺行水法。
脾水:其腹大,手足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按照脏腑理论,脾胃相接,湿热内蕴,三焦不调,也能水肿,调节通降阳明为主,消灭湿热。可仿车舟丸,疏凿饮子等加减。
《丹溪心法》卷一:舟车丸处方大黄60克甘遂大戟芫花青皮陈皮各30克牵牛(头末)克木香15克
功效主治治水肿、水胀属实者。峻下逐水。治水湿内停,气血壅滞,不得宣通,水肿水胀,二便秘塞,脉沉实有力。现用于肝强硬腹水或此外疾病引发的腹水见上述病症者。
方中甘遂、芫花、大戟攻逐水湿为君;大黄、牵牛泻湿利水为臣;青皮、陈皮、木香、槟榔导气行滞,轻粉逐水通便,均为佐、使。诸药适用,共奏攻逐水积,行气消滞之功。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白汤下。
疏凿饮子处方泽泻12克赤小豆(炒)15克商陆6克羌活(去芦)9克大腹皮15克椒目9克木通12克秦艽(去芦)9克槟榔9克茯苓皮30克
功效主治泻下逐水,疏风发布。治水湿壅盛,遍身肿满,喘呼气急,烦躁口渴,二便不利者。
疏凿饮子所主症候,乃水湿壅盛的阳水实证。水湿壅盛,外感风邪,内外俱病,故肿遍浑身;水迫于肺,肺气上逆,呼吸气急;水壅于里,三焦气机闭阻,肺气不降,腑气不通,则二便不利;水壅气结,津液不布,故口渴。治宜内外分消之法。
方中商陆苦寒有毒,泻下逐水,通利二便,为君药。槟榔、大腹皮行气导水;茯苓皮、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利水祛湿,共为臣药,合营君药,使在里之水自二便而去。羌活、秦艽、生姜疏风发布,使在表之水从肌肤而泄,为佐药。诸药适用,逐水发布,内攻外散,仿佛夏禹之疏江凿河,使壅盛于内外之水湿仓卒分消,故有“疏凿”之名。
须要攻陷轻者能够伤寒论牡蛎泽泻散
处方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均分
制法上七味,别离捣碎,下筛为散,更于臼中研之。
功效主治逐水消肿。治大痊愈后,水气停聚,腰下列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实有力者。
阳明水热互结水肿可采用猪苓汤加减滋阴利水。前边疏通大便,这边疏通小便,以对照首创!
脾水顾名思义,脾虚不运生水,调节健脾益气祛湿利水,典范单方,防己黄芪汤。也合适风水表虚不固,自然临床也能够参考玉屏风等方。
皮水为病,手足肿,水气在皮肤中,手足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本方也是脾水调节经典。此中黄芪茯苓益气健脾利水,桂枝茯苓通阳利水,防己祛经络之水。
治脾水单方尚有参苓白术散,五苓散,既能够参考应用。
心水: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心水我琢磨属于心力萎缩,譬喻不能卧,卧则静脉回流加剧心脏包袱故而加剧。
此外从脏腑理论琢磨心主血属于营分,瘀血内阻也会致使水肿,故而仲景云:血不利为水。因而调节水肿有瘀血情状一定活血化瘀;
选方脾虚水盛贫血夹於当归芍药散加减结果优秀;厥而皮水蒲灰散,蒲黄活血利水,滑石清热利水,临床属于热证能够参考参预。
假若有血热动血病机能够参考赵绍琴用药,可能采用犀角地黄芍药丹加减。贫血补气血,当归补血汤合四正人,四物汤等;此刻探索调节水肿合适参预当归桃仁红花益母草野兰等皆能够巩固疗效;朱良春更是提到加大益母草剂量初始60克,以至克,利水影响显然!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不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仲景未出方,按照肋痛腹痛,想必兼有肝胆不利,底细我在临床罕用小柴胡大柴胡合方加减结果称心,别人更有自在加减调节水肿报导;当归芍药散从侧面看此中当归白芍川芎养肝活血之意;临床罕用三角要对;此可能属于肝强硬,肝癌领域致使水肿。
下边引见吴鞠通医案一则众人进修参考:
单氏四十二岁肿胀六年之久,时发时止,由于肝郁,应照厥阴胀例治。
降香末(三钱)木通(二钱)香附(三钱)旋复花(三钱)归须(三钱)郁金(二钱)青皮(二钱)浓朴(三钱)大腹皮(三钱)云苓(六钱)半夏(四钱)
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不能宽怀消怒,无须服药。
二十六日服前哨八帖,肿胀稍退。惟阳脉微小,加以椒炭三钱;大便不通,加两端尖三钱,去陈菀。
赵绍琴肝强硬案:
卢某,男,46岁
年3月11日初诊
自20岁时患肝炎,经调节后,连续尚好。病院就医,经反省发掘肝脾肿大,中等硬度,连接超声波、同位素反省确诊为肝硬变。现面色眺白,牙龈屡屡出血,浑身乏力,头晕心烦,失眠梦多,脘腹胀满,皮肤甲错,时有低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腻且黄厚,脉沉弦细且滑数。证属湿热郁滞于肝胆。拟治先调气机,解郁结,升清降浊。
药用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杏仁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腹皮10克,大黄2克,焦三仙各10克。
服药10剂后,诸症见轻,二便寻常,食欲渐增。仍昔日法,佐以凉血化瘀。
药用柴胡10克,黄芩6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茜草10克,杏仁10克,旋复花10克,白头翁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
又服10剂,饮食二便寻常,精力较佳,唯肝脾肿大未消,继以疏调气机,凉血化瘀,佐以软坚散结。
药用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旋复花10克,益母草10克,茜草10克,炙鳖甲20克,生牡蛎3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焦三仙各10克。
服药30剂后,以此方加减改制成丸药,又服药三个月,病院复查,生化目标均属寻常领域,肝脾均有较大幅度回缩,质量变软,并能够做轻做事。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金匮曰: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麻黄附子汤是少阴表证水肿,仇视治法。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做,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本方治气肿,刘渡舟医案:董××,女,49岁。混身皮肤肿胀,随按随起而无凹下。腹部胀满尤其显然。更有奇者,肚脐范围涌现如栗子巨细包块十余个,按之软,随按而没,抬手叉起。腹部皮肤发凉,偶尔嗳气上逆,面色黎黑不泽。脉沉无力,舌苔白。该证病名为“气分”,属寒邪内搏气机而至。桂枝9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炙甘草6克麻黄6克细辛4.5克附子9克川椒3克复三剂后腹中气动有声,矢气甚频,肤胀随之消减,脐周之包亦消。但腹中胀满尚未尽愈,改方用李东垣寒胀中满分消汤三剂而愈。
本方未说调节水肿,然则临床也有表现调节水肿案例:
除本法以外陈修园纪录消水圣愈汤,便是本方加知母,附子换天雄。
陈修园曰:治水第一方.然必两手脉浮而迟.足趺阳脉浮而数.诊法丝绝不错.一服即验.五服病愈.不然弗成轻用此秘方也.大路无私.方不宜秘.然黄帝有兰台之藏.长桑有一恐轻试之误.一恐泄天下之机也.余出此方.以俟一隅之反.非谓一方能够
天雄(一钱制)牡桂(二钱去皮)细辛(一钱)麻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炙)生姜(二钱)大枣(二枚)知母(二钱去皮)水二杯半.先煎麻黄.吹去沫.次入诸药.
煮八分服.昼夜做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水盛者.加防己二钱.
天雄补上焦之阳.而下行入肾.犹天造下济而光亮.而又恐下济之气潜而不返.故取细辛之一茎直上者以举之.牡桂暖下焦之水.而上通于心.犹地轴之上出而旋运.而又恐其上出施之用.若潜而不返.则气不过濡而络脉虚.故用姜枣甘草.化气生液.以补络脉.若止而不上.则气聚为火.而小便难.故以知母.滋阴化阳.以通小便.且知母治肿.出之神农本草经.而金匮治历节风足肿如脱与麻黄附子并用.能够此例而明也.此方即仲景桂甘姜枣麻
除此以外,临床报导真武汤,附子汤,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皆是从肾论治,报导案例疗效称心!这边不逐个引见。
长按